摘要:邻居送我旧沙发,拆洗时掉出存折,余额让我冒冷汗。这事儿得从上个星期天说起。那天我刚下班回来,就看见隔壁老王在楼道里折腾。他那张用了十几年的旧沙发,终于要换新的了。老王看见我,笑眯眯地说:“小李,这旧沙发你要不要?虽然旧了点,但还能用。我买了新的,没地方放。”我
邻居送我旧沙发,拆洗时掉出存折,
余额让我冒冷汗。
这事儿得从上个星期天说起。
那天我刚下班回来,
就看见隔壁老王在楼道里折腾。
他那张用了十几年的旧沙发,
终于要换新的了。
老王看见我,笑眯眯地说:
“小李,这旧沙发你要不要?
虽然旧了点,但还能用。
我买了新的,没地方放。”
我正愁客厅里缺个沙发。
租的房子,家具能省就省。
看了看那张沙发,
米黄色的布艺表面已经发灰,
扶手处磨得露出了里面的海绵。
但框架看起来还结实。
“行啊,王叔,谢谢您。”
我赶紧道谢。
老王帮我一起把沙发搬进了屋。
他临走前还特意嘱咐:
“这沙发用了好些年了,
你最好拆洗一下。”
我连连点头。
周末我终于有空清理沙发。
拉开拉链,拆下沙发套,
灰尘扑面而来。
我戴着口罩,一点一点地清理。
就在我拆到坐垫下方的夹层时,
手指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
起初我以为是木板断了,
伸手一摸,却是个塑料袋包着的东西。
拆开一看,我愣住了。
那是一本深红色的存折,
封皮已经褪色,边角都磨白了。
我好奇地翻开存折。
开户名是“赵秀英”,
我不认识这个人。
存折最后一条记录是五年前,
余额显示:3,845,672元。
我数了好几遍那个数字。
三百八十四万五千六百七十二元。
我的手开始发抖。
这笔钱对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我在一家小公司做设计,
月薪六千,除去房租生活费,
能存下两千就不错了。
三百多万,我得不吃不喝攒一百多年。
我坐在冰凉的地板上,
盯着那本存折发呆。
赵秀英是谁?
为什么存折会藏在沙发里?
老王知道这个存折的存在吗?
我第一个念头是去找老王问问。
但走到门口又犹豫了。
万一这钱来路不明呢?
万一老王也不知道这事呢?
我把存折小心地放回塑料袋,
塞进抽屉最底层。
整个下午我都心神不宁。
做晚饭时差点切到手,
看电视也不知道在演什么。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
脑子里全是那串数字。
这笔钱要是我的该多好。
但马上又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
第二天上班,
我顶着两个黑眼圈。
同事小张打趣我:
“昨晚做贼去了?”
我勉强笑笑,没说话。
中午吃饭时,我假装不经意地问:
“咱们楼那个王叔,
他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小张想了想:
“就他一个人住吧?
没见他家有别人。”
下班回家,我在楼道遇见老王。
他正提着菜篮子上楼。
“沙发用得还行吗?”他笑着问。
我心跳突然加速:
“挺好的,王叔。
那个...沙发以前是谁在用啊?”
老王停下脚步,
表情有点微妙的变化:
“哦,那是我妈以前用的。
她去世后就一直放在我那里。”
我赶紧点头,没敢多问。
回到家,关上门,
心还在怦怦直跳。
所以存折上的赵秀英,
很可能是老王的母亲。
可是为什么要把存折藏在沙发里?
而且看样子已经很久没人动过了。
老王知道这笔钱的存在吗?
接下来的几天,
我一直在观察老王。
他五十多岁,退休工人,
平时很节俭。
穿的衣服都洗得发白,
买菜都要挑最便宜的。
要是他知道有这笔钱,
怎么会过得这么拮据?
周五晚上,我实在憋不住了。
拿着存折去了闺蜜小杨家。
小杨在银行工作,
也许能给我些建议。
小杨看到存折也吓了一跳。
她仔细查看了每一笔交易记录:
“这应该是老人的养老金账户,
每个月都有固定存入,
取款记录很少。
最后这笔大额存入是五年前,
然后账户就再没动过。”
她看着我,表情严肃:
“你打算怎么办?”
