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美传来消息!中方动真格让美 70 天无订单,俄专机抵京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9 23:55 1

摘要:中国海关数据显示,美国液化天然气占中国进口总量比例从2021年的11%降至2022年的6%。

中方动真格,美70天没收到订单,俄专机已抵京,特朗普还在等电话

美国在贸易战中持续加码对华关税措施。

中国自2月起暂停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已超70天。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美国液化天然气占中国进口总量比例从2021年的11%降至2022年的6%。

航运追踪机构记录显示,截至2025年4月18日,美国对华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已连续七十余天未出现在中国港口。

这种变化源于中国持续推进的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卡塔尔、澳大利亚等国的天然气正在填补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缺。

俄罗斯能源部长齐维廖夫四月中旬的访华行程引发关注。

中方高层在会晤中明确表示将扩大俄气进口规模,双方重点推进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取得新进展。

这个谈判多年的跨境工程在2023年经历方案调整。

当时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的过境哈萨克斯坦输气方案被中方否决。

最终确定采用更符合中国能源安全需求的路线设计。

美国能源企业正经历订单骤减的冲击。

得克萨斯州多家液化天然气工厂出现库存积压,路易斯安那州港口滞留的运输船数量创三年新高。

广东某燃气发电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转换供应商需要设备调试,但目前供气稳定性未受影响。

白宫贸易顾问米勒四月中旬的发言引发市场波动,他声称中国"很快会主动要求谈判"。

但中国商务部随即重申立场,强调取消不合理关税是重启对话的前提条件。

这种表态让美国能源企业陷入两难。

雪佛龙公司已推迟墨西哥湾新液化设施建设计划,自由港LNG项目投资方暂缓第二期融资决策。

当前局面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多个接收站按计划推进扩建工程,连云港新建的LNG储罐即将投入使用;

美国墨西哥湾却出现运输船闲置现象,部分船东开始协商转租合约。

这种基础设施利用率的差异,折射出两国在能源战略布局上的不同处境。

全球能源观察机构注意到,中国暂停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决定正产生外溢效应。

日本、韩国进口商开始要求修改长期合同中的定价条款,印度买家趁机争取更优惠的采购条件。

这种连锁反应可能重塑亚太地区天然气贸易规则,迫使供应商调整商业模式。

这场持续七十余天的能源博弈尚未出现缓和迹象。

中国坚守取消关税的谈判底线,美国坚持所谓"对等原则",双方立场的差异使得僵局短期内难以打破。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旨在传播正面信息,没有低俗或不良引导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删除内容!如有不准确信息,请告知,我们将尽快作出更正。

参考资料:

参考消息在2025-04-18关于《外媒继续紧盯:中国停止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已持续超70天 》的报道

参考消息在2025-04-18关于《丁薛祥会见俄罗斯能源部部长齐维廖夫 》的报道

来源:江雨朦朦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