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我收养了烈士的遗孤,30年后,他成了将军,亲自来接我养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15:29 1

摘要: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就是 1976 年那个飘雪的冬天,把那个冻得发紫的小娃搂进怀里!

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就是 1976 年那个飘雪的冬天,把那个冻得发紫的小娃搂进怀里!

01

那年我二十五,在河北农村的靠山屯过日子,还是个没出嫁的姑娘。

村里的广播天天响,说边境上打得厉害,不少战士牺牲了。

我娘家堂哥叫赵卫国,是村里第一个参军的,大伙儿都以他为荣。

腊月初八那天,天阴得像泼了墨,村口突然来了辆吉普车,下来两个穿军装的人。

队长领着他们往我家走,我娘当时就瘫在地上,我心里也咯噔一下,知道没好事。

穿军装的李叔红着眼睛说:“卫国同志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他是英雄。”

我娘哭得背过气去,我扶着她,眼泪也止不住地流。

李叔又说:“卫国同志的爱人生产时大出血没保住,留下个刚出生三个月的孩子,现在在部队临时托儿所,没人照顾。”

我看着李叔从包里掏出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小娃皱着眉头,小脸瘦瘦的。

“秀莲同志,” 李叔看着我,“我们知道这要求太过分,可孩子不能没人管,你看……”

我娘缓过劲来,拉着我的手说:“秀莲啊,那是你哥的根,可你还没嫁人,带着个娃,以后怎么过日子?”

旁边的张婶也劝:“秀莲,你可想好了,未婚姑娘带个拖油瓶,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

我看着照片上的小娃,又想起堂哥临走时说的话:“秀莲,等我回来,给你带城里的花布。”

心里一酸,我抬头对李叔说:“李叔,这娃我养。”

我娘急得直跺脚:“你傻啊!”

我攥着我娘的手:“娘,哥是为国家死的,他的娃,我不能不管。”

李叔眼圈更红了,从包里拿出一个布包:“这里有卫国同志的抚恤金,还有几件孩子的衣服,以后我会常来看孩子。”

当天下午,我就跟着李叔去了部队托儿所。

小娃躺在铺着军被的小床上,小脸冻得发紫,嘴里发出微弱的哼哼声。

我伸手抱他,他小小的手一下子抓住我的手指,攥得紧紧的。

那一刻,我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低头对他说:“娃,以后婶娘就是你娘。”

02

抱着娃回村的路上,雪下得更大了。

我把他裹在我的棉袄里,用体温暖着他。

回到村里,果然有不少闲言碎语。

有人在背后说:“赵秀莲想男人想疯了,捡个野娃当幌子。”

还有人说:“一个姑娘家,带着个没爹没娘的娃,这辈子算毁了。”

我假装没听见,把娃抱回自己的小屋。

我给娃取名叫建军,赵建军,纪念他爹是军人。

那时候村里还是生产队,我每天要去地里干活挣工分,只能把建军托付给张婶照顾。

张婶是个热心肠,每天帮我给建军喂奶、换尿布。

“秀莲,你看建军这眼睛,跟卫国一模一样。” 张婶抱着建军说。

我看着建军乌溜溜的眼睛,心里甜滋滋的。

可日子真难啊。

我一个月工分才二十八分,换成粮食勉强够我自己吃,再加上建军的奶粉钱,根本不够。

建军六个月的时候,突然发起高烧,小脸烧得通红,嘴里胡言乱语。

我吓得魂都没了,抱着他就往公社卫生院跑。

雪地里路滑,我摔了好几跤,膝盖都磕破了,可我不敢松手,死死抱着建军。

卫生院的医生说:“再晚来一步,孩子就危险了。”

打针吃药要花钱,我把我娘给我准备的嫁妆 —— 一块花布,拿去供销社当了,换了五块钱。

夜里守在建军床边,他小手紧紧抓着我的手,我摸着他滚烫的额头,眼泪掉在他脸上。

“建军,你可得挺过来,婶娘不能没有你。”

他好像听懂了,小嘴动了动,轻轻哼了一声。

张婶第二天一早赶来,给我带来两个窝头:“秀莲,你一夜没合眼,快吃点东西。”

她看着我膝盖上的伤,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太苦了。”

我咬着窝头,眼泪往下掉:“不苦,只要建军好好的,我就啥都不怕。”

李叔听说建军生病,专门从部队赶来看我们,带来了十块钱和一罐麦乳精。

“秀莲,辛苦你了。” 李叔看着我说,“有困难就跟我说,卫国是英雄,我们不能让他的孩子受委屈。”