我摇头:“我也不知道。
该还给王叔吗?
万一他也不知道这笔钱...”
小杨想了想:
“按理说应该归还。
但这数额太大了,
你得考虑清楚。
要不...先去银行问问?”
第二天一早,
我请了假去了存折开户的银行。
柜台工作人员查询后告诉我,
账户目前是正常状态,
但已经五年没有任何交易。
因为金额较大,
账户一直没有被转为休眠账户。
我试探着问:
“如果本人去世了,
这笔钱会怎么处理?”
工作人员看了我一眼:
“需要合法继承人凭相关证明办理。”
从银行出来,
我更加确定老王不知道这笔钱。
否则他早就取出来用了。
回到家,我看见老王在楼下遛狗。
他弯腰捡起狗狗的粪便,
动作缓慢,背影显得有些佝偻。
我突然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晚上,我妈打来电话。
我差点就把这件事告诉她了,
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挂断电话后,
我看着那个装着存折的抽屉发愣。
如果我把存折还给老王,
他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是...三百多万啊...
我这辈子可能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一个邪恶的念头突然冒出来:
既然没人知道这个存折的存在,
我是不是可以...
但马上我就打了个寒颤。
不行,这是违法的,
而且良心过不去。
那晚我做了个噩梦。
梦见警察来抓我,
说我偷了别人的钱。
我惊醒时浑身是汗。
第二天是周日,
我决定再去探探老王的口风。
我买了些水果去他家串门。
老王的家很简陋,
家具都是老式的。
电视机还是那种大脑袋的,
冰箱运行时发出很大的噪音。
“王叔,您一个人住这么久,
没想过找个人做伴吗?”我试探着问。
老王苦笑:
“年轻时穷,没人愿意跟我。
现在老了,更不想拖累别人。”
“您母亲...去世多久了?”
“五年了。”老王眼神黯淡,
“她辛苦一辈子,
没享过什么福。”
我的心揪了一下。
“她...给您留下什么遗产吗?”
老王摇头:
“就那点退休金,
办完丧事就没剩多少了。
哦,还有那张沙发,
她最喜欢坐在上面看电视。”
我几乎可以确定,
老王不知道存折的事。
临走时,老王突然说:
“小李,你最近好像有心事?”
我吓了一跳,赶紧否认。
回到家,我再次拿出存折。
翻到最后一页,
那串数字依然让我头晕目眩。
这笔钱足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我想到自己的房贷,
想到父母还在老家辛苦劳作,
想到同事们都开着好车,
而我每天挤地铁...
可是我也想到老王开裂的手掌,
想到他母亲省吃俭用一辈子,
想到如果我真的私吞了这笔钱,
以后要怎么面对老王...
内心挣扎了整整一周。
我瘦了五斤,
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
主管已经找我谈过话了。
周五晚上,下着大雨。
我听见隔壁老王的咳嗽声,
一声接一声,在雨声中显得特别清晰。
我突然想起我外婆,
她去世前也是这样咳嗽。
那一刻,我做出了决定。
第二天早上,
我敲响了老王家的门。
手里拿着那个塑料袋,
手心全是汗。
老王开门时很惊讶:
“小李,这么早有事?”
我深吸一口气:
“王叔,有件事要告诉您。”
我们坐在那张旧沙发上,
当然,是他家的新沙发。
我把塑料袋递给他:
“这是在您送我的沙发里找到的。”
老王疑惑地打开塑料袋,
取出存折。
当他翻开存折时,
眼睛突然瞪大了。
他的手开始发抖,
嘴唇也在颤抖。
“这...这是我妈的...”
他喃喃自语,
反复看着那串数字。
突然,他捂住脸,
肩膀开始抽动。
我安静地坐在旁边,
心里反而平静了。
我知道我做了正确的选择。
过了好一会儿,
老王抬起头,眼圈通红:
“我妈一直说给我留了钱,
但我找遍了整个家都没找到。
我以为她糊涂了,在说胡话...”
原来,老王母亲去世前,
确实说过给儿子留了钱。
但当时老王以为只是几万块,
找了一圈没找到,
就觉得是母亲病重时的幻觉。
“她一辈子在纺织厂工作,
怎么会有这么多钱?”老王还是不敢相信。
我提醒他:
“可能是以前的拆迁款?
