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捡到一个U盘,里面竟是竞争公司的核心机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3 01:08 1

摘要:我捏了捏眉心,显示器上密密麻麻的字像一群喝醉了的蚂蚁,在我眼前跳着毫无章法的舞。

会议室里那杯纸杯咖啡早就凉透了。

我捏了捏眉心,显示器上密密麻麻的字像一群喝醉了的蚂蚁,在我眼前跳着毫无章法的舞。

又是一个通宵。

为了那个该死的,“风启科技”下一季度的市场推广方案。

老板王总监白天还在会议上敲着桌子,唾沫横飞。

“我要的是颠覆!是创新!是能让市场记住我们的东西!不是这些陈词滥调!”

他说得轻巧。

颠覆?创新?

在“雷达科技”这座大山面前,我们“风启”能喘口气就算不错了。

雷达是行业巨头,我们是跟在后面捡面包屑的。他们打个喷嚏,整个行业都要感冒。我们呢?我们声嘶力竭地吼,可能隔壁办公室都听不见。

同事赵鹏的方案下午就被毙了,他那张 همیشه挂着谄媚笑容的脸,难得地垮了下来。

但他转头就凑到王总监身边,端茶倒水,说些“总监您高屋建瓴,一针见血,我回去一定深刻反思,脱胎换骨”的屁话。

我做不来。

我只会对着电脑,把咖啡当水喝,把尼古丁当饭吃,试图从枯竭的脑子里再压榨出一点点所谓“颠覆性”的灵感。

凌晨三点,整层楼只剩下我头顶一盏惨白的灯。

我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脖子,准备去接杯水,顺便上个厕所。

路过下午雷达科技的人用来开会的那个小会议室,门虚掩着。

他们是来跟我们谈一个边缘业务合作的,姿态高高在上,仿佛是天神下凡,赏我们一口饭吃。

我瞥了一眼,保洁阿姨还没来得及收拾,桌上还散落着几个矿泉水瓶和纸杯。

就在那堆杂物中间,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反射着走廊幽暗的光。

一个黑色的,金属外壳的U盘。

上面刻着雷达科技的Logo。

我的心,毫无征兆地,重重跳了一下。

像是被人猛地攥紧了。

我鬼使神差地推开门,走了进去。

空气里还残留着陌生人身上的古龙水味,混杂着一点点烟草和咖啡的气息。

我站在桌边,盯着那个U盘。

几秒钟。

像一个世纪那么长。

理智告诉我,应该把它交给前台,或者直接报告给王总监。

这是最“正确”的做法。

一个品德高尚、拾金不昧的好员工。

可另一个声音,一个更阴暗,也更具诱惑力的声音,在我耳边低语。

“这里面……会是什么?”

只是一份会议PPT?

还是……别的什么?

我的手,像有了自己的意识,伸了过去。

指尖触碰到冰凉的金属外壳,激起一阵轻微的战栗。

我飞快地把它攥进手心,快步走出会议室,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

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我把它放在桌上,像是在看一颗定时炸弹。

汗水从额角滑落,有点痒。

我环顾四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此刻显得无比巨大和阴森,每一处阴影里都好像藏着一双眼睛。

插上?

还是不插?