我把钱攥在手里,心里暖暖的:“李叔,谢谢你,我能照顾好建军。”

03

建军三岁那年,我送他去村里的小学读书。

我给他缝了个布书包,里面装着李叔送来的旧课本。

每天早上,我早早起床给建军做饭,然后送他去学校,再去地里干活。

下午放学,建军会自己跑回家,然后去地里找我,帮我割草、捡柴火。

他小手小小的,却很有力气,割草的时候动作麻利,一点不比村里的大孩子差。

有一次,我在地里干活,远远看见建军跟几个孩子打架。

我赶紧跑过去,看见建军把一个胖小子按在地上,脸上挂着伤。

“建军,你干啥呢!” 我把他拉开。

胖小子哭着说:“他是野孩子,没爹没娘!”

建军梗着脖子:“我有爹!我爹是英雄!我有娘!我娘是秀莲婶!”

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抱着建军,眼泪掉了下来:“建军,咱不跟他们打架,他们不懂事。”

建军趴在我怀里,哭着说:“娘,我不是野孩子,我爹是英雄,对不对?”

“对,” 我摸着他的头,“你爹是大英雄,你以后也要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回家的路上,建军牵着我的手:“娘,我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让别人欺负你。”

我笑着点头:“好,我的建军最懂事了。”

晚上,李叔来了,听说了白天的事,他摸着建军的头说:“建军,你爹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牺牲了自己。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像你爹一样,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建军似懂非懂地点头:“李叔,我知道了,我要考军校,当将军。”

李叔哈哈大笑:“好小子,有志气!李叔等着看你当将军的那天。”

从那以后,建军学习更用功了。

每天晚上,我在煤油灯下缝补衣服,他就在旁边看书、写作业,遇到不懂的就问我。

我文化不高,只能给他讲讲课本上的生字,遇到难题,就只能让他去问老师。

建军从不抱怨,总是自己琢磨,实在不会了,就记下来,第二天去学校问老师。

期末考试,建军考了全班第一,老师拿着奖状来家里,笑着说:“秀莲,你养了个好儿子,建军这孩子,将来有大出息。”

我看着奖状,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抱着建军说:“我的儿,真争气!”

04

建军十七岁那年,考上了县里的高中。

高中离家远,要住校,每个月得交伙食费和学费。

我把家里的粮食卖了大半,又跟张婶借了点钱,才凑够了学费。

建军知道家里困难,每个月都省吃俭用,从不跟我要额外的钱。

有一次,我去县里看他,给他带了些咸菜和窝头。

在学校食堂,我看见他只买了一碗米饭,就着咸菜吃。

我心里难受,拉着他说:“建军,你怎么不多买点菜?身体要紧。”

建军笑着说:“娘,咸菜挺好吃的,我不饿。”

我掏出身上仅有的五块钱,塞给他:“拿着,买点肉吃,别委屈自己。”

他把钱推回来:“娘,我不要,你在家更辛苦,留着自己用。”

我俩推来推去,最后建军还是收下了钱,眼眶红红的:“娘,等我将来有本事了,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高二那年,建军突然拿着退学申请回来,放在我面前。

“娘,我不读书了。” 他低着头说。

我心里一沉:“为啥?是不是学习跟不上?”

“不是,” 他抬起头,眼睛红红的,“娘,我看着你每天起早贪黑,累得直不起腰,我心疼。我想出去打工,挣钱养活你。”

我气得浑身发抖,抬手想打他,可手举到半空,又落了下来,打在自己的腿上。

“你糊涂啊!” 我哭着说,“你爹是英雄,他要是看到你现在这样,得多寒心!我砸锅卖铁也供你读书,你怎么就不懂我的心?”

建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娘,我知道你为我好,可我实在不忍心看着你受苦。”

我抱着他,眼泪止不住地流:“傻孩子,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你出息了,才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你要是退学,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

张婶闻讯赶来,拉着建军说:“建军,你娘不容易,她这辈子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你可得好好读书,别让她失望。”

李叔也来了,他拍着建军的肩膀说:“建军,你是烈士的儿子,不能轻易放弃。你娘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得争口气,考上军校,实现你小时候的梦想。”

建军趴在地上哭了很久,最后抬起头:“娘,我听你的,我好好读书,一定考上军校。”

从那以后,建军学习更拼命了。

每天晚上学到半夜,早上天不亮就起床背书。

我看着他消瘦的脸庞,心里既心疼又骄傲。

我给他炖了鸡蛋羹,让他补补身体,他总是让我先吃,我说我不爱吃,他才肯吃。

其实我哪里是不爱吃,只是想让他多补补。

05

1993 年夏天,建军参加了高考。

考完试,他没回家,直接去了城里打工,说要挣点学费。

我在家等着消息,心里七上八下的。

张婶天天来陪我,安慰我说:“建军学习那么好,肯定能考上。”

可我还是担心,怕他发挥不好。

半个月后,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来到村里,大喊:“赵建军,录取通知书!”

