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广网络:贵州广电与中国移动共拓业务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6 02:50 1

摘要:这事儿说清楚点,就是省里5G覆盖到一个新阶段了:省内九个市州的主城区实现了连续覆盖,很多县级行政区和不少行政村也达到了“基本全覆盖”。贵广网络在回复里还明确说了,他们打算靠一套“电视+宽带+手机”的捆绑产品,把5G做大做透。下面把来龙去脉、技术细节和那些看不到

贵广网络在11月13日的互动回复里交代了一个关键事:

这事儿说清楚点,就是省里5G覆盖到一个新阶段了:省内九个市州的主城区实现了连续覆盖,很多县级行政区和不少行政村也达到了“基本全覆盖”。贵广网络在回复里还明确说了,他们打算靠一套“电视+宽带+手机”的捆绑产品,把5G做大做透。下面把来龙去脉、技术细节和那些看不到的难题,按顺序说清楚。

先说为什么他们能这么说。贵广网络是在11月13日通过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问询时透露的进展,合作方是中国移动。两家长期有合作,基础不是凭空搭的。前期是规划站址、资源共享、方案论证,接着是基站建设和回传链路升级,最后是产品和渠道同步准备。用一句接地气的话就是:把广播电视的渠道、家庭宽带的用户入口和移动通信的网络能力捆到一起,大家互相借力。

“主城区连续覆盖”并不是随口吹的。市区里实现连续覆盖,用户在看高清视频、开视频会议、用云应用这种场景会顺畅很多,掉线少,延迟低。要达到这个效果,工程上得做很多事:测距选址、基站增密、回传链路加光纤、更换或者升级交换设备,还有和现有广播电视网的协同工作。县域和行政村的“基本全覆盖”更难,因为贵州地形多山、用户分散,光纤回传、微基站、功率调优这些技术手段都要上场,有时还得做一些特殊站址处理。

再说商业层面。把三项业务打包卖并非空话。电视业务掌握了大量家庭用户,这是接触用户的天然渠道;宽带是进家门的入口;手机是移动场景的终端。把它们组合起来,推广5G可以省去很多从零开拓的成本,消费者也在熟悉的渠道里更容易接受新套餐。要把这套玩法落地,得做产品组合设计、渠道人员培训、资费调整,还有促销和终端补贴这些配套动作。贵广网络在回复里也提到会在这些方面下注。

技术和运营的细枝末节也不能少看。除了基站和回传,终端兼容性很关键——很多农村用户手里还是4G机,换5G机的意愿和能力直接影响普及速度。SIM卡策略、套餐迁移路径、客服支持、用户教育都要跟上。再有,边远地区的资费承受力有限,终端补贴和分期、乡镇宣传的落地执行,这些都决定渗透率上不去还是能往前走一步。

政策面上有助推。国家和地方都在鼓励通信基础设施下沉,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贵州过去因为山多、人口密度低,通信均衡化难做,政策给予了一定支持。和中国移动这种全国性运营商合作,能用它的运维能力和既有网络资源来缩短建网周期,这点很现实也很务实。

但要做到“看得见、用得好”,还得熬时间。工程需要周期,覆盖申报到调试到用户体验稳定,往往要反复优化。运营上既要防止裸覆盖(有信号但体验差),又要管好成本。市场环节上,要考虑农村用户换机意愿、资费敏感度、售后服务到位不等问题。贵广网络说要推进规模化发展和市场渗透,这是方向没错,但执行考验在技术、运营、渠道三处同时发力。

从时间线上看,双方先在规划和站址层面达成深度合作,接着是基建和网络优化并行,产品和渠道也同步准备。现在把覆盖范围先对外披露,是把阶段性成果给市场看的做法。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某种程度上也在催进度,公司则把这次回复当作传递推进节奏和信心的机会。

我个人觉得,把广播电视渠道和通信网络打通这条路挺接地气。对用户来说,门槛降低了,能在熟悉的地方一步接上更快的网络;对公司来说,资源整合能省钱、提效率。话还是要说回来:东西要能真正用起来,后面的细活多得很。宣传里写得漂亮,摊到一线人手里得靠人、靠技、靠时间来把这些覆盖变成真正能用的服务。

来源:小顾科技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