这个念头在脑子里反复横跳。

插上,可能什么都没有,白紧张一场。

也可能,是潘多拉的魔盒。

不插,明天交给公司,我还是那个为方案焦头烂额的小小市场部经理林凯。

然后眼睁睁看着赵鹏靠着一张巧嘴,爬到我头上去。

我想到我那个半死不活的方案。

想到王总监那张失望又带着点轻蔑的脸。

想到这个月的房租和下个月的信用卡账单。

去他妈的品德高尚。

我深吸一口气,把U盘插进了电脑的USB接口。

电脑右下角弹出一个小小的窗口。

“正在识别设备”。

那几秒钟,我几乎停止了呼吸。

盘符跳了出来。

我点开。

里面只有一个文件夹,命名很简单,就两个字。

“星光”。

我的心又是一沉。

这名字太文艺,太不像一个常规的工作文件夹。

越是这样,越说明里面的东西不简单。

我点开“星光”文件夹。

一瞬间,我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里面不是一个文件,而是几十个子文件夹。

《星光计划-整体战略规划V3.0.pptx》

《市场调研-未来三年用户潜在需求分析报告-绝密.pdf》

《核心技术模块-TR7芯片研发进度及壁垒分析.docx》

《“星光”项目预算与资源分配表-S级.xlsx》

《危机公关预案-针对“星光”发布后可能出现的负面舆情.docx》

……

我的手开始抖。

这不是一般的资料。

这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小组的资料。

这是雷达科技,整个公司,未来至少三年的核心命脉。

这个所谓的“星光计划”,显然是他们即将推出的,一个足以颠覆市场的,全新的产品或平台。

我颤抖着点开了那个名为“整体战略规划”的PPT。

扉页上,一行加粗的黑体字,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我的太阳穴上。

“雷达科技‘星光计划’——重新定义智能生活。”

我一页一页地翻下去。

从市场痛点分析,到产品概念,到技术实现路径,到营销推广节奏,到渠道铺设策略,再到对我们这些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方案……

详尽,缜密,大胆,又充满了想象力。

这是一个天才般的构想。

也是一个能把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同行,都碾得粉身碎骨的商业巨兽。

我看得冷汗直流。

如果按照这个计划,雷达的新产品一上市,我们公司现在赖以为生的主营业务,会瞬间变得像个笑话。

我们的市场份额,会被他们毫不留情地吞噬干净。

然后,裁员,倒闭。

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天。

而我,现在手里握着的,就是这头巨兽的完整解剖图。

我关掉PPT,靠在椅子上,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这不是捡到了钱。

这是捡到了一把能打开未来战场的钥匙,同时,也捡到了一颗足以把自己炸得尸骨无存的炸弹。

怎么办?

我的大脑一片混乱。

第一个念头,删掉。

把U盘格式化,扔进黄浦江里,假装这一切从未发生过。

这是最安全的选择。

我知道了不该知道的秘密,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让它重新变回秘密。

可我做不到。

我看到了那个“降维打击方案”里,对我们“风启科技”的分析。

“目标用户重合度高,技术护城河浅,品牌忠诚度低,营销策略陈旧,可在一到两个季度内,通过价格战与技术优势,快速抢占其80%以上市场……”

冷酷,精准,像一份死亡判决书。

他们甚至懒得把我们当成一个真正的对手。

我们只是他们宏伟蓝图上,需要被顺手清理掉的一块小小的障碍物。

一股屈辱和愤怒,从心底里涌了上来。

凭什么?

我们在这里通宵达旦,绞尽脑汁,在他们眼里,却只是可以被“快速抢占”的数字?

第二个念头,交上去。

交给王总监,交给公司高层。

这绝对是大功一件。

我会成为公司的英雄。

提前洞悉了对手的致命一击,为公司赢得了宝贵的喘息和反击时间。

升职,加薪,唾手可得。

赵鹏那张脸,再也不用看了。

这个念头让我一阵激动,但很快,又被一盆冷水浇灭。

然后呢?

我怎么解释这个U盘的来源?

我说我捡的?

谁信?

凌晨三点的会议室,就你一个人在公司,你“捡”到了对手的核心机密?

雷达科技的人是傻子吗?会把这么重要的东西随手乱丢?

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会认为是我偷的。

商业间谍。

这个词像毒蛇一样钻进我的脑子。

公司为了撇清关系,百分之百会把我推出去当替罪羊。

他们会一边利用着我提供的情报,一边发个声明,说这是“林凯的个人行为,与本公司无关,我们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并已将其开除”。

我不仅会失去工作,还会背上官司,身败名裂。

这个行业的圈子就这么大,我这辈子都别想再找到工作了。

我打了个寒颤。

天堂和地狱,原来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纸。

那我该怎么办?

