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纳闷:不是说地摊经济合法了吗?对,文件确实发了不少,可真到街上,红线随时改。昨天让摆,今天创城,一句话就让你收摊。老张总结: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凌晨三点,闹钟响得像催命,卖豆浆的老张一边揉面一边骂娘——再不起,城管就把棚子当违建拆。”
别笑,这就是真人真事。北京六环外,老张的摊子支了七年,被抄过五次,最惨一次锅碗瓢盆全进垃圾车,他蹲在马路边数钢镚,还差四块才能给闺女买本寒假作业。
有人纳闷:不是说地摊经济合法了吗?对,文件确实发了不少,可真到街上,红线随时改。昨天让摆,今天创城,一句话就让你收摊。老张总结: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更憋屈的是工厂。昆山电子厂,十八岁小姑娘连班倒,手速快得机器都跟不上,可人事一句“订单完了”,上个月的加班费直接打对折。想仲裁?先交一千块受理费,赢了也就拿回原数,输了解聘通知当场甩脸。
建筑那边更魔幻。郑州某工地,去年腊月二十八,三十多个大工堵项目部,经理躲猫猫,只剩个实习小会计,哭兮兮说账上只剩九十二块。工人们没辙,把塔吊当许愿树,挂了一排安全帽,远看像集体上吊。
别以为欠薪只是钱的事。四川老李,三年没回家,媳妇跑镇上超市打工,被老板一句“你老公外面有人”气到住院。老李连夜坐绿皮车回,票钱还是工友们凑的,进门闺女躲着他喊叔叔。那一晚,他蹲在楼道啃冷馒头,哭得比搅拌机还响。
有人把希望塞进短视频,直播搬砖、直播卖炸串,可流量也欺负人:平台推“颜值”,不推“老茧”。播了仨月,老张粉丝两百,打赏够买一包面粉,手机支架倒先被偷。
说来说去,底层人缺的不只是钱,是“被看见”。他们不怕累,怕累完没个响。下次路过摊,别急着砍价,多给两块,少抹零,让老张能早点收摊给闺女买作业本。别小看这几块钱,那是他一天里唯一不用弯腰就能捡起的尊严。
来源:草原间欢跳的小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