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上清华,前夫来抢功劳,我拿出离婚协议,他沉默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6 10:31 1

摘要:看到“李明浩 清华大学”那几个字时,我的勺子“咣当”掉进了锅里。

儿子考上清华的消息传来时,我正在厨房熬绿豆汤。

七月的天气闷得像个蒸笼,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

手机在围裙口袋里震个不停,是班级群炸开了锅。

看到“李明浩 清华大学”那几个字时,我的勺子“咣当”掉进了锅里。

我扶着洗菜池站稳,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好几下才找到儿子的号码。

电话接通时,他声音很平静:“妈,看到消息了?”

我倒抽着气,眼泪比声音先出来。

他在那头轻笑:“别哭啊,这不是意料之中吗。”

确实是意料之中。

从小学到高中,明浩永远是第一。

他三岁就能认三百多个字,五岁自己抱着《百科全书》看。

别的孩子玩泥巴的年纪,他已经会追着我问“为什么天是蓝的”。

但只有我知道,这十八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

挂了电话,我盯着窗外发了很久的呆。

楼下传来收废品的吆喝声,和十五年前一模一样。

那会儿我刚离婚,带着明浩租在这栋老居民楼里。

夏天风扇吱呀呀地转,冬天水管冻得邦邦硬。

最难的月份,我同时打三份工,白天在超市收银,晚上去饭店洗碗,周末还给人家做保洁。

明浩从小懂事,放学自己热饭吃,作业从来不用催。

有次我凌晨下班回来,看见他趴在桌上睡着了,

作业本摊开着,铅笔还攥在小手里。

门铃声把我从回忆里拽出来。

透过猫眼,我愣住了——是赵强,我前夫。

他穿着崭新的polo衫,头发梳得油亮,手里还提着个果篮。

离婚十五年,他上门的次数一只手数得过来。

我开门,没让他进来:“有事?”

他满脸堆笑:“淑芬,明浩考上了!清华!”

那语气,好像他刚刚才知道这个消息。

“我半小时前就知道了。”我扶着门框没动。

“这孩子真给我长脸!”赵强声音洪亮,

楼道里都有回声,“不愧是我老赵家的种!”

我胸口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他还在继续说:“我早就说过,

我们老赵家祖坟冒青烟了,

明浩这脑子随我,我当年要是继续读书...”

“赵强。”我打断他,“明浩考上大学,

和你有什么关系?”

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怎么没关系?

我是他爸!”

“哦?现在想起来了?”我转身往屋里走,

“进来吧,给你看样东西。”

他从我身边挤进来,四下打量着:

“你这屋子还是老样子,

早说让你换套新的...”

我没接话,径直走进卧室,

从衣柜最底下摸出个铁盒子。

盒子上挂着把小锁,钥匙我一直藏在针线包里。

赵强在客厅沙发上坐着,

两条腿很自然地岔开,

就像这还是他家一样。

看见我手里的铁盒子,他眼神疑惑:

“这是什么?”

“你忘了?”我把盒子放在茶几上,

当着他的面打开。

最上面是明浩从小到大的奖状,

三好学生、奥数冠军、物理竞赛...

我小心地把它们挪到一边,

露出底下那份已经发黄的离婚协议。

赵强的脸色微微变了。

我翻开协议,直接指向财产分割那一条:

“房子归男方,存款归男方,

儿子归女方,男方每月支付抚养费八百元,

直至儿子年满十八岁。”

念到最后几个字,我抬头看他:

“赵强,这十五年来,

你给过一分钱吗?”

他张了张嘴,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

“第一年,我给你打过电话,

你说生意不好做,下个月再说。

第二年,你手机换号了。

我去你妈家找过你,

你妈说,你都重组家庭了,

让我别来打扰你。”

我说得很慢,生怕哪个字说不清楚。

“明浩小学毕业考了全市第一,

学校要家长一起去领奖。

我给你打电话,是你老婆接的,

她说你在陪女儿上钢琴课。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找过你。”

赵强摸出烟想点,手有些抖。

我指了指墙上“禁止吸烟”的贴纸:

“明浩气管不好,闻不了烟味。”

他把烟收了回去,声音低了些:

“那些年我确实困难,

后来想补偿...”