我坐在那里,对着电脑屏幕发呆,直到天色微白。

我把U盘拔了下来,紧紧攥在手心,金属的棱角硌得我生疼。

我不能交给公司。

我也不能当它没发生过。

那么,只剩下第三条路。

一条更危险,也更诱人的路。

我利用它。

我不上交U盘,我也不告诉任何人它的存在。

我就用这里面的信息,来完成我的那个方案。

我不需要照抄。

照抄是最低级,也最容易被发现的。

我要做的,是“洞察”。

雷达的战略规划,是基于海量的市场数据和顶尖智囊的分析得出的。他们的方向,就是市场的方向。

我知道了他们的目标用户画像,我就能精准定位。

我知道了他们的技术突破点,我就能提前布局,做“概念”上的截胡。

我知道了他们的营销节奏,我就能打一个时间差,在他们之前,用类似的话术和概念,去教育市场,抢占用户心智。

我不需要成为他们。

我只需要,在他们走上舞台中央之前,先模仿他们的舞步,跳给观众看。

当他们真正登场时,观众会说:

“哦,这个我见过了,风启科技上个季度就做过了,没什么新意。”

这叫“战略性剧透”。

这是一种更高明的“偷”。

这个念头让我既兴奋又恐惧。

兴奋的是,我手里握着一个王炸。一个能让我从现在这个泥潭里一跃而起,成为人上人的王炸。

恐惧的是,我在玩火。

一旦暴露,我万劫不复。

我看着窗外,天已经亮了。

城市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渐清晰。

楼下的早点摊已经冒起了热气,上班的人流开始在地铁口涌动。

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奔波。

我也是。

我只是……想活得好一点。

我把U盘放进口袋,关掉电脑,像个没事人一样,走出了公司大楼。

回到家,我没有睡觉。

我冲了个澡,煮了碗面,然后重新打开了我的笔记本电脑。

我没有直接插上那个U盘。

我怕留下任何痕迹。

我拿出另一台几乎不用的旧电脑,断开网络,然后才把U盘插了上去。

我花了一整个上午的时间,没有复制,没有粘贴。

我用笔和本子,像个最原始的学生一样,疯狂地记录。

记录“星光计划”的每一个核心要点,每一个逻辑链条,每一个让我拍案叫绝的洞察。

我不是在抄袭,我是在吸收,消化。

我把雷达科技的智慧,变成我自己的知识。

写了整整两大本笔记。

写完之后,我把U-盘拔下来,锁进抽屉最深处。

然后,我看着我的笔记,开始重构我的方案。

我原来的方案,像一堆散乱的砖块。

而现在,我手里有了一份完美的建筑图纸。

我知道了哪里应该承重,哪里应该开窗,哪里应该做旋转楼梯,才能让整座建筑看起来宏伟又漂亮。

我的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

那些之前困扰我的问题,那些我想不通的逻辑,在雷达的“标准答案”面前,迎刃而解。

我甚至能反向推导出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决策。

这是一种上帝视角。

一种让人沉醉的,掌控一切的感觉。

我奋笔疾书。

标题,我改了。

不再是干巴巴的《Q3市场推广方案》。

我用了三个词。

“破晓·引领·新生”。

听起来有点装,但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我要让王总监第一眼,就看到我的“野心”。

接下来的两天,我把自己关在家里,几乎没合眼。

我把笔记里的内容,用我自己的语言,我自己的逻辑,重新组织,包装。

我避开了所有雷达可能会申请专利的技术性词汇。

我把他们的全球战略,巧妙地“本地化”,变成了更符合我们风启科技体量和现状的打法。

雷达的计划是造一艘航空母舰,那我就先造一艘导弹驱逐舰。

外形或许不像,但打击的逻辑,瞄准的目标,是一样的。

周一,我拿着一份全新的方案,回到了公司。

我的黑眼圈很重,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赵鹏看到我,皮笑肉不笑地凑过来。

“哟,林经理,闭关修炼两天,这是拿出什么灵丹妙药了?”

我没理他,径直走向王总监的办公室。

我敲了敲门。

“请进。”

王总监抬起头,看到我,眉头先是习惯性地一皱。

“小林啊,方案有新想法了?”他的语气里没什么期待。

“王总,您看一下。”

我把打印出来的,装订整齐的方案,轻轻放在他桌上。

“破晓·引领·新生”。

他看到了标题,眼神微微一动,似乎是来了点兴趣。

他翻开了第一页。

然后,他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他看得越来越慢,越来越仔细。

办公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我站在那里,手心又开始冒汗。

成败,在此一举。

过了足足二十分钟,他才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光芒。

“林凯……”

他叫了我的全名。

“这是你……一个人想出来的?”

“是的。”我强作镇定,“结合了您上次的指示,我回去推翻了所有之前的思路,重新做的。”

我不敢看他的眼睛。

“好……”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把方案在桌上拍了拍,“好!好!”