我当时正在地里割麦,听到喊声,手里的镰刀都掉了,疯了一样往村口跑。

建军也从城里赶回来了,我们一起接过录取通知书。

红色的信封,上面写着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我打开通知书,看着上面的字,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建军抱着我,大声喊:“娘,我考上了!我考上军校了!”

全村的人都围了过来,恭喜我们。

张婶笑着说:“秀莲,你总算熬出头了!”

李叔也来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老班长,你看到了吗?你的儿子考上军校了,他要当军人了!”

那天晚上,我杀了家里唯一的一只鸡,炖了一锅鸡汤。

张婶、李叔都来家里吃饭,大家有说有笑,热闹得像过年。

建军给我盛了一碗鸡汤:“娘,你多喝点,补补身体。”

我看着他,心里甜滋滋的:“我的儿,真争气。”

可学费又成了难题,军校虽然免学费,但生活费和路费还是需要不少钱。

我把家里的猪卖了,又把我娘留给我的银镯子卖给了供销社,那是我唯一的念想。

李叔送来五百块钱:“秀莲,这钱你拿着,给建军当生活费。”

我推辞着:“李叔,你已经帮了我们很多了,我不能再要你的钱。”

李叔说:“这不是我的钱,是部队给烈士子女的补助,你必须拿着。”

建军临走前,给我磕了三个头:“娘,你在家好好照顾自己,不用惦记我。我到了学校一定好好表现,将来让你享福。”

我送他到火车站,看着火车缓缓开动,建军趴在车窗上,挥手喊:“娘,再见!”

我挥着手,眼泪掉了下来,直到火车看不见了,我才慢慢往回走。

路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少了点什么。

张婶陪着我:“秀莲,别难过,建军是去干大事,以后会常回来的。”

我点点头,可心里还是忍不住想他。

06

建军到了军校,每个月都会给我写一封信。

信里说他在学校的生活,说训练很苦,每天要跑五公里,晚上还要站岗。

但他从没说过放弃,说要成为最优秀的军人。

我把他的信都珍藏起来,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拿出来看看。

我在家种着三亩地,还喂了两头猪,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

只是腰疼的毛病越来越重,有时候干着活就直不起腰来。

张婶经常来帮我浇地、喂猪,她说:“秀莲,你一个人不容易,建军在外面干大事,我得帮你撑着。”

我心里很感激:“张婶,谢谢你,这些年多亏了你。”

“跟我客气啥,” 张婶笑着说,“建军这孩子懂事,你也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李叔也经常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建军的情况。

他说建军在学校表现突出,入了党,还立了三等功。

我听了,心里比自己立功还高兴,把建军的奖状贴满了土坯墙。

有一次,我腰疼得下不了床,张婶给我找来郎中。

郎中说我是劳累过度,要静养,不能再干重活了。

我躺在炕上,想着建军,眼泪就流了下来。

不是委屈,是想他。

我给建军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我很好,让他不用惦记家里。

建军很快回信了,信里说他很担心我,让我别再干重活,还寄来了两百块钱。

我拿着钱,心里暖暖的,知道我的儿长大了,懂得心疼我了。

1997 年,建军军校毕业,分配到了边疆部队。

他给我打电话,说部队任务重,可能几年都回不了家。

我笑着说:“娘知道你忙,你好好工作,保卫国家,娘在家挺好的。”

可放下电话,我还是忍不住哭了。

我想他,想看看他穿军装的样子,想听听他的声音。

张婶安慰我说:“秀莲,建军是军人,国家需要他,咱得支持他。”

我点点头:“我知道,我就是想他。”

那些年,我只能通过电话和书信了解建军的情况。

他一步步晋升,从排长到连长,再到营长、团长。

李叔说,建军是部队里最年轻的团长,前途无量。

我听了,心里骄傲得不行,逢人就说我的儿子是团长。

07

2003 年秋天,建军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要回家探亲。

我高兴得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一早就去赶集,买了好多建军爱吃的菜。

张婶也来帮忙,给建军缝了一床新被子。

“建军好几年没回来了,肯定长高长胖了。” 张婶笑着说。

我点点头:“是啊,不知道他现在啥样子了。”

建军回来那天,我早早地就站在村口等。

中午的时候,一辆军用吉普车停在了村口。

从车上下来一个人,穿着笔挺的军官服,身材高大,面容刚毅。

是建军!

