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自隋文帝到唐高宗,五代帝王都要打他,到底是为什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01:54 1

摘要:“辽东一丢,幽蓟就裸奔”——2025年6月,吉林集安新出土的“千里长城”界壕与突厥碑文同时登上热搜,把高句丽这个已消失1357年的名字再次顶到键政圈前排:原来隋唐两朝连续四代皇帝死磕它,根本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家门口被人用菜刀比着脖子”的刚需。一句话,高句丽不

“辽东一丢,幽蓟就裸奔”——2025年6月,吉林集安新出土的“千里长城”界壕与突厥碑文同时登上热搜,把高句丽这个已消失1357年的名字再次顶到键政圈前排:原来隋唐两朝连续四代皇帝死磕它,根本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家门口被人用菜刀比着脖子”的刚需。一句话,高句丽不死,长安睡不着。

先看地图。它卡在辽河—汉江一线,把东北平原、朝鲜半岛、日本海、渤海湾四个钱包揣进自己兜里。隋朝开运河把江南粮北运,每年600万石,可只要高句丽在,船队就得绕成“之”字,运费直接翻倍。更狠的是它垄断“参貂之路”,貂皮一张抵中原十亩田赋,唐朝一个边州一年才收10万贯,它靠着走私就能年入30万贯,等于白养三个节度使。这不是邻居,是趴在血管上的蚂蟥。

再看联盟。2019年蒙古国出土的《暾欲谷碑》实锤:高句丽使节带着“紫貂皮一千、铁甲五百”去突厥牙帐,换回来的不是马,是“共犯承诺”——一起掐河西走廊。等于东边堵你海上财路,西边联手突厥断你丝绸之路,中原瞬间被左右开弓。唐太宗那句“不取必为患”不是恐吓,是股市爆仓前的最后警告。

打仗更烧钱。隋炀帝三征账面军费折合当时国库七年收入,折算今天≈1.2万亿人民币,结果安市城下一场雨就把“五牙舰”冻成冰雕;唐军后来学乖,用24年“温水煮青蛙”:先派新罗做“带路党”偷地图,再派商人哄抬铁价让高句丽军工缺原料,最后把抛车轮到平壤墙下,300斤火山岩一石头下去,城墙+守将一起蒸发。灭国账算下来,唐朝前后砸进去的钱足够再修三条大运河,但李世民算盘精:花一次大钱,换东北亚200年安静,值。

文化冲突只是遮羞布。高句丽壁画里,贵族戴中原进贤冠、却祭三足乌;王位“兄终弟及”随时火并,中原最怕这种“不稳定因子”传染给契丹、靺鞨。干脆把墙推倒,把记忆抹成“安东都护府”,一劳永逸。

网友@辽河老船工: “看完新出土的界壕,我算明白了——所谓千年恩怨,本质就是‘你卡我脖子,我拆你房’。隋唐拼命,就是怕变成北宋:燕云一丢,后面全是‘靖康’。历史哪有啥浪漫,全是房贷利息。”

来源:淡定面条1zJq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