他连说了三个好。

“这才是颠覆!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东西!”

他站起来,绕过办公桌,走到我面前,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

“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尤其是这个‘用户心智预占领’的打法,简直是神来之笔!”

“下午开会,你来主讲,把你的想法,给大家好好讲讲!”

我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

我知道,我赌对了第一步。

下午的会议,所有部门的负责人都来了。

我站在投影幕布前,前所未有地自信。

因为我知道,我讲的每一个字,背后都有雷达科技上亿的调研经费和最顶尖的团队做背书。

我不再是那个底气不足的市场部经理林凯。

我仿佛是雷达的战略总监,在向我的下属们,布达一个必胜的命令。

我从行业痛点讲到用户焦虑,从技术壁垒讲到情感链接,从品牌故事讲到社群运营。

我讲我们不能再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模仿,我们要定义下一个赛道。

我讲我们不应该只卖产品,我们应该卖一种“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

我讲的很多词,很多概念,在座的人都是第一次听到。

他们脸上的表情,从一开始的疑惑,到惊讶,再到恍然大悟,最后,变成了敬佩。

连一直跟我别苗头的赵鹏,都张着嘴,忘了把他那套谄媚的嗑说出来。

王总监坐在下面,不停地点头,脸上放着光。

那是一种捡到宝的表情。

讲完之后,会议室里静了几秒钟。

然后,掌声雷动。

王总监第一个站起来鼓掌,他看着我,眼睛里满是赞许。

“林凯,你这次,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

“这个方案,就这么定了!全公司所有资源,向这个方案倾斜!林凯,你来做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所有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你!”

总负责人。

这个词砸下来,我有点晕。

这意味着,我实际上已经越过了赵鹏,甚至半只脚踏进了总监的级别。

会议结束后,同事们围过来,说着各种恭维的话。

“林经理,牛逼啊!这脑子怎么长的?”

“凯哥,以后多带带我们!”

我笑着应付,心里却一片冰冷。

他们越是夸赞,我心里的恐惧就越深。

我像一个穿着华丽新衣的骗子,在接受众人的朝拜。

他们不知道,这件新衣,是我偷来的。

只有赵鹏,远远地看着我,眼神里除了嫉妒,还有一丝怀疑。

他大概想不通,一个平时水平跟我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他会来事儿的人,怎么会突然之间脱胎换骨,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不过,我不在乎他的怀疑。

在绝对的“才华”面前,任何怀疑都显得苍白无力。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成了公司里最忙,也是最红的人。

我组建了项目组,每天开无数的会,跟研发、跟销售、跟品牌,把方案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落实下去。

我表现得游刃有余。

因为所有的难题,所有的路径,我心里都有“答案”。

我只需要把笔记里的东西,换一种方式说出来,就能引来一片赞叹。

“林总监想得太周到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有人开始叫我“林总监”了。

王总监也乐见其成,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我是他见过最有战略眼光的年轻人。

一切都像梦一样。

我升了职,薪水翻了一倍。

我搬了家,从那个需要担心热水器的老破小,搬进了一个高档小区的公寓。

站在落地窗前,看着脚下的城市夜景,我有时候会觉得不真实。

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小小的U盘。

那个U盘,还静静地躺在我书房的抽屉里。

它像一个魔鬼的契约。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但代价是,我的脚下,是万丈深渊。

我时常会做噩梦。

梦见雷达的人冲进我的办公室,警察给我戴上手铐。

梦见王总监和同事们鄙夷的眼神。

每次惊醒,都是一身冷汗。

我变得神经质,手机响一下都会吓一跳。

走在路上,看到开着好车,穿着体面的人,都会下意识地觉得他们是雷达科技派来抓我的。

这种成功,带着毒。

它腐蚀着我的神经,让我每天都活在一种分裂的快感和恐惧之中。

项目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我们的新产品概念宣传片,打了出去。

市场反响出奇地好。

“风启科技这次好像不一样了。”

“这个概念有点意思啊,以前怎么没想过?”

