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夏天,《凡人修仙传》以一股“凡人自强”之气席卷荧屏,不仅在国内引发观剧热潮,更成功进军海外市场,在Netflix平台开播首周即登顶全球剧集周榜。一部修仙题材作品,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这个夏天,《凡人修仙传》以一股“凡人自强”之气席卷荧屏,不仅在国内引发观剧热潮,更成功进军海外市场,在Netflix平台开播首周即登顶全球剧集周榜。一部修仙题材作品,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它没有选择传统仙侠剧中“天选之子”的主角模板,而是塑造了一个来自青牛镇的普通少年韩立,他既无显赫家世,也无过人天赋,却凭着“藏巧于拙,以屈为伸”的韧性步步前行。
凡人修仙:一个普通人的奋斗史诗
与常见仙侠题材中主角身负神力、心怀天下、一出场即为“天选之子”的设定不同,《凡人修仙传》的主角韩立出身普通农家,为改善家境参加七玄门考核,意外踏入修仙界。
他既无灵根加持,也无家传渊源,之所以能够在强手如云的修仙界“逆天改命”,靠的是不懈的奋斗与理性的抉择。驱动韩立不断前行的也并非传统仙侠中“拯救苍生”的宏大使命,而是最朴素的信念——“修仙是为了做人”。
剧中不吝展现韩立日复一日的修炼,对功法的反复揣摩,对灵药、法器等资源的精打细算。他深知自身在资质、出身等方面的平凡,却坚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一路求索,终于让实力成为自己的处世底气。
东方美学:一帧一景皆文化
《凡人修仙传》的制作为国产仙侠剧树立了新标杆。制作团队1300多人横跨3季,辗转新疆、贵州、浙江等地取景,让克拉玛依的戈壁成为韩立初入仙途的试炼场,那拉提的草原云雾化作修仙论道的帷幕。
在细节上,创作团队巧妙融合传统文化元素:韩立服装上的21种中草药纹样源自《本草纲目》,颠倒五行阵纹路脱胎于商周青铜器,“神风舟”复刻古籍“仙人乘槎”意象。
1100分钟特效并未沦为炫技,而是让法术有了细腻质感——南宫婉的冰系法术带着冰晶纹路,黄枫谷符箓燃烧透出宣纸肌理,这种“虚实相生”让东方美学可触可感。
生存哲学:当代青年的精神锚点
韩立总结出的生存哲学极具现实意义:“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这十六字箴言成为他在修仙界的立身之本。
剧集将修仙界规则转化为现实隐喻:黄枫谷弟子间的竞争与帮扶恰似职场协作,越国七派的制衡之道暗合社会生存智慧。韩立那句“对错不在他人口中,在自己心中”,既是修行者的道心注解,更道出当代年轻人在价值多元时代的自我坚守。
与当下年轻人面临的压力无形契合,韩立凭借谨慎行事的态度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在危机四伏的修仙路上步步为营的经历,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精神动力。
情感共鸣:修仙者也是“人”
《凡人修仙传》在宏大叙事中始终保留着生活温度。李乃文饰演的李化元用幽默化解师徒紧张,韩立与万掌柜讨价还价时的市井智慧,清冷南宫婉偶尔流露的贪吃喜好,这些轻喜元素让修仙者回归“人”的本质,在奇幻世界里注入熟悉的烟火气。
情感联结真挚动人。与厉飞雨的知己情、宋蒙的同门谊、墨彩环的江湖释然,这些关系在聚散离合中道出人生常态。正如剧中所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这些温暖成为角色前行的力量,也让观众收获治愈的感动。
多元开发:IP产业链的成功典范
《凡人修仙传》从网络小说出发,通过动漫、游戏、电视剧等多形态开发,构建了完整的IP产业链。与常见“魔改”原著的剧作不同,该剧在忠实还原小说主线基础上进行合理改编,既满足了原著粉的期待,又通过精良制作吸引了新观众。
更难得的是,剧集的热播形成了“反哺效应”——由于电视剧篇幅有限,大量观众转而追更动漫和小说,生动展现了优质IP的多元联动效应。
从《哪吒》到《凡人修仙传》,中国文创作品正以更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凡人修仙传》以自尊自强的价值观为骨,以东方传统美学突破为魂,诠释了一部属于当代青年的“成长启示录”:哪怕起点平凡,抱持一颗永不屈服、超越自我的心,便能在有限人生中活出无限可能。
真正的修行在脚下,真正的强大在初心。当韩立的身影消失在传送阵光芒中,这场关于成长的冒险才刚刚开始,不仅是他的,也是每个平凡人的。
来源:依怡苡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