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申晓普、申戈军、申戈力三姐妹,是河北魏县双井集前文义村人。先说下她们家庭。她们的祖父申济周,字伯亶(1875---1956),清末秀才,家有薄田几十亩,开明绅士,当地有名望的文化人士,从事教育,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人。申家三姐妹母亲去世早,主要靠祖父申济周抚养成人
魏县申氏三姐妹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
魏县第五中学张震
申晓普、申戈军、申戈力三姐妹,是河北魏县双井集前文义村人。先说下她们家庭。她们的祖父申济周,字伯亶(1875---1956),清末秀才,家有薄田几十亩,开明绅士,当地有名望的文化人士,从事教育,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人。申家三姐妹母亲去世早,主要靠祖父申济周抚养成人。申济周有钱也不置田产,供养三个孙女上学。
申氏三姐妹走上革命道路,离不开魏县马头集崔也冲李家的帮助。崔也冲李佩典(1881----1966),民国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毕业,1924年在家乡向省教育厅申请创办崔也冲高级小学校,先后聘请了本地文化名人申济周,大名七师葛英梅为教师,提倡新式教育教学,逐渐向大名七师输送李惠林、李一帆、李介夫、李林晓等学生,还向河北大名十一中输送李瑞吾学生。
李佩典老先生,在当时的天津政界,大名高等法院有很多同学熟人,儿子李和轩,是大名县政界人士,党部委员城建局长、共产党员,当时在大名府县也是有影响的人物,每年河北大名七师,河北省立大名五女师向崔也冲高小招收学生,申济周老师也就有了信息,大名七师不招女生,只有报考河北第五女师范学校,加上李家的帮助,第一个孙女申晓普,又名申淑德有了招考机会。申晓普,有爷爷的教育,写了一手好字,1930就考上了大名五女师。当时信息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只有知道了才有机会报考。当时女孩子都不上学,由于李家男孩都考上七师,在七师毕业的葛英梅,于淑卿老师指引下,申济周老师先知先觉,培养孙女也又成就了申家二孙女申戈军,又叫申淑文,1933年也考上了大名五女师!
在抗日战争时期,李一帆先后任广平县长、魏县县长,李介夫任魏县救国会主任,李林晓任漳南县工委书记,李瑞吾任大名市长,李惠林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王从吾发动漳南暴动也在李家常住。受李家的影响,更受大名七师革命策源地的影响,申晓普通过李介夫介绍,到冀鲁豫濮阳救国妇女总会任干事,后任组织部长,认识了军区参谋长卢绍武将军,后到延安学习,1955年卢绍武军衔少将。申晓普广西军区幼教股长。
申戈军五女师毕业后在莘县完小任教,后任妇女会主任,在姐姐带领下也于1942年来到了濮阳抗日救国会,搞妇女宣传工作,由主任唐克威介绍认识了杨得志将军,在清丰冀鲁豫单拐一带干革命工作,后参加抗美援朝,志同道合,1955年上校军衔。
申戈力在两位姐姐带领下也参加革命工作,在北京军区262医院!
河北魏县申氏三姐妹走上革命道路,因李家革命志士的影响,祖父申济周在崔也冲高小任教,同时接受了大名七师的革命教育,传给了孙女孙子,受大名七师革命策源地影响,带动魏县申氏三姐妹参加革命工作。申氏三姐妹的祖父申济周后任魏县师范校长,民主县长。孙子参加抗美援朝牺牲。虽说三姐妹有两人是五女师毕业,可传播革命思想,引路人都来自河北大名七师。直南党的革命策源地直隶七师,一所百年伟大的师范学校!
2025年9月23日
来源:邯郸赵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