“有点期待他们的产品了。”

网络上的评论,让我稍微有了一点安慰。

我成功了。

我成功地在雷达之前,把他们的概念,变成了我们风启的。

王总监在庆功宴上,喝得满脸通红,拉着我的手,说要把我推荐到集团总部去。

我看着他那张真诚的笑脸,心里五味杂陈。

我骗了他,骗了所有人。

就在我以为,这件事会随着我们产品的上市,而慢慢尘埃落定的时候。

一个电话,把我打回了原形。

是王总监的秘书打来的。

“林总监,王总让您马上来他办公室一趟,有急事。”

秘书的语气很严肃。

我心里咯噔一下。

走进王总监办公室,我发现气氛不对。

他没有坐在老板椅上,而是站在窗边,抽着烟,眉头紧锁。

他很少在办公室抽烟。

“王总,您找我?”

他转过身,掐灭了烟,眼神复杂地看着我。

“林凯,你坐。”

他指了指沙发。

“雷达科技的人,刚刚联系了我。”

轰的一声。

我感觉我的世界,塌了。

来了。

终究还是来了。

我的手脚瞬间冰凉,脸上却还要努力维持着镇定。

“雷达?他们……有什么事?”我的声音有点发干。

“他们提出,想跟我们进行一次‘高层战略合作’的会谈。”

王总监一字一句地说道。

“高层战略合作?”我愣住了。

这和我想象的剧本不一样。

我以为会是律师函,会是商业调查。

“是的。”王总监盯着我,“而且,他们点名,希望你,‘星光计划’……哦不,是我们的‘破晓计划’的总负责人,必须参加。”

我的大脑飞速运转。

这不是来问罪的。

如果他们掌握了证据,绝对不会是这个姿态。

他们这是……来试探的?

或者说,是一种更高级的博弈?

“他们为什么要点名我?”我故作不解。

王总监深深地看了我一眼。

“林凯,你跟我说实话。”他的声音压得很低,“我们的‘破晓计划’,跟雷达,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我的心脏狂跳。

我该怎么回答?

承认?那是自寻死路。

否认?他会信吗?

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战略构想,几乎同时出现,说是巧合,鬼都不信。

我沉默了几秒钟,抬头迎上他的目光。

“王总,您觉得,以我们公司的体量和信息渠道,有可能提前拿到雷达的核心机密吗?”

我把问题抛了回去。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反问。

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反而暗示了这件事的不可能性,把我们放在了一个弱者的位置。

王总监愣了一下,随即苦笑。

“是啊,这怎么可能。”

他当然知道不可能。

“那我们这个方案……”他还是有疑惑。

“王总,”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我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这个世界上,聪明人不止雷达有。他们能看到的市场痛点,我们也能看到。他们能想到的解决方案,我们为什么就想不到?”

“或许,我们和他们,只是英雄所见略同。”

“英雄所见略同……”王总监咀嚼着这个词,眼神里的怀疑,似乎少了一些。

“不,”我摇了摇头,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我们甚至比他们看得更远。雷达家大业大,船大难掉头。而我们,小而美,更灵活。所以我们能比他们更快地做出反应,把概念变成现实。”

“这次他们主动找上门来,不是问罪,是心虚!”

“他们惊讶地发现,市场上竟然有人跟他们想到了一个方向,甚至比他们动作还快!他们慌了,他们想知道我们到底是什么来头,掌握了多少东西。所以才有了这个所谓的‘战略合作会谈’,这根本就是一个鸿门宴,是来摸我们的底的!”

这一番话,我说得慷慨激昂,连我自己都快信了。

我把一个“小偷”的行为,包装成了一次“天才的预判”。

王总监彻底被我说服了。

他脸上的忧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兴奋。

“你说得对!我怎么没想到!他们这是怕了我们了!”

他一拍大腿,“林凯,你真是我的福将!这次会谈,你去!你代表我们风启,去跟他们谈!”

“拿出你的气势来,让他们知道,我们风启科技,不是好惹的!”

我走出王总监办公室的时候,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了。

我知道,我刚刚进行了一场豪赌。

我把我自己,把整个公司,都推上了赌桌。

接下来,我要面对的,是雷达科技真正的操盘手。

那个“星光计划”的缔造者。

我能骗过王总监,我能骗过他们吗?

