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刷到这条,心里咯噔一下:北京朝阳法院刚判的案子,出轨男直接少分40%房产,孩子也没捞着。
凌晨刷到这条,心里咯噔一下:北京朝阳法院刚判的案子,出轨男直接少分40%房产,孩子也没捞着。
评论区一水“活该”,可真正扎心的是判决书最后一行——“原告存在持续性道德损伤”。
一句话,把偷腥的代价从道德骂战升级成医学盖章,谁还敢嘴硬?
有人杠:不就是一时冲动?
数据甩脸上。
复旦8月fMRI报告,撒谎瞒情的人,大脑像每天负重15公斤搬砖,六个月起开始出现记忆断片。
说人话,就是转头就忘自己说过啥,骗着骗着先把自己绕晕。
再配一张心理评估表,焦虑指数飙到89%,比疫情那几年还高。
你以为在玩心跳,实际在烧脑。
更狠的是后续。
司法解释更新,出轨方抚养权概率直接砍到28%。
上周成都一个妈妈,手握老公开房记录,法庭上一句“孩子不能交给情绪不稳定的父亲”,法官当场点头。
以前还能争一争,现在先去做心理测评,分数低直接出局。
朋友圈那位天天晒娃的“好爸爸”,一夜之间连探视都得预约。
别侥幸,大数据早把隐私扒光。
某招聘平台内部泄露的名单显示,曾有婚外情记录的候选人,晋升通过率掉43%。
HR直言:“连家里都管不好,上亿项目敢交给你?
”一句话,床上的事直接砸掉饭碗。
想跳槽?
背景调查一键红色预警,社死现场直播。
最惨的是后遗症。
跟踪三年发现,72%的人就算断了也逃不掉“情感闪回”:听到酒店走廊脚步声就冒冷汗,看见情侣吵架就心慌。
血清素常年低一截,靠药物续命。
更惨的是娃,学校心理普查,父母出轨家庭的孩子,亲密关系恐惧指数飙54%,谈恋爱先预设被劈腿,单着最安全。
说穿了,婚外情就是高利贷,期限一辈子,利息按秒滚。
别老幻想瞒天过海,现在法院、医院、公司、学校全联网,一笔写错,处处卡壳。
真想解套,先问问自己:赔不赔得起一半家产、娃的未来、自个儿的脑子?
赔不起就老老实实回家洗碗,比啥都香。
网友热评:
“40%财产没了看得我手抖,房贷刚还一半,出轨等于给银行白打十年工。
”
“抚养权28%……娃就是人质,争不到还得每月打钱,图啥?
”
“fMRI那图我转给闺蜜,她男友最近总说加班,脑壳疼,怕不是已经开演了。
”
“别扯真爱,真爱不会让你半夜查定位删聊天记录,醒醒。
”
来源:树洞悠然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