或者是她投资了什么?”
老王突然想起来了:
“对了,二十年前我们老房子拆迁,
我妈拿了一笔补偿款。
后来她好像买过什么理财产品...”
我们决定周一一起去银行查询。
那个周末格外漫长。
周一一早,老王就来敲我的门。
他换上了最体面的衣服,
但手还是在微微发抖。
在银行,工作人员确认了存折的真实性。
由于老王是唯一合法继承人,
在提供了相关证明后,
可以办理继承手续。
当柜台工作人员把新的存单递给老王时,
他又哭了。这次是笑着哭的。
走出银行,老王紧紧握着我的手:
“小李,这钱应该分你一半。”
我赶紧摇头:
“王叔,这本来就是您的钱。
我只是物归原主。”
老王坚持要给我报酬,
我最后只好说:
“那您请我吃顿饭吧。”
那天晚上,
我们去了小区附近的一家餐馆。
老王喝了一点酒,
话也多了起来。
“我妈这辈子太不容易了。”
他说,
“我爸去世得早,
她一个人把我拉扯大。
省吃俭用,
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她总说,要给我留点钱,
怕我老了没人管。
我以为她只是说说...”
老王的声音又哽咽了。
我默默地给他倒茶,
心里暖暖的。
过了几天,
我发现老王的变化很大。
他买了新衣服,
家里换了新电视、新冰箱。
但最重要的是,
他脸上的笑容变多了。
他还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
这是他一直想学但舍不得花钱的。
一个月后,老王又要送我礼物。
这次是一套全新的沙发。
我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安装工人来送沙发时,
老王站在门口笑着说:
“这次我检查过了,
保证没有藏任何东西。”
我们都笑了。
现在,每当我坐在新沙发上,
都会想起这件事。
三百多万,
确实是个让人心跳加速的数字。
但比起钱,
我更珍惜现在的安心。
而且我和老王的关系更近了,
他经常包饺子叫我过去吃,
把我当自家孩子一样。
有时候我在想,
如果当时我选择了另一条路,
现在会怎样?
也许会有很多钱,
但肯定睡不着觉。
人生就是这样,
有些选择很难,
但选对了,心里就踏实。
就像老王说的:
“钱很重要,
但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
他现在经常去福利院做义工,
用那笔钱的一部分帮助更需要的人。
他说这是母亲的心愿——
帮助那些困难的人。
至于那张旧沙发,
我留了下来。
不是因为它藏着什么秘密,
而是它提醒我:
做人要清白,
睡觉才安稳。
有时候老王来我家串门,
看到那张旧沙发还会感慨:
“我妈要是知道这钱最终还是到了我手上,
一定很欣慰。”
是啊,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好报。
这就是我和一张旧沙发的故事。
一个关于巨额存折的故事,
更是一个关于选择和良心的故事。我点点头,心里却在打鼓。
这笔钱真的应该属于老王吗?
万一他拿去挥霍怎么办?
但转念一想,这是人家母亲留下的。
我有什么资格评判?
回家的路上,老王一直哼着小曲。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
父亲领到年终奖金时的样子。
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是装不出来的。
晚上,我破天荒地睡了个好觉。
连续几周的焦虑终于消散。
梦里没有警察,没有手铐,
只有老王和他母亲的笑容。
第二天上班,我神清气爽。
同事小张惊讶地说:
“今天气色不错啊,
遇到什么好事了?”