会议定在三天后,地点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行政酒廊。

很私密,很非正式,但也因此,更显得暗流涌动。

我们这边,是我和王总监。

雷达那边,来了两个人。

一个是他们的副总裁,一个姓张的胖子,看起来笑呵呵的,像个弥勒佛。

另一个,是一个女人。

大约三十五六岁,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没怎么化妆,但眼神却异常锐利。

她就是“星光计划”PPT扉页上的项目总负责人,陈静。

看到她的那一刻,我的心沉了下去。

这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女人。

简单的寒暄过后,张副总裁笑呵呵地开了口。

“王总,风启科技最近的‘破晓计划’,在业内可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啊。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啊!”

他嘴上说着恭维的话,眼睛却瞟向我。

王总监打着哈哈,“张总过奖了,小打小闹,跟雷达这艘航母没法比。这位是我们项目的负责人,林凯。”

陈静的目光,像两把手术刀,落在了我的脸上。

她没有笑,只是淡淡地开口。

“林总监,你好。”

她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陈总,你好。”我点了点头,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

“我很好奇,”陈静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破晓计划’的灵感,是源于什么?能做出如此宏大而精密的构想,林总监一定是个天才。”

她的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向我的要害。

“天才”两个字,被她念得充满了讽刺的味道。

王总监在一旁,有些得意地想开口,被我用眼神制止了。

我知道,这场仗,只能我一个人来打。

我笑了笑,身体也放松地靠在沙发上,摆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陈总过奖了。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灵感,不过是做了些该做的功课而已。”

“哦?什么功课?”陈静追问。

“比如,”我慢条斯理地说道,“我们分析了雷达科技近三年来所有的公开财报,所有的专利申请,所有高管的公开演讲,甚至包括你们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新增的岗位需求。”

我开始胡说八道。

但我说得有鼻子有眼。

“我们发现,你们在AI算法和物联网传感器方面的投入,异常地高。你们新招聘的工程师,大多有‘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和‘智能家居生态链’的背景。”

“我们还注意到,你们的张副总裁,在去年的一次行业峰会上,提过一个词,叫‘无感交互’。”

我看向那个胖子副总裁。

他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他可能自己都忘了自己说过什么。

“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起来,再结合我们对市场现有痛点的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雷达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打造一个全新的,以‘无感交互’为核心的智能生活平台。”

“我们把它叫做‘破晓’,或许,在你们内部,它有另一个名字?”

我最后这句话,问得轻描淡写,却充满了挑衅。

我是在告诉她,我不是抄的。

我是推断出来的。

我甚至,在反向推断你们的内部命名。

陈静的眼神,终于变了。

从一开始的审视和轻蔑,变成了一种凝重和惊讶。

她大概没想到,我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

一个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答案。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王总监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他大概第一次知道,我们的方案是这么“推导”出来的。

他看我的眼神,已经近乎崇拜。

过了许久,陈静笑了。

那是一种带着些许无奈,又带着些许欣赏的笑。

“林总监,你很厉害。”

她说。

“你说的对,在我们内部,它确实有另一个名字。”

她没有说那个名字是什么。

但她等于承认了我的“推断”。

“看来,我们确实是英雄所见略同了。”她端起咖啡,朝我示意了一下,“或者说,风启科技,藏龙卧虎,我们以前,小看你们了。”

我知道,这场鸿门宴,我闯过来了。

我没有被当成小偷。

我被当成了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接下来的会谈,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张副总裁不再打哈哈,陈静也收起了她咄咄逼逼人的气势。

他们开始真正地,像对待一个平等的伙伴一样,跟我们探讨“战略合作”的可能性。

他们原本的计划,可能是想用一点小利,来收编我们,或者让我们知难而退,放弃“破晓计划”。

但现在,他们改变了主意。

因为他们发现,我们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打发的模仿者。

我们是一个洞悉了他们战略意图的,可怕的“预言家”。

如果跟我们硬碰硬,就算他们最终能赢,也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他们“星光计划”最大的优势——突然性,已经没了。

合作,对他们来说,成了更理性的选择。

最终,我们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合作意向。

风启科技,将作为雷达“星光生态链”的首批核心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市场。

我们不用再担心被他们碾压。

我们从一个即将被清理的障碍物,一跃成为了巨头身边的座上宾。

走出酒店的时候,我双腿还有点发软。

王总监兴奋地满脸通红,用力搂着我的肩膀。

“林凯!你他妈真是个天才!你知道吗!你今天,救了整个公司!”

我勉强地笑了笑。

天才?