“不用补偿了。”我把协议推到他面前,

“签字那天你说的话,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你说‘带着个拖油瓶,看你们娘俩能过成什么样’。”

赵强的脸一下子白了。

“明浩六岁发烧四十度,

我背着他去医院,

在急诊室守了三天三夜。

他十岁被同学笑话没爸爸,

躲在被子里哭,我抱着他说,

妈妈一个人也能把你培养成才。

他初中那年,我查出子宫肌瘤要做手术,

他每天放学先来医院给我送饭,

再回去写作业。”

我说着,从铁盒最底层拿出一张纸,

已经泛黄发脆,上面是稚嫩的铅笔字:

“我长大了要考清华,让妈妈过好日子。”

那是明浩七岁时写的。

“你看,他七岁的愿望,

十八岁实现了。”我把那张纸小心地抚平,

“但这中间十一年,你在哪里?”

赵强盯着那张纸,嘴唇动了动,

没发出声音。

窗外传来麻雀的叫声,

厨房里的绿豆汤还在咕嘟咕嘟地响。

我看着他额头上冒出的细汗,

突然觉得特别没意思。

“你走吧。”我把离婚协议放回盒子,

“明浩不会改姓赵,

也不会认你那个家。

等他开学,我会送他去北京。”

赵强慢慢站起来,

膝盖发出“咔”的一声响。

他走到门口,回头想说什么,

我直接关上了门。

猫眼里,他在门口站了很久,

最后弯腰把果篮放在门前,

低着头走了。

我靠在门上,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手机又响了,

“妈,晚上我想吃红烧肉。”

我抹了把脸,深吸一口气回道:

“好,妈这就做。”

转身进厨房时,

我看见窗台上的茉莉花开了。

白色的小花在夕阳下微微摇晃,

就像明浩拿到录取通知书时,

那个腼腆又明亮的笑容。我弯腰捡起勺子,在水龙头下冲了冲。

绿豆汤已经熬得差不多了,

豆香混着水汽在厨房里飘散。

可我的手还在微微发抖。

手机又震动起来,这次是妹妹淑华。

“姐!明浩真考上清华了?”

她的声音激动得发颤,

“我刚在朋友圈看到,手都在抖!”

“是真的。”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带着笑,

“刚接到他电话。”

“太好了!太好了!”淑华连声说着,

突然压低声音,“赵强知道了吗?”

我瞥了眼门口的方向:“刚来过。”

“什么?他还有脸上门?”

淑华的音调立刻拔高了,

“是不是又来抢功劳了?

这十五年他管过明浩一天吗?”

“被我打发走了。”我说,

“没事,都过去了。”

挂了电话,我盛出一碗绿豆汤,

端到客厅慢慢喝。

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化开,

让我想起明浩小时候。

那年他五岁,发烧刚好,

小脸还蜡黄着,

却非要跟我一起去菜市场。

路过卖绿豆糕的摊子,

他眼巴巴地看了好久,

最后却拉着我的手说:

“妈妈,我不爱吃甜的。”

他知道,那时候一块钱

要掰成两半花。

门铃又响了。

我以为是赵强去而复返,

不耐烦地起身。

从猫眼看出去,

却是对门的张阿姨和她孙子。

“淑芬啊,恭喜恭喜!”

一开门,张阿姨就抓住我的手,

“明浩考上清华了!

整个小区都传遍了!”

她的小孙子壮壮举着张画:

“奶奶让我画的,

送给明浩哥哥!”

画上是穿着博士服的男孩,

旁边写着“清华”两个大字。

我鼻子一酸,差点又掉下泪来。

“谢谢壮壮。”我接过画,

“明浩哥哥回来,我让他教你做题。”

张阿姨拉着我在沙发上坐下:

“淑芬,这些年你真不容易。

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

还培养得这么优秀。”

她叹口气,压低声音:

“刚才我在阳台看见赵强了,

他是不是听说消息就来了?