我笑笑:“做了个正确的决定。”
中午休息时,
我查了查银行卡余额。
三千二百块,还有十天发工资。
说不羡慕是假的,
但我更珍惜内心的平静。
下班时,老王在小区门口等我。
他手里提着两个饭盒:
“今天包了饺子,韭菜猪肉的。
你拿回去尝尝。”
我接过饭盒,心里暖暖的。
回到家,打开饭盒,
饺子还冒着热气。
我尝了一个,味道真好。
有妈妈的味道。
正吃着,手机响了。
是妈妈打来的视频电话。
我赶紧擦擦嘴,接通视频。
“吃饭了吗?”妈妈问。
我举起饭盒:“正吃饺子呢,
邻居王叔送的。”
妈妈点点头:“邻居关系处得好,
在外互相有个照应。”
我差点就把存折的事说出来了。
但想到这事关老王隐私,
还是忍住了。
只是说:“王叔人挺好的。”
挂断电话后,
我看着那盒饺子发呆。
如果我妈知道我曾动过私吞的念头,
一定会很失望吧。
好在最后关头,
我守住了做人的底线。
第二天是周六,
我睡到自然醒。
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
心情格外轻松。
起床后,我开始大扫除。
把那个藏过存折的抽屉里外擦了一遍。
仿佛要把那段纠结的日子也擦掉。
中午,老王又来敲门。
他手里拿着一个信封:
“小李,这个你务必收下。”
我打开一看,是两万块钱。
我急忙推回去:“王叔,这不行。”
老王按住我的手:
“要不是你,我一辈子都不知道
我妈给我留了这笔钱。
这点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我们推让了好几个来回。
最后我只好说:
“王叔,您要真想谢我,
就帮我换个空调吧。
我那个旧空调制冷不行了。”
这倒是实话。
我那台二手空调确实该换了。
老王眼睛一亮:“这个简单,
我明天就找人给你换。”
周日上午,
老王真的带着安装工来了。
他们给我装了台新空调,
还是最新款的节能型。
安装工走后,
老王又掏出那个信封:
“空调是空调,钱是钱。
两码事。”
我坚决不肯收。
最后我们各退一步,
我收下了一万块。
老王说:“这就对了。
做好事就该有好报。”
拿着那一万块,
我心里既踏实又温暖。
这钱来得光明正大,
花着也心安理得。
下午,我去商场给父母买了礼物。
给我爸买了件品牌羽绒服,
给我妈买了条金项链。
花了两千多,一点也不心疼。
剩下的钱,我存了起来。
准备将来买房用。
周一上班,我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工作效率特别高,
创意一个接一个。
主管都夸我状态好。
中午吃饭时,
小张神秘兮兮地问我:
“听说你们楼那个王叔中彩票了?”
我愣了一下:“谁说的?”
“物业小刘说的。
说王叔最近出手特别大方。
又是换家电,又是捐款的。”
我笑了笑:“可能是吧。”
我没有多说。
这是老王的隐私,
不该从我嘴里传出去。
但很快,整个小区都知道了。
毕竟老王的变化太明显了。
他换了新电动车,
穿上了新衣服,
连走路都挺直了腰板。
有人羡慕,也有人嫉妒。
我听见几个老太太在议论:
“老王这是发财了啊?”
“听说捡到钱了?”
“哪有那么好的事...”
我默默走开,没有参与讨论。
周三晚上,老王来找我。
脸色不太好看:
“小李,你说人怎么这样?
我没钱时,没人搭理。
现在有点钱了,
什么远房亲戚都冒出来了。”
原来,老王的几个表亲听说他有钱了,
纷纷上门借钱。
有的说要买房,有的说要治病。
“我妈生病时,
没见他们来看过一次。
现在倒好,比亲儿子还亲。”
老王气愤地说。
我给他倒了杯茶:
“王叔,钱是您的,
借不借您自己决定。
但要我说,救急不救穷。”
老王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真正困难的,我可以帮。
但想占便宜的,门都没有。”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
老王说他想搬个家,
换个环境。
我支持他的想法。
周末,老王真的去看房了。
他看中了一个新小区,
环境好,邻居素质也高。
他邀请我一起去参考。
那小区确实不错,
绿化好,安保严。
最重要的是,
没人知道他的过去。
“我想买个小两居,
够住就行。”老王说。
我帮他分析了户型、朝向,
最后选定了一套八十平米的。
签合同时,老王很激动:
“这辈子第一次买新房。”
我看着他的笑脸,
由衷地为他高兴。
搬家那天,我也去帮忙。
老王的东西不多,
但那张旧沙发他执意要带走。
“这是我妈留下的念想。”
他说。
新家布置得很温馨。
老王特意留了个房间,
摆放他母亲的照片和遗物。
他说这样感觉母亲还在身边。
安顿好后,老王请我在新家吃饭。
他亲自下厨,做了四菜一汤。
我们以茶代酒,庆祝乔迁。
“小李,谢谢你。”
老王郑重地说,
“不只是为钱,
更是为你让我相信,
这世上还有好人。”
这话说得我有点不好意思。
其实我也曾动摇过,
只是最后守住了底线。
从那以后,我和老王的联系少了些。
毕竟不住隔壁了。
但他偶尔还会约我吃饭,
或者打电话聊聊天。
听说他真捐了一部分钱给福利院。
还资助了几个贫困学生。
这让我很敬佩。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半年过去了。
我的生活恢复了平静。
上班、下班、偶尔约会。
有时我会想起那本存折,
想起那段纠结的日子。
但更多的是庆幸,
庆幸自己做了对的选择。
一个周日下午,
我正在家看书,
突然接到老王的电话。
他的声音很急:
“小李,你能来一趟吗?
