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这句话刚落地,雷军就被钉在热搜上整整七天,像被按在焊枪下的钢板,火星四溅。11月16日他连发三条微博,把“安全是底线”重复三遍,配图是C-NCAP五星证书,红底金字,刺眼得像补发的护身符。
“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这句话刚落地,雷军就被钉在热搜上整整七天,像被按在焊枪下的钢板,火星四溅。11月16日他连发三条微博,把“安全是底线”重复三遍,配图是C-NCAP五星证书,红底金字,刺眼得像补发的护身符。
可网友不吃这套,评论区依旧翻滚:你早干嘛去了?
把时钟往回拨到8月,中汽研的碰撞实验室里,SU7以50公里时速侧面撞向移动壁障,驾驶座假人脑袋晃了半拳距离,侧气帘在0.025秒炸开,玻璃没碎,车门能开,得分率98.5%。
数据当场录入系统,报告封存,但雷军没急着拿它灭火,而是继续讲“颜值故事”,直到舆论反噬才甩出成绩单。
这一前一后,时间差就是七个月,七个月里他宁可让市场猜,也不肯把安全牌提前亮出来。
原因不复杂:小米汽车的第一批用户不是安全控,而是“米粉”里的极客和潮人,他们愿意为外观和智能下单。
雷军算过账,上市初期把资源堆在造型、风阻、车漆上,比堆在看不见的白车身里更能换来订单。
于是南京工厂的焊接车间里,388台机器人把钢板焊成笼式框架,每道焊缝都留拍照存档,却一句也没往发布会里放。
消费者先被“海湾蓝”闪了眼,后来才被告知底下藏着1700兆帕热成型钢,这种操作在业内叫“先吃颜值饭,再补安全课”。
补课时,雷军选的是最笨也最有效的办法:把测试车拉到中汽研,一次性做完C-NCAP全部项目,主动安全满分,侧面碰撞零扣分,成绩公布当天就买下微博开屏。
数据不会撒谎,但数据也会打时间差:C-NCAP是自愿申请,测试车由厂家自己送,配置拉满,气囊数、主动刹车、预警系统一样不缺,可零售版是不是同一套,得看工信部公告。
SU7公告表里,低配砍掉两颗后排侧气囊,得分率立刻从98.5%掉到92%,依旧五星,但含金量已经少了一截。
雷军没提这茬,他只讲“五星”,不讲“高低配”,因为市场等不起二次解释。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专家被拉来站台,说“设计与安全不对立”,举了沃尔沃和特斯拉的例子。
沃尔沃XC40纯电版风阻系数0.32,看起来方头方脑,却能在25%偏置碰撞里让前轮主动脱落,避免侵入驾驶舱;特斯拉Model 3为了降风阻把车顶弧线压成一条线,A柱依旧用1700兆帕钢材,侧面柱碰拿满分。
两家都是先把安全做到冗余,再让设计师在笼子里跳舞。
雷军反着来:先让设计师把车顶弧线压到0.22风阻,再用工程师去补结构,成本高出8%,但营销上“全球最低风阻轿车”比“再多一颗气囊”更好传播。
顺序不同,舆论风险就不同,他赌的是“米粉”信他事后能补票,结果差点翻车。
消费者调研报告里,“外观”和“安全”分别排第二、第三,看似并列,实则暗流:买之前人人把安全挂嘴边,掏钱那刻还是看脸。
北京朝阳大悦城小米店里,一天进店120组客户,90组先问“颜色有几种”,只有15组主动问“气囊几个”。
销售顾问被培训成一句话:“安全五星,中汽研背书。
”一句话挡枪,然后继续讲3.9秒破百和全景天幕。
雷军把用户心理摸得比供应链还透:安全是理性,外观是冲动,冲动付款才最快。
只是他没料到,一句“好看第一位”被单独剪成15秒短视频,播放量破十亿,直接把理性情绪点燃,补票的钱瞬间翻倍。
11月16日三条微博,雷军没道歉,只补充:“安全是底线,颜值是追求。
”用词很讲究,底线=不碰就没事,追求=还能再进步。
他把话分成两层,一层给监管看,一层给市场听,像给钢板两面镀不同颜色的漆,正面看是五星,反面看仍是“好看第一位”。
这套话术不是临时起意,小米电视、手机、净水器都用过:先推极致卖点,再补基础合格。
电视先讲4K HDR,后补MEMC防拖影;手机先讲1亿像素,后补电池耐用;汽车只是单价太高,翻车时声音更响。
现在SU7月销稳在八千台,订单排到春节后,五星证书挂在官网首页,低配减配的事被埋在第几批车主的口碑里,还没爆。
雷军走出直播间,脸上没太多轻松,他知道下一款SUV如果再玩“先颜值后安全”,补票成本可就不是三条微博能搞定。
沃尔沃把安全刻进品牌DNA,特斯拉把辅助驾驶写成故事,小米汽车还没找到那个能让人忘记“底线”二字的专属标签。
雷军想复制手机打法,却发现汽车撞一次就变形,没法像手机一样重启刷机。
看完这场七个月的过山车,一个事实已经摆在那儿:安全不是底裤,不能等大家都扒了才掏出来证明你有。
消费者要的是先把底裤穿好,再谈外套好不好看。
雷军把顺序玩反了,就得花双倍预算把舆论扳回来。
下一次发布会,他大概率会把碰撞视频放在PPT第一页,而不是放在第七个月。
至于是不是真心,还是算账后的妥协,没人能钻进他的Excel表。
能确定的是:汽车这行,补票永远比预售贵,贵的不只是钱,还有用户心里那杆秤。
所以,当下一辆新车再喊“好看第一位”时,你是先翻配置表看气囊数,还是继续听完发布会再决定?
来源:小林科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