这种人啊...”

我摇摇头:“不提他了。

明浩争气,比什么都强。”

送走张阿姨,我在沙发上坐了很久。

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

在水泥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这间老房子陪我度过了

最艰难的十五年。

记得刚搬来时,明浩才三岁。

夜里他总是哭醒,要找爸爸。

我就整夜抱着他在屋里转,

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

这面墙上还留着他

每年量身高画的记号,

从最下面的小小一道,

慢慢往上爬。

手机响了,是超市领班王姐。

“淑芬,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我心里一沉:“王姐,我...”

“想什么呢!”王姐笑起来,

“我的意思是,给你放半个月假!

儿子考上清华,这么大的喜事,

你好好陪陪孩子。

工资照发,算超市给的奖励!”

我松了口气,连声道谢。

“谢什么,明浩那孩子

每次来超市都帮我理货,

我们都替他高兴。”王姐说,

“对了,老板说了,

开学前给明浩包个红包,

算是咱们超市的一点心意。”

挂了电话,我眼眶又湿了。

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天色渐渐暗下来。

我开始准备做红烧肉。

从冰箱里拿出五花肉,

切成均匀的块状。

明浩最爱吃我做的红烧肉,

说比饭店的还好吃。

其实是因为他小时候

很少下馆子。

有一次他同学过生日,

在饭店请客。

回来后他悄悄跟我说:

“妈妈,你做的红烧肉

比饭店好吃一百倍。”

那时我就知道,

这孩子太懂事了,

懂事得让人心疼。

肉在锅里翻炒,

糖色渐渐变得金黄。

我加入酱油、料酒,

还有明浩最爱放的八角。

香味很快弥漫开来,

整个屋子都是暖的。

突然想起明天是明浩

高中毕业典礼的日子。

学校要求家长一起参加,

还要走红毯。

我打开衣柜,

想找件像样的衣服。

柜子里大多是工作服,

还有几件穿了好多年的旧衣服。

最后我挑了件淡蓝色的衬衫,

是去年生日时明浩用奖学金给我买的。

他一直嫌我穿得太朴素。

“妈妈穿这件好看。”

他当时这么说,

眼睛亮晶晶的。

我把衬衫拿出来熨烫,

蒸汽氤氲中,

想起明浩上高一那年。

那是他第一次住校。

送他去学校的那天,

他拎着大包小包,

在我面前站得笔直:

“妈,你放心,

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我看着他走进校门,

单薄的背影在人群里

显得那么坚定。

回家的公交车上,

我哭了一路。

不是伤心,是骄傲。

我的儿子长大了。

住校后,明浩更用功了。

每次打电话,

都在说最近学了什么,

考试考得怎么样。

有一次我感冒发烧,

没接他电话。

他居然请了假跑回家,

在楼下药店买了药,

又给我熬了粥。

“妈,你就我一个亲人,

我得照顾好你。”

他当时这么说,

我才发现他已经

比我高出一个头了。

红烧肉的香味越来越浓。

我关小火,让它慢慢炖着。

手机里,班级群还在不停刷屏。

家长们都在祝贺,

还有人@我,让我分享教育经验。

我能分享什么呢?

说怎么在冬天用热水袋

暖和孩子冻僵的手?

还是说怎么在深夜

一边缝补衣服一边检查作业?

正想着,

“妈,我坐晚班车回来,

大概八点到家。

你别着急,慢慢做饭。”

后面还跟了个笑脸表情。

我回了个“好”字,

开始准备其他菜。

炒青菜,西红柿鸡蛋,

都是他爱吃的。

切西红柿时,

我不小心割到了手。

血珠渗出来,

我却突然笑了。

想起明浩七岁那年,

我也是切菜割到手。

他慌慌张张地找来创可贴,

笨手笨脚地给我贴上,

还对着伤口吹气:

“妈妈不疼,吹吹就好了。”