有点事想和你商量。”
我赶紧打车去了他家。
开门时,他脸色苍白:
“我可能惹上麻烦了。”
我心里一沉:
“怎么了?慢慢说。”
原来,有个远房侄子听说他有钱,
天天来纠缠。
今天更是带着几个人来,
说要“借”五十万做生意。
“我说没有,他们不信。
还威胁说要去我单位闹。”
老王的手在发抖。
我冷静地问:
“您报警了吗?”
老王摇头:“毕竟是亲戚...”
我正色道:“王叔,
亲戚不会这样逼您。
这是敲诈勒索,必须报警。”
在我的劝说下,
老王终于拨打了110。
警察很快来了。
了解情况后,
他们联系了老王的侄子。
警告他不要再骚扰。
警察走后,老王松了口气:
“还是你说得对,
对这种人不该客气。”
我陪他到晚上,
确认他情绪稳定了才离开。
临走时,我说:
“王叔,以后有事随时找我。
我虽然没什么本事,
但能帮一定帮。”
老王眼睛湿润了:
“你比我那些亲戚强多了。”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
有钱也不全是好事。
特别是对老王这样善良的人,
更容易被人欺负。
第二天,我特意请了假,
陪老王去咨询了律师。
律师建议他立个遗嘱,
明确财产分配。
同时,律师也提醒他,
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财产情况。
“人心难测。”律师说。
从律师事务所出来,
老王感慨:
“要是早点来咨询就好了。”
我安慰他:“现在也不晚。”
为了更好地管理财产,
老王请了个理财顾问。
把大部分钱做了稳健投资。
这样既保值,也不会太惹眼。
渐渐地,老王学会了说“不”。
对那些不合理的要求,
他能够坚定地拒绝。
一个月后,老王又约我吃饭。
这次他状态好多了:
“现在清静了,
那些人都知道占不到便宜,
也不来了。”
我为他高兴:
“这就对了,
过好自己的日子最重要。”
吃饭时,老王告诉我,
他报名参加了老年旅游团。
准备去南方玩半个月。
“我妈生前最想去桂林,
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次我要替她去看。”
老王说这话时,眼神很温柔。
我支持他的决定:
“是该出去走走,
看看大好河山。”
送走老王后,
我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但心里多了一份牵挂。
两周后,老王旅游回来了。
他给我带了很多特产,
还有一本厚厚的相册。
照片上的他笑容灿烂,
站在漓江边,背景是桂林山水。
“这一趟值了。”
他兴奋地给我讲旅途见闻。
看着他的变化,
我很欣慰。
这笔钱真的改变了他的生活,
让他能够安享晚年。
又过了几个月,
一天晚上,老王突然来访。
他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
“小李,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我们坐下后,他打开文件袋:
“我立了遗嘱。
如果我走了,
一部分捐给福利院,
剩下的...我想留给你。”
我惊呆了:“王叔,这不行!”
