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两点还在刷手机的人,不是不想睡,是怕醒来又要演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凌晨两点还在刷手机的人,不是不想睡,是怕醒来又要演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
5月14日,哈佛心理实验室把78%的“深夜自愈率”甩上热搜,同一晚,TikTok上#自爱标签破50亿播放。
数字冷冰冰,却戳得人心口发热:原来大家都在偷偷修自己。
修不好就装没事?
别演了。
研究说,把情绪拎出来晒晒,恢复速度能快四成。
可现实是,地铁里每张脸都写着“别靠近我”。
皮尤刚给结论:65%的人觉得越线上越孤单。
越划手机越空,越空越划,死循环。
有人干脆摆烂,有人开始练“自爱”肌肉。
不是鸡汤,是实操:把朋友圈三天可见改成线下约饭,把“在吗”换成“下楼喝杯”。
数据说,一周两次真人碰头,抑郁风险直接砍半。
简单到像废话,难的是肯迈腿。
所以别问“人怎么越来越冷淡”。
先问自己多久没跟活人对眼神。
世界不会突然变暖,但你可以先点火。
哈佛说78%的人能自愈,没说必须一个人硬撑。
今晚关掉手机,去敲隔壁好友的门,不带酒也行,带耳朵就够。
能救一个是一个,包括镜子里的那位。
来源:田野中追逐的活力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