从那以后,

他再也不让我一个人

在厨房忙活。

只要他在家,

一定会来帮忙。

饭菜都准备好了,

我看时间还早,

就开始打扫卫生。

这房子虽然旧,

但一直收拾得干干净净。

明浩常说,

虽然我们家不大,

但是最温暖。

拖地时,我注意到

门口那个果篮还在。

赵强留下的。

我犹豫了一下,

还是把它拎了进来。

打开一看,

都是昂贵的水果:

车厘子、芒果、猕猴桃。

明浩小时候,

这些我们从来舍不得买。

最底下还有个小盒子,

打开是一支钢笔。

盒子里有张纸条:

“给明浩的礼物。”

字迹是赵强的。

我把钢笔放回盒子,

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要是十五年前,

他能有这样的心意,

该多好。

现在,太晚了。

窗外传来汽车喇叭声。

我看了眼钟,七点五十。

明浩应该快到了。

我把红烧肉重新热上,

站在阳台往下看。

路灯已经亮了,

昏黄的光晕里,

偶尔有行人走过。

这场景太熟悉,

这些年我无数个夜晚

都是这样等着明浩放学。

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

出现在路口。

高高瘦瘦的,背着书包,

走得很快。

是明浩。

我赶紧转身回厨房,

把饭菜端上桌。

不能让他看出来

我在阳台上等他。

这孩子太细心,

一点蛛丝马迹都能发现。

钥匙在锁孔里转动,

门开了。

“妈,我回来了。”

明浩的声音带着笑意。

他换鞋进屋,

看见满桌的菜,

眼睛一亮:

“这么丰盛!”

“庆祝你考上清华啊。”

我努力让声音平静,

可手还是在抖。

他放下书包,走过来

轻轻抱了抱我:

“妈,辛苦了。”

就这一句话,

我的眼泪又忍不住了。

“哭什么呀。”

他替我擦眼泪,

自己的眼圈却也红了,

“该高兴才对。”

吃饭时,他狼吞虎咽,

说学校的饭

永远比不上妈妈做的。

我看着他的吃相,

突然想起他三岁时

用小手抓饭吃的样子。

时间过得真快啊。

“明天毕业典礼,

你要上台领奖呢。”

我给他夹了块红烧肉,

“衣服我都给你熨好了。”

他点点头,犹豫了一下:

“妈,今天...

他是不是来过了?”

我知道他说的是赵强。

“来了,又走了。”

明浩放下筷子,

很认真地看着我:

“妈,你放心。

我永远是你一个人的儿子。

他对我来说,

就是个陌生人。”

我心里一暖,

又有点酸楚。

这孩子,

总是这么懂事。

“不说这个了。”

我给他盛了碗绿豆汤,

“尝尝,刚熬好的。”

他喝了一口,笑了:

“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饭后,他抢着洗碗,

我在旁边擦灶台。

母子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说毕业典礼,说大学生活,

说北京的天气。

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可又有什么不一样了。

洗完碗,明浩从书包里

拿出一个信封:

“妈,这是学校给的奖金,

五千块。你拿着。”

我推辞不要,

他硬塞进我手里:

“以后我上大学了,

你要对自己好一点。

别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我看着他已经

褪去稚气的脸庞,

突然意识到,

我的儿子真的长大了。

晚上躺在床上,

我久久不能入睡。

想起明浩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想起这些年的酸甜苦辣。

最后想到明天,

要穿着儿子买的衬衫,

和他一起走红毯。

月光从窗帘缝隙漏进来,

温柔地洒在地板上。

我轻轻叹了口气,

是满足的,欣慰的。

厨房里,剩下的绿豆汤

在冰箱里静静放着。

明天早上,

明浩还能喝上一碗。

他总是说,

妈妈的绿豆汤

能解一切暑气。

其实啊,孩子,

你才是妈妈生命中

最清凉的那抹甜。我点点头,把信封收好。

这孩子总是这样,

有点钱就想着给我。

“妈,等我大学毕业,

咱们换个大房子。”

他一边擦桌子一边说,

“带电梯的那种,

你再也不用爬六楼了。”

我心里暖暖的,

却又忍不住说:

“别总想着我,

你在北京也要照顾好自己。”

他笑了:“那当然,

我还得读研读博呢。

妈,你要健健康康的,

以后还要帮我看孩子。”

这话说得我脸红:

“没正经!”