老王摆摆手:
“我没有子女,亲戚也靠不住。
你是个好孩子,
这笔钱给你,我放心。”
我坚决不同意:
“您还年轻,别说这种话。
而且这钱是您母亲留给您的,
不该给我。”
老王叹了口气:
“我就是想报答你。”
我握住他的手:
“王叔,您好好的,
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我们争执了很久,
最后各退一步。
我答应做他的意定监护人,
但不要他的钱。
这件事让我很感慨。
金钱真是面镜子,
照出人心百态。
如今,老王的生活很充实。
每周去老年大学上课,
周末做义工,偶尔旅游。
他的脸上总是带着笑。
有时我们会一起吃饭。
他喜欢听我讲工作上的事,
我也爱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我们成了忘年交。
那张旧沙发,他还留着。
放在书房里,当个念想。
他说每次看到它,
就想起母亲,想起我。
至于那本改变了一切的存折,
老王把它和母亲的照片放在一起。
他说这是母亲留给他的
最后的爱。
现在回想起来,
我很庆幸当时的决定。
不是我的,我不要。
这是母亲从小教我的道理。
人生有很多诱惑,
但守住本心最重要。
三百多万很多,
但买不来心安理得。
有时同事聊起彩票,
说中了大奖就辞职。
我只是笑笑。
钱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老王常说:
“有钱很好,
但有人关心更好。”
这话我深有体会。
现在,我依然租着房子,
拿着六千块的工资。
但每天睡得很踏实。
偶尔,我会去看看老王。
带点水果,聊聊天。
看着他健康快乐,
我就很满足。
这就是我和一张旧沙发的故事。
一个关于巨额财富的故事,
更是一个关于人性选择的故事。
它让我明白:
真正的财富,
不是银行里的数字,
而是内心的安宁。
现在的老王,
经常去福利院帮忙。
用他的话说:
“把爱传递下去。”
而那些受过他帮助的孩子,
都亲切地叫他“王爷爷”。
这让他特别开心。
至于我,
依然在努力工作和生活。
不同的是,
心里多了一份从容。
因为我知道,
有些东西比金钱更珍贵。
比如良心,比如友情。
这张旧沙发,
我会一直留着。
不是因为它值钱,
而是它教会我:
做人要清白,
睡觉才安稳。老王拍拍我的肩:
“这就对了。
年轻人,记住叔的话。
钱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点点头,心里暖暖的。
从银行出来,
老王非要请我吃大餐。
我们去了家高级餐厅,
这是我第一次来这种地方。
看着菜单上的价格,
我有点不敢点。
老王笑了:“随便点,
今天叔高兴。”
我们点了四个菜,
花了六百多。
要是在以前,
老王肯定心疼死了。
吃饭时,老王说:
“我打算捐一部分钱。”
我很惊讶:“捐给谁?”
“福利院。
我妈以前常说,
有钱要帮帮更困难的人。”
老王的眼神很认真。
我支持他的想法:
“这是好事。”
第二天是周日,
老王真的去了福利院。
他捐了二十万,
用于改善孩子们的生活。
院长很感激,
要给他发锦旗。
老王摆摆手:
“应该的,应该的。”
从福利院出来,
老王眼睛红红的:
“那些孩子太可怜了。
以后我每月都来。”
这件事上了本地报纸。
虽然用了化名,
但小区里的人都猜是老王。
有人夸他善良,
也有人背后说风凉话:
“装什么好人,
有钱烧的。”
我听了很生气,
但老王不在意:
“随他们说去,
我问心无愧。”
周一上班,
同事们都看到了报纸。
小张凑过来:
“这说的是不是你们楼王叔?”
我含糊地说:“可能吧。”
中午在食堂,
几个同事在议论:
“听说中了五百万?”
“真的假的?”
“怪不得最近阔气了。”
我没有参与讨论。
毕竟这是老王的私事。
下班回家,
看见老王在楼下喂流浪猫。
他买了很多猫粮,
每天准时来喂。
“它们也是生命,
能帮就帮点。”他说。
夕阳照在他身上,
显得特别温暖。
周末,老王约我去逛街。
他要给福利院的孩子们买衣服。
我们逛了一下午,
买了三大包。
看着那些新衣服,
老王很开心:
“孩子们穿上一定好看。”
我也被他的快乐感染了。
周一晚上,老王来找我。
脸色不太好看:
“今天有个远房表弟来找我。”
我放下手中的书:“怎么了?”
“说要借十万块做生意。
我拒绝了,
他很不高兴。”
老王叹了口气。
我给他倒了杯水:
“您做得对。
这种人不能惯着。”
“可是心里还是不舒服。
以前穷的时候,
没人搭理。
现在有点钱了,
什么人都来了。”
我理解他的感受:
“这就是人性。
您要学会拒绝。”
老王点点头:
“你说得对。
这钱是我妈留给我的,
我要用在正地方。”
又过了几天,
老王突然说要学车。
我很惊讶:“您这年纪...”