我看着他,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他也看到了我,快步朝我走来,一把抱住我:“娘,我回来了!”

他的声音哽咽,抱着我的力气很大,快要把我揉进怀里。

我摸着他的脸,脸上的胡茬扎得我手疼:“我的建军长大了,成军官了。”

“娘,你瘦了,也老了。” 建军看着我,眼圈红红的。

“不老,娘还能干活呢。” 我笑着说。

回到家,建军给我捶背揉腰:“娘,这些年让你受苦了。”

“不苦,” 我摇摇头,“只要你好好的,娘就啥都不苦。”

张婶和李叔闻讯赶来,张婶拉着建军的手:“好孩子,没白疼你,现在成大军官了。”

李叔拍着建军的肩膀:“好小子,有你爹的风范!”

吃饭的时候,建军给我夹菜,给我倒酒:“娘,儿子敬你一杯,谢谢你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

我端起酒杯,眼泪掉在酒杯里:“我的儿,不用谢,娘愿意。”

建军在家待了七天,这七天,他每天都陪着我,帮我干活,给我讲部队的趣事。

他说他在边疆站岗,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我说:“娘为你骄傲,你是娘的好儿子,也是国家的好军人。”

临走那天,建军给我留下了五千块钱:“娘,这钱你拿着,买点好吃的,别再干重活了。”

我推辞着:“娘有钱,你在部队用钱的地方多,你拿着。”

“娘,你就拿着吧,” 建军说,“我现在工资高了,能养活你了。”

我拗不过他,只好收下了钱。

看着他的车慢慢远去,我又哭了。

这次是高兴的哭,我的儿真的长大了,能保护我了。

08

2006 年冬天,跟 1976 年一样,飘着雪。

我正坐在炕头纳鞋底,张婶突然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秀莲,快出去看看,好多小汽车,还有好多穿军装的人!”

我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跟着张婶跑到村口。

村口停着一队军车,足足有十几辆,都是我从没见过的高级轿车。

从第一辆车上下来一个人,穿着笔挺的将军服,肩上扛着将星,胸前挂满了金光闪闪的勋章。

是建军!

他比上次回来更挺拔了,眼神也更坚毅了。

全村的人都围了过来,议论纷纷。

“那是建军吧?”

“是啊,你看他肩上的星,是将军了!”

“秀莲可真有福气,养了个将军儿子!”

建军一步步朝我走来,步伐沉稳,每一步都像踩在我的心上。

走到我面前,他 “唰” 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充满了军人的威严。

然后,他 “扑通” 一声跪了下来,声音嘶哑却无比清晰:“娘!儿子来接你了!”

那一刻,全村的人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雪花飘落的声音。

我站在那里,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擦都擦不完。

我走上前,颤抖着伸出手,摸着他肩上的将星,冰凉的金属触感传来,却让我的心无比滚烫。

“我的儿,我的建军……” 我哽咽着,说不出完整的话。

建军抱着我,力气大得快要把我勒疼了:“娘,这些年让你一个人在家受苦,儿子不孝。现在我有能力了,带你去北京,让你享清福。”

李叔站在人群里,抹着眼泪说:“老班长,你看到了吗?你的儿子成将军了!秀莲也苦尽甘来了!”

张婶拉着我的手,哭着说:“秀莲,你这辈子值了!真的值了!”

周围的村民们也鼓起掌来,掌声雷动,夹杂着抽泣声。

有人喊:“建军是好样的!秀莲是好人有好报!”

建军慢慢站起来,扶着我:“娘,天冷,我们回家收拾东西,现在就走。”

我点点头,被他扶着往家走。

路上,村民们都自动让开一条路,看着我们,眼神里满是羡慕和敬佩。

回到家,建军的警卫员帮着收拾东西。

我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几件旧衣服和建军从小到大的奖状、书信。

建军把那些奖状和书信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娘,这些都是宝贝,我们都带上。”

张婶给我包了一包土特产:“秀莲,到了北京也别忘了我们,常打电话。”

我抱着张婶:“张婶,这些年谢谢你,我会想你的。”

“跟我客气啥,” 张婶说,“到了北京好好享福,建军是个孝顺孩子。”