收拾完厨房,

明浩拿出笔记本电脑:

“妈,你来看看,

这是清华的校园地图。

到时候我带你好好转转。”

屏幕上,清华园郁郁葱葱,

古老的建筑掩映在树影里。

他指着其中一栋:

“这是我们系的楼,

听说实验室可大了。”

看着他那兴奋的样子,

我突然想起多年前

带他去科技馆的场景。

那时他刚上小学,

门票要五十块,

我犹豫了好久。

最后还是咬了咬牙,

带他去了。

他在里面待了一整天,

每个展品都要研究半天。

回家的路上,

他拉着我的手说:

“妈妈,我以后

也要建这样的实验室。”

没想到,

当年的童言稚语,

如今真的要实现了。

“妈,你看这是宿舍,”

明浩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

“四人间,条件还不错。”

我凑近看了看:

“被子要带厚的,

听说北京冬天冷。”

“知道啦。”他笑着应道,

“你都说了好多遍了。”

我们又看了食堂、图书馆,

还有他最期待的体育馆。

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

我心里既骄傲又酸涩。

这孩子,

终于要飞向更广阔的天空了。

快十点时,明浩催我睡觉:

“明天还要早起呢,

你得养足精神。”

我点点头,却坐着没动:

“你先睡,我收拾一下。”

他看出我的不舍,

轻轻抱了抱我:

“妈,我又不是不回来了。

寒暑假都能回家的。”

话是这么说,

可我知道,

从今往后,

他回家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这间老房子,

将要迎来漫长的独居时光。

第二天一早,

天刚蒙蒙亮我就醒了。

轻手轻脚地准备早餐,

生怕吵醒明浩。

没想到他还是起来了,

穿着校服,头发乱乱的:

“妈,怎么不叫我?”

“想让你多睡会儿。”

我把煎蛋盛出锅,

“快去洗漱,

一会儿该迟到了。”

他揉着眼睛去卫生间,

我看着他的背影,

突然想起今天

是他最后一次穿这身校服了。

时间过得真快,

仿佛昨天他还是

那个背着大大书包的一年级新生。

毕业典礼在学校礼堂举行。

我们到的时候,

已经来了不少家长。

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明浩妈妈!”

班主任王老师远远地招呼,

“恭喜啊!明浩给学校争光了!”

我笑着道谢,

心里满是自豪。

王老师拉着我的手:

“明浩是我教过

最刻苦的学生。

每天都是最早到教室,

最晚离开的。”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

“有次我晚上回学校取东西,

看见他一个人在走廊背书。

那么冷的天,

手都冻红了。”

我的心揪了一下。

这些,明浩从来没跟我说过。

“这孩子特别懂事,”

王老师继续说,

“每次评助学金,

他都让给别的同学。

说自己能行。”

我点点头,眼眶发热。

是啊,他从小就是这样,

再难也不愿意麻烦别人。

典礼开始了,

校长在台上讲话。

当提到明浩的名字时,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明浩同学以优异的成绩

被清华大学录取,

这是我校的荣耀!”

明浩上台领奖,

身姿挺拔,笑容沉稳。

闪光灯在他身上闪烁,

像是对他多年努力的肯定。

我坐在台下,

眼泪止不住地流。

邻座的家长递来纸巾:

“别哭,这是高兴的事。”

是啊,高兴的事。

可这高兴里,

掺杂了太多复杂的情绪。

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是走红毯。

家长和学生手挽手,

在音乐声中缓缓前行。

明浩挽着我的手臂,

小声说:

“妈,你今天真好看。”

我穿着他买的衬衫,

努力挺直腰杆。

这一刻,

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红毯两旁,

学弟学妹们欢呼鼓掌。

我听见有人说:

“那就是李明浩的妈妈,

一个人把他培养成才的。”

这话让我鼻子一酸。

是啊,一个人,

但也从不是一个人。

走完红毯,

明浩被同学们围住合影。

我站在不远处看着,

突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

回头一看,

是赵强。

他穿着不合身的西装,

手里捧着一束花。

“我来看看明浩。”

他讪讪地说。

我没说话,

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他递过来一个信封:

“这是给明浩的学费。”

我没接:“不用了,

他有奖学金,

我也存够了钱。”

赵强的手僵在半空:

“淑芬,我知道错了。

当年是我对不起你们娘俩...”

