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远拍《江山为聘》堪比“渡劫”!粉丝用100把柚子叶接他回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20:15 1

摘要:8亿投资,40%是陈哲远自己掏的腰包,戏还没播,他先背了一身伤。

2.8亿投资,40%是陈哲远自己掏的腰包,戏还没播,他先背了一身伤。

锁骨里的钢钉没拆,他就进了横店。

马突然发狂,他从马背摔进泥里,剧组只递来一瓶冰水。

第二天,通告单照常写他的名字,戏份一点没少。

粉丝把100把柚子叶堆在杀青现场,像一座绿色小山。

她们说,这不是仪式感,是保命。

三个月里,她们整理了三十页PDF,举报信直接送到演员工会。

没人告诉她们结果,但她们每天刷新页面,像等高考成绩。

这部戏最初叫《江山为聘》,听起来像浪漫古偶。

实际流程像拆盲盒,每拆一层都是惊吓。

三月开机拖到八月,因为账上没钱。

原定三月拍的外景,八月只能改成棚里绿幕。

陈哲远进组前一周,剧本还在改,人物设定被推翻重来。

他连夜背新词,第二天现场又收到一版彩色打印稿。

同一场戏,他演了四个版本,最后剪辑用哪条,他也不知道。

更离谱的是番位。

剧方先定了女主,再去找男主,合同里写平番。

有人直播开麦,说他不配。

那天他刚拍完夜戏,回到酒店刷手机,看到自己的名字挂在热搜,后面跟着难听的字眼。

他没回怼,只是默默把合同翻出来,又看了一遍签名栏。

那栏里,他的公司盖了章,也打了钱,40%的投资款,一分没少。

钱是真金白银,伤是货真价实,质疑是免费的。

拍摄记录显示,剧组因安全违规被警告两次。

警告单贴在片场门口,风一吹就卷角,没人换新的。

粉丝拍到的照片里,陈哲远的护腰比戏服还厚。

他走路时右手总扶一下左肩,像下意识护住什么。

后来大家才知道,锁骨里的钢钉当时已经移位。

医生让他休息,他怕耽误进度,只问了一句:

“拍完再取,行不行?”

杀青那天,他坐凌晨航班回北京。

机场出口,100把柚子叶把通道堵得只剩一条缝。

粉丝递给他一束,他愣了两秒,笑着接过。

隔天,#守护演员陈哲远#话题阅读量破三亿。

有人嘲笑小题大做,有人悄悄把同款柚子叶加入购物车。

没人知道,她们只是想让他平安落地。

这部戏暴露的,不只是一个人的遭遇。

资金链断裂、剧本飞页、安全漏洞、欠薪传闻,像四张多米诺骨牌,一张倒下,全线失控。

观众在屏幕前骂剧情稀烂,演员在片场赌命。

平台看流量,投资人看报表,只有粉丝在算他拍了多少大夜。

数据说,72%的负面评价指向制作方,可最后背锅的往往是面孔最熟的那个。

陈哲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行业里有条默认规则:谁红谁扛雷。

剧扑了,先骂主角;票房差,先嘲流量。

很少有人追问,为什么一部戏能改稿到杀青当天,为什么安全警告可以只贴门口不整改。

粉丝做了三十页PDF,普通人看完只需要三分钟,却像看完一本血腥漫画。

如果再没人出声,下一本漫画的主角,可能就是你家那位。

观众能做什么?

答案简单到像废话:只看认真做戏的人。

别为敷衍买单,别给糊弄眼神。

点击率是选票,播放量是筹码,点下播放前,想三秒。

别让用心拍戏的人,输在流量造假;别让赌命演出的人,独自扛下所有差评。

今天你不替他按暂停,明天轮到你喜欢的演员渡劫,连柚子叶都来不及买。

戏还没播,陈哲远已把伤留在横店。

粉丝把柚子叶分发给路人,像发一份护身符。

有人接过,顺手塞进背包,说等剧播出那天,再拿出来看。

叶子干了,脉络还在,像提醒:

好作品需要代价,但代价不该由一个人付。

下一次,换我们护住他。

来源:清欢渡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