“才五十六,不算老。
我想买辆车,
方便去看福利院的孩子们。”
老王信心满满。
我支持他的决定:
“学车挺好,
出行方便。”
报名后,老王每天去驾校。
他学得很认真,
笔记记了一大本。
科目一考了三次才过。
但他不气馁:
“慢慢来,总能学会。”
一个月后,
他居然一次通过了科目二。
高兴得像个孩子:
“走,叔请你吃饭!”
我们去了常去的小馆子。
老王喝了一点酒:
“我妈要是能看到现在,
该多高兴啊。”
我安慰他:
“她在天上一定看到了。”
科目三考了两次,
老王终于拿到了驾照。
他买了辆十万左右的国产车,
开着带我去兜风。
“感觉整个人都年轻了。”
他笑着说。
我也替他高兴。
有了车后,
老王去福利院更勤了。
有时还带孩子们出去玩。
那些孩子都很喜欢他,
叫他“王爷爷”。
这让他特别开心。
一天晚上,老王来找我。
手里拿着一个盒子:
“这个送你。”
我打开一看,是块手表。
“这太贵重了,
我不能要。”我急忙推辞。
老王按住我的手:
“收下吧,一点心意。”
我看了看标签,
要两千多。
这对我不算小数目。
“您已经给我够多了。”
我说的是真心话。
老王笑了:
“比起你做的,这不算什么。”
最后我还是收下了。
不是因为它贵重,
而是因为这份情谊。
戴着手表上班,
同事们都夸好看。
小张羡慕地说:
“最近发财了啊?”
我只是笑笑。
其实我更珍惜的,
是和老王的这份情谊。
在这座城市里,
有个长辈关心,
感觉很温暖。
转眼到了冬天。
老王说要回老家看看。
他已经十几年没回去了。
“给我爸我妈上柱香,
告诉他们我现在过得很好。”
他说这话时,眼睛湿润了。
我帮他订了车票,
送他到车站。
“路上小心,
有事打电话。”我嘱咐。
三天后,老王回来了。
带了很多土特产。
“老家的变化真大,
都快认不出来了。”
他给我讲老家的见闻,
讲给父母上坟的情景。
“我在坟前告诉他们存折的事,
他们一定很欣慰。”
周末,下起了大雪。
老王开车带我去福利院。
路上很滑,他开得很慢。
福利院的孩子们正在堆雪人。
看到老王,都围了上来。
“王爷爷来了!”
孩子们欢呼着。
老王从车里拿出新买的围巾手套,
分给孩子们。
看着他们开心的笑脸,
我觉得这个冬天特别温暖。
院长告诉我们,
老王的捐款帮了大忙。
孩子们有了新的被褥,
食堂也改善了伙食。
“我代表孩子们谢谢您。”
院长紧紧握着老王的手。
老王不好意思地说:
“应该的,应该的。”
回去的路上,
老王一直哼着歌。
“帮助别人的感觉真好。”
他说。
我点点头:“您是个好人。”
老王笑了:“你也是。”
春节快到了,
老王问我回不回家。
我摇摇头:
“值班,回不去。”
“那来叔家过年,
咱们包饺子。”
老王热情地邀请。
年三十那天,
我早早去了老王家。
我们一起贴春联,包饺子。
看着春晚,吃着饺子,
有种回家的感觉。
“要是妈在就好了。”
老王看着母亲的照片说。
我给他倒了杯饮料:
“她一定希望您开开心心的。”
老王点点头:“对,要开心。”
吃完饭,我们下楼放烟花。
烟花在夜空绽放,
特别美丽。
“新的一年,都会好的。”
老王望着天空说。
我也默默许愿:
愿好人一生平安。
春节后,老王有了新想法。
他要在社区办个免费书法班。
教孩子们写毛笔字。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找点有意义的事做。”
他说干就干,
买了笔墨纸砚。
第一期来了十几个孩子。
老王教得很用心。
从握笔姿势教起,
一点不嫌麻烦。
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
和蔼可亲的王爷爷。
我也去听过一次课。
看着老王认真的样子,
很佩服他的耐心。
书法班办了两个月,
效果很好。
社区还给他发了奖状。
老王把奖状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这是我得过最珍贵的奖。”
他说。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老王说想学摄影。
“把美好的东西拍下来。”
他买了台相机,
开始学习。
第一个月,拍得歪歪扭扭。
但他不放弃,
天天练习。
渐渐地,照片越拍越好。
特别是拍孩子们时,
总能抓住最自然的瞬间。
他把照片洗出来,
送给福利院的孩子们。
孩子们可高兴了。
时间过得真快,
转眼又到了夏天。
我因为工作出色,
升了职加了薪。
虽然还是买不起房,
但生活宽裕了不少。
老王比我还高兴:
“我就知道你有出息!”