“都过去了。”

我打断他,

“我们现在过得很好。”

他低下头,

声音有些哽咽:

“我昨晚一宿没睡,

想起明浩小时候...”

“赵强,”我轻声说,

“明浩已经长大了。

有些错过,

是弥补不了的。”

他抬起头,

眼里有泪光闪烁:

“我就想...

就想听他叫我一声爸。”

这时,明浩走了过来。

看见赵强,

他的笑容淡了些。

“明浩...”赵强上前一步,

把花递过去,

“恭喜你。”

明浩接过花,礼貌地说:

“谢谢。”

疏离而客气。

赵强似乎还想说什么,

但最终只是叹了口气:

“那我先走了。”

看着他落寞的背影,

我心里竟有一丝怜悯。

明浩把花交给同学,

挽起我的手:

“妈,我们去拍照吧。”

在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前,

我们拍了很多照片。

明浩一直搂着我的肩膀,

笑得特别开心。

“妈,等到了清华,

我们还要拍更多。”

他翻看着相机里的照片,

“你要多笑,笑起来好看。”

中午,学校准备了毕业餐。

我和其他家长坐一桌,

听他们讨论孩子要去哪个城市。

“明浩妈妈,你陪他去北京吗?”

一个家长问。

我摇摇头:

“他自己去就行,

男孩子要独立。”

其实是因为路费太贵,

而且我还要工作。

“也是,”另一个家长接话,

“清华这么好的学校,

有什么好担心的。”

话虽这么说,

可我心里已经开始不舍了。

饭后,明浩和同学们

去教室做最后的告别。

我在校园里慢慢走着,

回忆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

每次家长会,

我都是坐在这里等;

每次送饭,

都是站在那棵树下;

每次考试后,

都是在这个公告栏前看成绩...

这里的一草一木,

都见证着明浩的成长。

“淑芬?”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我回头,愣住了。

是初中同学李静,

她女儿也在这所学校。

“真是你啊!”她惊喜地说,

“我刚听说明浩考上清华了,

真了不起!”

我们找了张长椅坐下。

她看着我,突然红了眼眶:

“这些年,你太不容易了。”

我笑笑:“都过来了。”

“还记得初中那会儿吗?”

她说,“你是我们班

成绩最好的,

要不是...”

她没说完,但我知道她的意思。

要不是当年家里穷,

我也不会放弃读高中。

“都是命。”我轻声说。

她握住我的手:

“好在明浩争气,

你的梦想他实现了。”

是啊,我的梦想。

曾经我也向往大学校园,

可惜命运弄人。

但现在,

我的儿子要替我圆梦了。

这时明浩找了过来:

“妈,我到处找你呢。”

看见李静,他礼貌地问好。

李静打量着他,连连点头:

“好孩子,真给你妈争气。”

分别时,李静悄悄对我说:

“淑芬,你值得所有的幸福。”

回家的公交车上,

明浩靠在我肩上睡着了。

看着他熟睡的脸,

我心里软成一片。

这孩子,

昨晚一定也没睡好。

手机震动了一下,

“姐,妈说想给明浩庆祝,

晚上来家里吃饭吧。”

我回了个“好”字。

妈妈一直很疼明浩,

只是年纪大了,

腿脚不便,

很少来我家。

明浩醒来时,

车刚好到站。

他揉揉眼睛:

“妈,我睡多久了?”

