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事情真让人觉得唏嘘,看到明星离婚都变得像邻居家散步一样普通,谁能想到他们也得面对这些难题。
这些事情真让人觉得唏嘘,看到明星离婚都变得像邻居家散步一样普通,谁能想到他们也得面对这些难题。
陈晓和陈妍希去年7月宣布离婚,没想到9年的感情就这么结束了,原因说白了,就是性格差异。
陈妍希喜欢分享小日子,爱晒生活点滴,陈晓反而喜欢低调藏着。
这种差异直接冲击了原本的家庭氛围。
现在孩子还8岁,怎么抚养也成了焦点。
台媒透露,儿子大多跟着妈妈在台湾生活,爸爸偶尔去看他,每个月飞台湾陪陪,也一直强调关系没受到影响。
但看得出来,父子之间的感情还算紧。
陈妍希在综艺里频繁出现,刚确认加盟《乘风2024》,工作室还呼吁别再传播她关于孩子的片段,说对孩子造成困扰。
而陈晓则在忙拍戏,刚拿了个“年度品质演员”奖,领奖时还没戴婚戒,有点让人猜测的意味。
其实,两人还共同拥有北京的那套房,价值超四千万,像个“硬”关系的证据。
去年十月,还被拍到一同出席儿子学校的活动,可是没交流、没互动,似乎各过各的。
关于“儿媳妇”的那些话题也挺有争议,林心如的经纪人说“孩子友谊很单纯”,但专家都提醒,这样的话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情感绑架,让他们的心理负担更重。
法律角度来看,过度曝光孩子信息涉嫌侵权,也可能在两岸抚养权上出现法律难题,真是复杂又敏感。
而当事人自我调适的消息也不少。
陈妍希说自己在学习做单亲妈妈,还在Vogue采访问到自己考了心理咨询师,体现出一种自我成长的努力。
陈晓则没有多回应,工作室官宣“拒绝回复婚姻问题”,微博还是挂着“父亲”身份,也让人琢磨他的态度。
业内人士说,他们签了“三不协议”,不互黑、不炒作、也不干涉对方事业。
这也解释了,虽然风风雨雨,合作的品牌还能保持合作,双方也都在寻求自己的生活节奏。
所有这些,除了让人看到明星也有人性的脆弱和挣扎,更揭示了在公众的放大镜下,家庭和个人的平衡有多难。
最终,这场离婚和抚养的“局”还真考验着他们的智慧和耐心。
说到底,没有谁轻易能把家庭和自我平衡得尽善尽美,只能说,面对情感裂痕,除了坦然接受,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怎么往前走。
来源:木易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