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提醒青少年远离“黄赌毒”?你知道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7:12 1

摘要:有人说:劝赌不劝嫖,劝嫖两不交。还有人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还有人说:男人不赌不嫖,不是男人。

有人说:劝赌不劝嫖,劝嫖两不交。还有人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还有人说:男人不赌不嫖,不是男人。

黄赌毒,是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那些劝你玩一玩的都是坏人。

1:劝人赌,劝人嫖,劝人毒的那种人一定要远离。为什么这么说。那种人就是为了让你一无所有。

现在网上有一些所谓的“社会大哥”,诱骗青少年黄赌毒。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邻居张姐家的孩子,今年33了。以前多好都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认了一个“老大哥”。现在是黄赌毒都会了。张姐天天泪流满面,还不舍得报警,就只能把孩子关家里,就一个独苗,房子能卖的都卖了,现在一家人必须留一个在家看着孩子,因为戒断不了。

黄赌毒是不能好奇的,要不然万劫不复。

有人认为赌博没瘾。

这是赌徒的假话,为什么会赌博,就是想不劳而获。赌博的时候“差一点就赢”,这种“近失”会激活大脑类似真实赢奖时的反应,强化继续赌博的冲动。

赌博会上瘾,而且成瘾机制与毒品成瘾高度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隐蔽性和破坏性。

长期赌博会导致前额叶皮层功能受损,这是负责理性决策和冲动控制的关键区域。结果是,成瘾者即使明知赌博有害,也无法控制冲动行为 。

赌博为什么会成瘾

获胜阶段 初期偶尔赢钱,产生强烈愉悦感,形成正面强化。

追逐阶段 开始输钱,但试图“翻本”,陷入沉没成本谬误。

绝望阶段 输钱越来越多,情绪失控,赌博成为逃避手段。

放弃阶段 生活崩溃,可能出现抑郁、自杀倾向或犯罪行为。

赌博是一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认定的“精神障碍”(ICD-11 中的“赌博障碍”)。

有人认为“嫖娼没有危害”,假的!

性传播疾病高发

非法嫖娼行为往往缺乏健康监管,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普遍,极易传播艾滋病、梅毒、淋病等30多种性病,严重威胁个体健康 。

破坏家庭稳定

嫖娼行为违背婚姻忠诚义务,导致家庭破裂、离婚率上升。据统计,因嫖娼导致家庭不和并最终离婚的案件占比高达20% 。

助长性别不平等与女性物化

嫖娼将女性身体商品化,强化“女性可被购买”的观念,加剧职场、教育、家庭中的性别歧视,阻碍社会性别平等进程 。

败坏社会风气

嫖娼行为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腐蚀青少年价值观,使社会对性、婚姻、责任的认知逐渐冷漠和扭曲 。

1. 违法行为,面临处罚

在中国及多数国家,嫖娼属于违法行为,一经查实将面临拘留、罚款、通报单位等行政处罚,严重影响个人声誉与职业发展 。

2. 易卷入犯罪链条

嫖娼往往与组织卖淫、人口贩卖、暴力胁迫、毒品交易等犯罪交织在一起。参与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犯罪链条的一环,甚至遭遇勒索、抢劫、暴力伤害 。

“嫖娼和毒品,赌博一样百害而无一利。

尊重他人、洁身自好,才是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毒的危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摧毁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代人。

现实危害:

吸食一次

睡眠紊乱 → 情绪暴躁 → 工作/学业荒废

经济崩溃 → 借遍亲友 → 盗窃/卖淫/贩毒

家庭破裂 → 父母绝望 → 子女留守/流浪

艾滋病/肝炎 → 过量猝死 → 大脑永久性损伤

```

真实数据(中国禁毒委2023公报)

- 35岁以下吸毒者占72%,最小仅12岁

- 吸毒者平均寿命比常人短1520年

- 每1名吸毒者背后,平均拖累7名家庭成员

- 艾滋病患者中,32%因共用针具吸毒感染

- 大学生“K粉”膀胱挛缩:24岁,每10分钟排尿一次,终身戴尿袋

- 程序员“冰毒”精神病:连续7天不眠,跳楼前称“有人监控我”

- 母亲“止咳水”:卖房买毒品,女儿5岁独自在家吃牙膏充饥

一次尝试,十年难归;一口不吸,终生受益。

远离毒品,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最底线的责任。

黄赌毒是互相影响的,千万不要好奇。而且远离坏人。

来源:狮子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