“没多久,”我理理他的头发,

“晚上去外婆家吃饭。”

他立刻笑了:

“好啊,我想吃外婆做的红烧鱼。”

回到家,明浩开始整理书籍。

他把课本和参考书

分门别类地放好,

说要留给需要的学弟学妹。

“这本笔记给你吧,”

他对来取书的邻居小孩说,

“我总结的学习方法都在里面。”

那孩子如获至宝,

连连道谢。

我看着明浩耐心地

给孩子们讲解重点,

心里很是欣慰。

他始终保持着善良的本性,

这比成绩更让我骄傲。

傍晚,我们去了妈妈家。

还没进门,

就闻到了熟悉的饭菜香。

“外婆!”明浩高声叫着。

妈妈拄着拐杖出来,

一把抱住明浩:

“我的好外孙,

真给外婆长脸!”

餐桌上摆满了菜,

都是明浩爱吃的。

姐姐淑华和姐夫也来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

妈妈不停地给明浩夹菜:

“多吃点,去北京就吃不到

外婆做的菜了。”

明浩笑着说:

“那我寒暑假天天来蹭饭。”

淑华看着我:

“姐,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要不搬来和妈一起住?”

我摇摇头:

“还是住老房子吧,

离超市近,上班方便。”

其实是不想离开

充满回忆的地方。

妈妈叹口气:

“淑芬啊,明浩上大学了,

你也该为自己活一活了。”

我点点头,

心里却空落落的。

这十八年,

我的生活重心全是明浩。

他突然要离开,

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饭后,明浩陪外婆看电视,

我和淑华在厨房洗碗。

“赵强昨天来找我了。”

淑华突然说。

我愣了一下:

“他找你干什么?”

“说想补偿你们,”

淑华撇撇嘴,

“被我骂回去了。

早干什么去了?”

我沉默地擦着碗。

其实今天看到他落寞的样子,

我已经不那么恨了。

“他说他后悔了,”

淑华继续说,

“现在的妻子生的女儿,

成绩不好,还叛逆。”

“那是他的事,”

我轻声说,

“与我们无关了。”

淑华看着我:

“姐,你太善良了。

要是我,非得让他

当着所有人的面道歉不可。”

我笑笑,没说话。

有些原谅,不是为别人,

而是为了放过自己。

回家时,妈妈塞给明浩一个红包:

“拿着,买点需要的东西。”

明浩推辞不要,

妈妈硬是塞进他口袋里:

“外婆的一点心意,

必须收下。”

路灯下,妈妈站在门口,

一直目送着我们。

我回头看了好几次,

她还站在那里,

不停地挥手。

“妈,我去了北京,

你要常来看外婆。”

明浩轻声说。

我点点头:

“放心吧。”

回到家,明浩继续收拾行李。

我坐在床边,

帮他叠衣服。

“妈,这件衬衫还留着啊?”

他拿起一件发黄的衬衫,

“这是我小学的校服吧?”

我接过来看了看:

“是啊,那时候你才这么点高。”

衬衫上还有个小小的补丁,

是明浩三年级时不小心刮破的。

当时他难过极了,

因为那是他唯一一件校服。

我连夜给他补好,

还在补丁上绣了朵小花。

第二天他穿着去学校,

同学们都夸好看。

“妈,你的手真巧。”

他当时这么说,

还亲了我的脸颊。

现在这件衬衫已经太小了,

可我一直舍不得扔。

“留着做纪念吧。”

我把衬衫叠好,

放进储物箱里。

收拾完行李,

明浩拿出一个本子:

“妈,这是我给你写的。”

我接过来翻开,

第一页写着:

“妈妈的生活指南”。

里面事无巨细地记录着:

水电费怎么交,

煤气怎么充值,

常用的电话号码...

甚至还画了示意图。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哭什么呀,”

他替我擦眼泪,

“我只是去上学,

又不是不回来了。”

可我知道,

从今往后,

这个家就要开始

漫长的等待了。

睡前,明浩像小时候一样,

非要和我挤一张床。

他说:

“以后想和妈妈一起睡都难了。”

黑暗中,我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

久久不能入睡。

轻轻抚摸他的头发,

想起他婴儿时的模样。

那时候多小啊,

现在却已经是个大人了。

“妈,你睡了吗?”