他非要给我庆祝,
我们去了那家高级餐厅。
这次是我请客。
“叔,谢谢您一直以来的照顾。”
我真诚地说。
老王眼睛红了:
“傻孩子,跟叔客气啥。”
我们聊了很多。
关于未来,关于生活。
老王说他想成立个小基金,
专门帮助贫困学生。
“钱放在那里也是放着,
不如用来做点好事。”
我很支持他的想法。
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
“秀英助学基金”成立了。
用他母亲的名字命名。
第一批资助了五个大学生。
老王亲自去学校看望他们。
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看着那些孩子感激的眼神,
老王觉得特别满足。
“这比花钱买什么都值得。”
他说。
现在的老王,特别忙。
周一去福利院,
周三教书法,
周末还要去看资助的学生。
但他很快乐,
整个人充满活力。
邻居们都说他越活越年轻。
有时我们会一起喝茶。
听他讲资助的孩子们的故事。
哪个孩子考了第一名,
哪个孩子得了奖学金。
“这些孩子真有出息。”
老王总是很自豪。
仿佛他们是他的亲孙子。
一天,老王突然晕倒了。
我接到电话赶紧去医院。
医生说是因为太劳累,
需要住院观察。
我在医院陪了他三天。
那些他帮助过的人都来看他。
病房里堆满了鲜花和水果。
“你看,这么多人关心您。”
我说。
老王笑了:“值了。”
出院后,我劝他别太拼命。
“叔,您得注意身体。”
他点点头:“听你的。”
但没过多久,
他又开始忙碌。
只是这次学会了劳逸结合。
秋天的时候,
我交了个女朋友。
带她去见老王。
老王特别高兴,
做了一桌子菜。
临走还包了个大红包。
“早点结婚,
让叔喝上喜酒。”他说。
女朋友很喜欢这个和蔼的老人。
现在,我和女朋友经常去看老王。
有时帮他做做家务,
有时陪他聊聊天。
他把我当亲儿子一样。
我也把他当亲人。
那张旧沙发,
还放在他家书房。
每次看到它,
都会想起那段往事。
谁能想到,
一张旧沙发里,
藏着这么大的秘密。
又引出了这么多故事。
人生就是这样,
充满意外。
但只要你心存善念,
总会遇到好事。
老王常说:
“做好事不吃亏。”
我现在深有体会。
虽然我没有得到那笔钱,
但我得到了更珍贵的东西。
一份真挚的情谊,
和一个长辈的关爱。
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现在,我依然努力工作。
为梦想打拼。
但心里很踏实。
因为我知道,
在这座城市里,
有个地方永远欢迎我。
有个人永远关心我。
这就是我和一张旧沙发的故事。
一个关于金钱的故事,
更是一个关于温情的故事。
它让我明白:
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不是银行里的存款,
而是心中的善良,
和身边的真情。
我会永远记得这个道理。
也会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就像老王说的: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现在的老王,
依然在帮助别人。
依然快乐地生活着。
而我也在他的影响下,
开始参加公益活动。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每次看到受助者的笑容,
我就想起当初那个选择。
庆幸自己选择了善良。
这张旧沙发,
我会永远记得。
不是因为它价值连城,
而是因为它教会我:
做人要清白,
心地要善良。
这就是我的故事。
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但对我来说,
意义非凡。
来源:大气雪碧Mb1Fbq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