我只是一个胆大包天的骗子。

一个把谎言说得连自己都信了的骗子。

回到家,我把自己扔在沙发上,一动也不想动。

前所未有的疲惫。

我拉开抽屉,拿出了那个黑色的U-盘。

它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像一个潘多拉的魔盒,在释放完所有的灾难和希望之后,恢复了它平凡的外表。

我赢了。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

升职,加薪,尊重,地位。

我成了公司的英雄,业内的传奇。

一个靠着“神级预判”,逼得行业巨头主动上门求合作的牛人。

我的故事,被王总监添油加醋地在公司内部传播,很快又传遍了整个行业。

我成了“小公司逆袭”的典范。

无数的猎头公司给我打电话,开出的价码一个比一个高。

赵鹏见到我,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阴阳怪气,恭恭敬敬地叫我一声“林总”。

他大概永远也想不明白,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搬进了更大的房子,开上了更好的车。

我站在我那间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夜景的书房里,有时候会想。

如果那天晚上,我没有走进那间会议室。

如果我捡到U-盘后,选择了上交。

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大概,还是那个在格子间里,为了一个平庸的方案,通宵熬夜,喝着凉咖啡的,小小的市场部经理吧。

为下个月的房租发愁,嫉妒着比自己会拍马屁的同事。

那样的生活,真实,但憋屈。

现在的生活,光鲜,却虚假。

我不知道哪一种更好。

我只知道,我再也回不去了。

那个U-盘,我没有销毁。

我把它放在一个更隐秘的地方。

它像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我,我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一个谎言之上。

它也像一个护身符。

我知道,只要它还在,我就永远有不为人知的底牌。

这让我感到一丝病态的安全感。

我和陈静,后来成了工作上的对手,和私底下的……朋友?

或许算不上朋友。

更像是一种惺惺相惜的默契。

我们谁也没有再提过那个U-盘,没有再提过“星光”和“破晓”到底谁先谁后。

那成了一个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不能说的秘密。

有一次,在一个酒会上,我们碰到了。

她喝了点酒,眼神有些迷离。

她看着我,忽然笑了笑。

“林凯,你知道吗?那个U-盘,其实是我故意留下的。”

我的血液,在那一瞬间,冻结了。

我看着她,大脑一片空白。

“什么?”

“那天开完会,”她晃了晃杯子里的红酒,声音很轻,“我很烦躁。公司的内斗,项目的压力,我觉得很累。我看到桌上那个U盘,突然就有了一个很疯狂的想法。”

“我想把它丢掉。把所有的责任,所有的压力,都丢掉。”

“然后,我看到了你。你在走廊里,看起来比我还疲惫。”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改变了主意。我把U盘留在了桌上最显眼的地方,然后虚掩上门,走了。”

“我对自己说,如果第二天它还在那里,我就把它捡回来,继续当我的项目总监。”

“如果它不见了……那我就当,是命运帮我做了一个选择。”

她看着我,眼睛里闪着一种我看不懂的光。

“我很好奇,捡到它的人,会怎么做。”

“是会交给公司,还是会占为己有,还是……会像你一样,玩一出这么漂亮的空城计。”

“你没有让我失望,林凯。”

她说完,朝我举了举杯,一饮而尽,然后转身,消失在人群里。

我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

原来……是这样。

原来我以为的命运的馈赠,不过是别人随手丢下的一个测试。

我以为我掌控了棋局。

其实,我从头到尾,都只是一颗被观察的棋子。

我赢了吗?

我不知道。

我只觉得,一阵巨大的荒谬感,和一阵刺骨的寒意,将我紧紧包裹。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

穿着名贵的西装,戴着昂贵的手表。

在别人眼里,我是成功的典范,是逆袭的英雄。

可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是一个小偷。

一个骗子。

一个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可怜的棋子。

我走出酒会,深夜的冷风吹在脸上,有点疼。

我从口袋里,摸出了那个一直带在身上的U-盘。

我走到路边的垃圾桶旁。

犹豫了很久。

最后,我松开手。

“当”的一声轻响。

它掉进了黑暗里。

这一次,是真的结束了。

我抬起头,看着满天星光。

我想,明天开始,我该学着,走自己的路了。

一条不靠“星光”,也能走出“破晓”的路。

来源:就喜欢说三道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