他突然出声。

“没有。”

“我会想你的。”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拍拍他的背:

“妈也会想你。”

月光从窗户洒进来,

照在他脸上。

我看着他熟睡的侧脸,

心里满是柔软。

这一夜,

我几乎没合眼。

听着他的呼吸声,

数着剩下的时光。

天快亮时,

我轻轻起身,

想去给他做早饭。

刚坐起来,

他就醒了:

“妈,再躺会儿吧。”

“你再睡会儿,

妈去熬粥。”

他却跟着起来:

“我帮你。”

厨房里,我们并肩站着。

他淘米,我切菜,

像往常无数个清晨一样。

可是我们都知道,

这样的清晨不多了。

粥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

蒸汽模糊了窗户。

明浩突然说:

“妈,谢谢你。”

“谢什么?”

“谢谢你这么多年

从来没有放弃过我。”

我转过身,

看着他认真的眼神,

眼泪又忍不住了。

“傻孩子,

你是妈妈的全部啊。”

他抱住我:

“以后换我来照顾你。”

这一刻,

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幸福。

吃过早饭,

明浩说要去学校和老师告别。

我留在家里,

继续帮他整理行李。

在书架最顶层,

我发现了一个旧笔记本。

翻开一看,

居然是明浩的日记。

犹豫了一下,

我还是看了起来。

“今天妈妈又加班到很晚,

我要快点长大,

不让她这么辛苦。”

“期末考试考了第一,

妈妈笑了,

这是世界上最美的笑容。”

“同学说我的衣服旧,

但我知道,

妈妈已经尽力给我最好的。”

......

一页页翻过去,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原来这孩子,

什么都懂,什么都记得。

最后一行写着:

“我要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这是我一生的目标。”

日期是高考前一周。

我把日记本小心地放回原处,

心里既酸楚又温暖。

这孩子,

总是给我太多感动。

中午明浩回来时,

我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有些爱,

不需要说出口。

下午,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

王姐看见明浩,

高兴地拉着他说话:

“明浩啊,到了北京

要常给妈妈打电话。”

明浩笑着点头:

“一定会的。”

结账时,王姐非要打折:

“这是超市的心意,

必须收下。”

回家的路上,

明浩拎着大包小包,

突然说:

“妈,这些年

多亏了这些好心人。”

是啊,

在最难的时候,

总是有人伸出援手。

楼下的张阿姨经常送菜,

对门的李叔叔帮忙修电器,

王姐总是多给我排班...

这些温暖,

我们都记在心里。

晚饭后,明浩接了个电话,

是清华的学长打来的。

听着他讨论选课和宿舍,

我突然意识到,

他真的要开始新的人生了。

那种既骄傲又失落的感觉

再次涌上心头。

“妈,学长说清华很美,

秋天的时候,

银杏叶黄了,

特别好看。”

挂断电话,他兴奋地说。

“那你要多拍照片给妈看。”

“嗯!我还要把你接去北京看看,

听说颐和园特别美...”

他滔滔不绝地说着,

眼里闪着光。

我看着他的样子,

突然释怀了。

孩子的成长,

不就是为了这一刻的展翅高飞吗?

睡前,明浩把行李箱又检查了一遍。

我看着他已经收拾好的行装,

心里五味杂陈。

“妈,这是给你的。”

他递给我一个新手机,

“我用奖学金买的,

以后我们可以视频。”

我接过手机,

鼻子发酸。

这孩子,

总是想着我。

“太贵了...”

“不贵,”他打断我,

“你值得最好的。”

这一夜,

我们聊到很晚。

从他还是婴儿时的趣事,

聊到未来的规划。

“妈,等我工作了,

你就别再打工了。”

他很认真地说,

“我要让你享清福。”

我笑着点头,

心里暖暖的。

夜深了,

明浩终于睡着了。

我看着他安静的睡颜,

轻轻抚摸他的额头。

我的儿子,

终于要踏上新的征程了。

虽然不舍,

但更多的是祝福。

窗外的月亮很圆,

像极了十八年前

他出生那晚的月亮。

时光荏苒,

我的小男孩长大了。

而我的爱,

永远不会改变。

来源:悟已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