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视频里那只比熊缩在纸箱边,尾巴死死夹住,连哼都不敢哼一声,播放量两小时破百万。
“羊奶粉一停,狗就被扔在小区花坛,像扔掉一袋过期的方便面。
”视频里那只比熊缩在纸箱边,尾巴死死夹住,连哼都不敢哼一声,播放量两小时破百万。
动保志愿者赶到时,狗身上黏着干透的尿渍,肚皮勒着一道旧绳子印,体重比标准轻了1.2公斤,血检显示白蛋白低过下限值0.8个单位。
这些数据不是冷冰冰的,它们直接说明:狗至少被饿了五天。
很多人把矛头对准“穷”字。6800元一年的饲养费,羊奶粉就占1700,确实不便宜,可原主人不是没路走。
央视去年10月就讲过,成年比熊根本不用喝羊奶粉,三文鱼油加卵磷脂,一个月150块就能补齐营养。
节目视频全长6分20秒,把配方打在屏幕上,主持人重复三遍“平价替代”,只要打开手机就能搜到。
原主人没看,或者看了也装没看见,因为扔掉狗比换粮更快。
12月1日新规落地,弃养要进征信,但新规管不了扔狗前一天的行为。
比熊被丢那天,主人只做了两件事:把没喝完的羊奶粉挂二手平台,标价88元;给狗拍最后一段视频,配文“养不起,有缘人领走”。
视频里他顺手把纸箱踢到路边,动作熟练,像扔快递包装。
羊奶粉半小时就卖出,狗在原地等了六小时,没人要。
动保组织接手后,第一项支出是心理干预,每天200元,比羊奶粉贵,但狗已经不会正常进食,一靠近人就漏尿,这是典型的分离焦虑。
医生说得直白:狗被扔怕了,它以为每一个靠近的人都会再扔它一次。
治疗计划写满三页A4纸,药费加康复费预算三千,志愿者在群里接力凑钱,48小时就凑齐。
同一时间,原主人的社交账号更新了一条吃火锅的动态,定位在商场,人均消费128元。
事件曝光后,当地12345热线接到37通宠物求助电话,都是经济困难想弃养。
接线员给出统一方案:先登记,后送“宠物食品银行”领过渡粮,再帮申请30元一月的基础医疗险。37通电话里,最后只有11个人愿意走流程,其余26个听完“要签承诺书”就挂线。
数据摆在这里,很多人要的并不是帮助,而是想找个不担责任的出口。
比熊现在有了新名字,叫“小面”,因为它被扔那天旁边正好有一碗别人吃剩的泡面。
志愿者说,狗听见“吃”这个字还是会发抖,可一听到“走”就会摇尾巴,它怕再次被落下。
治疗第四周,小面体重回升0.9公斤,毛根长出新的白色绒毛,视频发到网上,点赞破十万。
评论区里最常见的一句话是“好可怜,想养”。
志愿者把领养条件贴在置顶:有稳定住所,收入不低于当地平均,签不弃养协议,留身份证复印件。
三天过去,申请表只收到两份,一份住址填的是学生宿舍,另一份月收入填2000元。
事情走到这一步,已经不只是羊奶粉的钱,而是很多人根本没把狗当成活物,只当成一个可以随时拔掉的配件。6800元的年饲养费听起来高,可分摊到每天也就18块,比一杯奶茶便宜。
央视给的150元平价方案更低,低到烟民两天就能省出来。
真正的问题不是价格,是有些人从来没想过“负责”两个字怎么写。
新修订的动保法草案把狗列为“情感价值动物”,违法弃养可罚五千到一万,还能行政拘留。
草案公布当天,社交平台上出现一份“弃养成本计算器”,输入狗的种类、年龄,就能跳出罚款金额,页面最底一行红字:仍要坚持弃养,请点击确认。
上线24小时,点击量破二十万,确认按钮被按了3.7万次。
数据不会撒谎,它只说明:在部分人眼里,连法律都只是可以权衡的代价。
小面还要再治疗两个月,心理干预费已经筹够。
志愿者说,等它不再因为“走”字发抖,就开放领养。
可大家都清楚,一条狗救得回来,三万七千次点击救不回来。
今天扔掉的是比熊,明天可能是金毛、泰迪,甚至刚出生的奶猫,理由可以换成“怀孕”“搬家”“掉毛”。
只要“不想要”三个字还在心里,任何物品都能成为弃养的理由。
羊奶粉事件最扎心的地方在这里:主人不是没钱,只是不想为狗再花一分钱;不是没路走,只是嫌别的路太麻烦。
扔掉狗的那一刻,他连头都没回,却在网上留言“希望它过得比我好”。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把责任推给世界,世界最好替我兜底。
比熊小面会好起来,可下一只被扔的狗已经在路上。
新规、保险、食品银行、平价替代方案,所有工具都摆在那里,只要人不动,工具就是摆设。
弃养要进征信,可征信也填不满一颗不想负责的心。
最后一句话,说给所有想养狗的人听:你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断奶吗?
如果不能,你凭什么觉得狗可以?
来源:多彩微风1G7ucj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