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提前闭馆,原因你看对不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7 09:37 1

摘要:“想带爸妈去献菊花,结果吃闭门羹。”——12月7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贴出告示:11月11日至12月13日闭馆,理由是“年度设备检修”。消息一出,网友炸锅:又是这套说辞,年年检修,就挑最该开门的时候?

“想带爸妈去献菊花,结果吃闭门羹。”——12月7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贴出告示:11月11日至12月13日闭馆,理由是“年度设备检修”。消息一出,网友炸锅:又是这套说辞,年年检修,就挑最该开门的时候?

检修确实得做,空调、消防、灯光、恒温系统,365天连轴转,不保养会罢工。可对比故宫、国博,人家也检修,却学会“分区分段”“夜间施工”,尽量把白天留给观众。纪念馆偏偏选11月11日到12月13日,一口气关32天,正好把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包进去,怎么看都像“躲高峰”。官方说“为了公祭仪式提前布场”,可2020年同样操作,那天现场直播里,领导人脚步所至不过广场几百平米,展馆主厅大门紧锁,根本用不上。一句“检修”与“仪式”来回切换,解释越听越像借口。

更扎心的是数据:近五年闭馆时段,南京本地搜索“纪念馆预约”热度下降四成,外地乘客机票退订率却升高。游客千里而来,只能隔着黑色大理石墙拍照,再对着“闭馆”俩字默哀。很多人第一次来南京,可能也是最后一次,错过就永远错过。所谓“新南京人”对历史无感论,更是瞎扯——预约后台实名数据七成是3201开头身份证,本地人一直想把这里当成“年三十”,只是大门不开,只能把菊花放在门口,两小时后被保洁收走。

纪念馆不是普通景点,它是30万亡灵的“户口本”。检修可以,但能把日子错开吗?或者像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干脆把检修日志、施工点位、完成进度直播上网,谁还吐槽?最怕把“勿忘国耻”挂在门口,却把“谢绝参观”挂在门把上。历史伤口需要 daylight,不需要挡板。

网友跟帖—— “检修年年有,记忆不能断电。” “真怕哪天小朋友问我:大屠杀纪念馆为什么关门?我只能答:它在修忘记。”

来源:雾中潇洒骑行的车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