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郑州的刘先生近日陷入了一场巨大的经济与家庭危机。结婚八年来,他将所有积蓄交由全职在家照顾孩子的妻子保管,本以为这样能给予妻子安全感,却意外发现账户内的116万元存款不翼而飞。
婚姻的安全感不该建立在对方的道德自觉上,而是建立在共同管理的财产制度上。
河南郑州的刘先生近日陷入了一场巨大的经济与家庭危机。结婚八年来,他将所有积蓄交由全职在家照顾孩子的妻子保管,本以为这样能给予妻子安全感,却意外发现账户内的116万元存款不翼而飞。
“再三逼问下才发现一分钱也没有了,其中大约67万元刷给了男主播,剩下的她也说不清楚。”刘先生伤心地表示,更糟糕的是,妻子还欠下了8万多元的网贷。
这段婚姻的信任基础在巨额财产消失后崩塌。刘先生表示:“这么多年我在外面吃苦,结果她在家里背刺我。我对她已经死心了,只希望可以追回一部分钱,然后再谈离婚。”
刘先生与妻子结婚八年,为了让妻子有安全感,他将所有积蓄都交由她保管。八年间,累计约有116万元定期存款存在妻子名下。
然而,当刘先生最近查看家庭财务状况时,却震惊地发现这些钱全部消失了。在反复追问下,妻子承认其中约67万元用于打赏一位男主播,其余部分则无法明确说明去向。
面对丈夫的质疑,刘先生的妻子解释称“就是上头了,想要给对方拉票打pk”,但强调与主播“从未线下见面”。 这场源于网络虚拟关系的行为却给现实家庭带来了实质性的经济损失。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有平等的处理权。一方擅自处分共同财产可能构成对另一方财产权的侵害。
面对类似情况,另一方可以要求转移财产的一方说明财产去向及用途。若其无法作出合理说明,可认定存在转移财产的行为。
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转移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最新发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也明确规定,夫妻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用共同财产巨额打赏主播,可认定为“挥霍”。
对于刘先生的情况,收集证据是维权第一步
。他需要尽快保全妻子打赏男主播的相关记录、银行转账明细等证据。
刘先生已经将此事反映给直播平台,客服表示需要上传资料再确认。 法律上,如果能够证明打赏行为违背公序良俗或明显超出家庭一般消费水平,有可能追回部分财产。
连州市人民法院近期审理的一起类似案件中,法院判决接受打赏的主播返还10余万元。法院认为,夫妻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第三者且有违公序良俗的行为无效。
在连州市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刘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微信、支付宝向主播王某转账十余次,金额共计10余万元。法院最终酌情认定主播应向妻子返还100869元。
类似案件中,认定打赏行为是否违背公序良俗是关键因素。如有证据证明主播存在低俗诱导或双方存在不正当关系,打赏可能被判定无效。
金牛区人民检察院披露的案件也显示,丈夫庄某向主播陈某打赏20余万元,并有暧昧对话,法院最终支持了妻子追回部分财产的请求。
理性看待网络直播,警惕情感陷阱,可能是避免类似家庭悲剧的最好方式。
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具体案情,综合考虑双方的收入、财产状况、转移财产的金额及对另一方造成的损失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赔偿数额。
对于刘先生而言,追回财产的道路可能漫长,但法律提供了相应的救济途径。在数字时代,虚拟关系与现实财产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法律保护婚姻当事人财产权益的原则始终坚定
来源:巫师火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