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也没想到,才刚开学,网上的话就变得听不下去了。就因为9月15号学校开学典礼的照片发了出来,她的评论区就像炸了一样,什么难听的话都有。一个刚满18岁的姑娘,才进大学校门四天,就被人围着骂。
全红婵去上大学了,到暨南大学报到,本来是件挺好的事。
谁也没想到,才刚开学,网上的话就变得听不下去了。就因为9月15号学校开学典礼的照片发了出来,她的评论区就像炸了一样,什么难听的话都有。一个刚满18岁的姑娘,才进大学校门四天,就被人围着骂。
有人盯着照片说她“胖了”,说她“不自律”。开学典礼上,她穿着校服站在中间,这很正常。可到了有些人嘴里,就变成了“圆润成这样,还能跳水吗?” 他们把照片放大,和她以前瘦的时候比,话说得阴阳怪气。
她还怎么跳水?
这些话真奇怪,她一直在训练啊。教练何威仪之前就说过,全红婵是队里最刻苦的,一个动作练不好,自己就不肯停。她只是个正在长身体的女孩,体重有点变化,不是很正常吗?
她的腰伤还在恢复。一个有伤在身、还在坚持训练的运动员,就因为几张照片,被人说成这样。他们好像忘了她是怎么从10米台上一次次跳下来,为国家拿到金牌的。
这事不是第一次了。
还记得东京奥运会那会儿吗?她一跳成名,拿了金牌,破了世界纪录。那时候,全国都在为她高兴。可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她湛江的老家就被网红和主播给堵了。村委会没办法,只好封路,不让外地车进来。
为什么?因为一天有两千多人跑去她家门口“打卡”。
晚上九点多,还有人在那儿开直播大喊大叫。她家里老人两天两夜都没睡好。这些人为了点流量,连她家院子里菠萝蜜树上的果子都想摘走。家人没办法,只能一遍遍地求大家,别再打扰他们的生活了。
可那些人听吗?他们不听。
现在,她去上大学了,这些人又来了。这次不在她家门口,而是躲在屏幕后面,用键盘敲出那些更伤人的话。
他们又说起她“没文化”了。
有人翻出她以前接受采访的样子,说她在直播间吃碧根果,看着“没教养”、“不礼貌”。可她就是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在镜头前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不挺真实的吗?为什么非要让她像个木偶一样,每个动作都标准无误?
他们甚至说她是“文盲”。
因为她是通过保送上的大学,没有参加高考。这些人就说:“这对那些苦读十几年的高考生太不公平了。”听听这酸话,好像全红婵的冠军是白捡来的一样。
可事实呢?
国家体育总局有明确规定,为国家赢得荣誉的优秀运动员,可以保送入学。这是为了让他们能兼顾训练和学习,是一项对人才的政策。这个名单早在今年2月就公布了,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
全红婵7岁就开始练跳水了。
在我们还在上小学,还在跟爸妈撒娇的时候,她每天的生活就是训练、重复、跳水。从1。43米的身高,长到现在,她身体的每一寸变化,都在影响着她在空中的姿态。腰伤复发,疼痛难忍,她也没有放弃。
用十四年的青春换来的金牌,难道不比一张高考卷更有分量吗?那些说“不公平”的人,又有几个能承受她那样的苦?
最让人愤怒的是,他们把所有事情都往坏处想。
今年5月,她因为腰伤复发退出了全国赛,有人就造谣说她“害怕竞争,不敢比了”。现在她入学报到,这些人又说:“看吧,成绩下滑了,所以才去念书的。”甚至有人直接喊话让她“退役”。
好像在她身上,任何一件正常的事,比如长身体、上大学、养伤,都是错的,都是她“不行了”的证据。
女运动员的发育期,本来就是一道很难过的坎。高敏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预言过,这是她们职业生涯里最艰难的挑战。体重增加,身体变化,都会影响技术动作。全红婵正在经历这个阶段,她没有退缩,还在努力适应和康复。
可那些黑粉不管这些。
他们只看到她脸颊圆了一点,就断定她“完蛋了”,好像巴不得她就此倒下。从质疑她凭什么上大学,到嘲讽她的身材,再到攻击她没文化,最后造谣她要退役……短短四天,不堪入目的言论堆积如山。
这件事,从她3月份保送名单出来时就有争议,到现在她正式入学,愈演愈烈。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的评论区里,支持她的人在努力辩解,说她为国争光不容易。可那些恶意的声音,还是像潮水一样涌过来。
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她只是一个跳水运动员,一个刚成年的女孩,一个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她努力训练,为国争光,然后按照国家政策去读书,这难道有错吗?
好像就因为她站得太高,所以总有人想把她拉下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些恶意的评论已经触及了法律的底线。可即便广州日报、中国青年网都出来发声,那些人也没有停手。
他们只是换个地方,继续敲打着那些冰冷的字。
来源:烤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