李叔拍着建军的肩膀:“建军,好好照顾你娘,别辜负她的期望。”

“李叔,你放心,” 建军说,“我一定会好好孝敬我娘。”

09

车队缓缓驶出靠山屯,我坐在建军的车里,看着窗外熟悉的村庄慢慢远去。

心里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期待。

建军握着我的手:“娘,到了北京,我带你去天安门、故宫,带你吃好吃的。”

我笑着点头:“好,娘都听你的。”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了北京。

车子驶进一个大院,门口有哨兵站岗,敬礼问好。

建军告诉我,这是将军府,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房子很大,装修得很气派,有客厅、卧室、书房,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

警卫员给我安排了一间朝南的卧室,阳光充足,家具都是新的。

“娘,你看看还满意吗?” 建军问。

“满意,太满意了。” 我笑着说,心里却有些不自在,这么好的房子,我都不敢随便坐。

建军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娘,这就是你的家,不用拘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晚上,建军给我做了晚饭,都是我爱吃的菜。

他说:“娘,以前都是你给我做饭,现在让我给你做一次。”

我吃着菜,眼泪又掉了下来:“我的儿,真孝顺。”

“娘,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是应该的。” 建军说。

第二天,建军带我去了天安门。

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看着天安门城楼,我心里无比激动。

“娘,这就是我们的首都,这就是我要守护的地方。” 建军骄傲地说。

我点点头:“真好,祖国真好。”

建军还带我去了故宫、颐和园,给我买了好多新衣服。

他说:“娘,以前让你受苦了,以后我要让你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东西。”

我笑着说:“娘年纪大了,不用这么破费。”

“不破费,” 建军说,“娘开心就好。”

有一天,建军的妻子晓梅来看我。

晓梅是个温柔贤惠的姑娘,穿着得体,说话轻声细语。

“娘,我早就想来看看你了,一直没时间。” 晓梅给我带来了好多营养品。

“晓梅,辛苦你了,建军总忙着工作。” 我拉着她的手说。

“娘,不辛苦,” 晓梅笑着说,“建军总跟我说,没有你就没有他,我们都该好好孝敬你。”

看着晓梅,我心里很欣慰,建军娶了个好媳妇。

晚上吃饭的时候,晓梅给我夹菜,给我盛汤,照顾得无微不至。

建军看着我们,笑着说:“娘,以后晓梅会经常来陪你,你就不会孤单了。”

10

在北京的日子,过得很舒心。

建军每天再忙,都会回家陪我吃饭。

他会给我讲部队的趣事,讲他训练的情况,讲国家的大事。

我虽然有些听不懂,但我喜欢听他说话,喜欢看着他的样子。

我闲不住,每天都会在院子里种点花草蔬菜,建军也不拦着我,说让我找点事做,开心就好。

晓梅经常来陪我聊天、逛街,给我买新衣服、新鞋子。

她说:“娘,你穿这些衣服真好看,年轻了好几岁。”

我笑着说:“老了,穿什么都一样。”

“不一样,” 晓梅说,“娘在我心里,永远是最漂亮的。”

2008 年,李叔和张婶来北京玩了几天。

建军亲自去车站接他们,陪着他们逛遍了北京城。

吃饭的时候,张婶看着我说:“秀莲,你现在可是享大福了,住这么好的房子,建军和晓梅又孝顺。”

我笑着点头:“是啊,我这辈子能有这样的日子,都是托了建军的福。”

“是你自己积德,” 李叔说,“你当年不顾非议收养建军,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这份恩情,建军一辈子都报答不完。”

建军举起酒杯:“李叔,张婶,谢谢你们当年照顾我娘,我敬你们一杯。”

“客气啥,” 张婶说,“建军,你是个好孩子,好好孝敬你娘,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

那几天,我们一起聊天,一起回忆过去的日子,有苦有甜,感慨万千。

李叔和张婶走的时候,建军给他们买了好多北京特产,送他们到火车站。

张婶拉着我的手:“秀莲,常联系,有空我再来看你。”

“好,” 我点点头,“你们路上注意安全。”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在北京住了下来。

建军还是很忙,但他总会抽出时间陪我。

他会带我去公园散步,会给我捶背揉腰,会给我讲他父亲的英雄事迹。

我看着他,看着他肩上的将星,看着他胸前的勋章,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我知道,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 1976 年那个飘雪的冬天,把那个冻得发紫的小娃搂进怀里。

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所有的苦难都值得。

原来一辈子的坚守,真的能等到最甜的果实。

来源:洒脱的葡萄干Y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