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个坑,养殖户自己把自己玩死了。前几年扇贝行情好,价格高,养殖户一窝蜂上船,疯狂扩大规模。海边能养的地方全养了,密度大得吓人,扇贝挤得连转身都难。结果呢?扇贝长不大,肉少壳厚,口感差得要命。老客户一尝,直接摇头走人。市场就这么大,供应突然爆炸,价格直接崩盘。
最近很多人在问,为什么扇贝突然不好卖了?是不是和日本核污水有关?渔民们却摆摆手,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问题出在别的地方,而且这三个原因,个个扎心。
第一个坑,养殖户自己把自己玩死了。前几年扇贝行情好,价格高,养殖户一窝蜂上船,疯狂扩大规模。海边能养的地方全养了,密度大得吓人,扇贝挤得连转身都难。结果呢?扇贝长不大,肉少壳厚,口感差得要命。老客户一尝,直接摇头走人。市场就这么大,供应突然爆炸,价格直接崩盘。现在批发价跌了一半多,渔民卖一筐亏一筐,不卖又只能看着扇贝臭在仓库里。
第二个坑,年轻人不爱吃这玩意儿了。老一辈觉得扇贝是高档货,请客吃饭必点。现在年轻人更爱小龙虾、烧烤,嫌扇贝吃起来麻烦,还得剥壳。饭店老板也诉苦,以前一桌点两三盘,现在一星期卖不出一盘。更绝的是,外卖平台上扇贝根本卖不动,年轻人宁可点炸鸡奶茶,也不愿意等扇贝上桌。消费习惯变了,市场自然缩水。
第三个坑,冷链运输成本太高。扇贝必须活鲜才值钱,死了就卖不上价。从海边运到内地,全程冷链,运费比扇贝本身还贵。中间商为了省钱,偶尔偷偷关冷气,结果扇贝半路死了,到市场只能贱卖。消费者买到不新鲜的,下次直接拉黑。恶性循环下来,渔民越养越亏,干脆减少出货量,市场供应更少,价格反而更乱。
现在渔民最头疼的不是卖不出去,而是不知道明年还养不养。养了怕赔钱,不养又没别的出路。有人试着转行养海参,结果发现海参市场也崩了。也有人搞直播带货,但扇贝不比衣服化妆品,售后麻烦,退货率高,根本赚不到钱。
你觉得扇贝还能翻身吗?或者你们那儿的海鲜市场最近怎么样?评论区聊聊。
来源:小苗苗说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