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没想到,分开19年 一直炮轰他的葛荟婕,走了一条上坡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2 09:29 1

摘要:汪峰或许真的始料未及——那个曾对他公开开火了十九年的葛荟婕,竟然独自一人,走出了一条谁也无法预料的上坡路。

汪峰或许真的始料未及——那个曾对他公开开火了十九年的葛荟婕,竟然独自一人,走出了一条谁也无法预料的上坡路。

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

11月15日,北京798艺术区,葛荟婕站在了自家服装品牌的门口。她亲自当模特,一件标价4999元的大衣,这个价格比汪峰演唱会最贵的内场票还要扎眼,但门口排队付款的人,似乎并不在意。

同一天,几千公里外的悉尼,汪峰的演唱会加场官宣,票房数字突破56万。他的新伴侣森林北,几乎是同时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两人合开公司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500万,她占股55%,白纸黑字,清晰明了。

看到这些交织在一起的信息时,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早已不是什么纠缠不清的情感旧事,而是一个冰冷又现实的商业观察:终于有人,把“前任”这两个字,活生生写成了一张营业执照。

时间拨回到很久以前……很多人或许已经淡忘,2005年葛荟婕生下女儿时,她甚至没有法定的结婚证明,医院的记录上留下的字眼是“未成年人”。

一个18岁的女孩,成了母亲。

后来发生的事情,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汪峰方面提出要做亲子鉴定,她被激怒,在网上公开斥责,换来的是“失控者”的标签。章子怡晒出与女儿的合照,她再度发声,又被舆论指责为“蹭热度”。

这种公开的声讨,持续了整整十九年。

这十九年里,她的女儿悄然长大,签约了韩国SM娱乐公司,远赴他乡追逐星梦。

而她自己,也从一个只会用情绪抗议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手握胜诉书的原告。法院判给她28万元的赔偿,更重要的是,判决书里特地加粗了一行字,大意是:对于未成年人生育的报道,媒体需要极度审慎。

那一刻,她才算真正把“不实”两个字,狠狠地钉在了某些传闻的脑门上。

她拿回了自己的名字——葛荟婕。

现在,她38岁了。她的社交账号,单条视频播放量能冲破500万。她不再只是声讨,而是开始分享产后修复的经验,直播间里卖着自己设计的轻奢大衣。

她会飞去首尔探望正在当练习生的女儿,也会顺手把那些曾经污蔑她“靠孩子博取同情”的自媒体账号,用法律武器告到关停。

当年那些在评论区轻蔑地称她为“傻子”的人,如今,却在她的视频底下留言,喊着“姐姐太飒了”。

直播进行时,总有人不识趣地问:你现在还会想起汪峰吗?

她只是漫不经心地翻了个白眼,对着镜头说:我现在数库存都来不及,哪有空想别的。

视线转向另一边……汪峰呢?53岁,依旧是中国摇滚乐坛的标志性人物。巡回演唱会开到了海外,拿下了年度票房冠军,身边的新伴侣是一位持股55%的商业合伙人。他们新公司的经营范围里,悄然增加了“网络直播”这一项。

这个世界变得真快。

再也没有人追问关于亲子鉴定的旧事,话题全都变成了“商业价值”和“资本布局”。

就在这同一段时间,两个人的名字又一次并排挂在了热搜榜上。一个在卖衣服,一个在卖门票,而他们19岁的女儿,正在韩国的练习室里挥洒汗水……这个画面,充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魔幻感。

更魔幻的在于,这场持续了十九年的“扯头发”大战,最终的结局,竟然不是谁向谁低头,也不是谁和谁和解。

他们一起被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收编了——资本。

一个人的过去,成了品牌最好的故事背书。另一个人的名字,成了流量最稳的密码。

别再用爱情剧的逻辑去揣测了。对于前任最彻底的回敬,从来不是声嘶力竭的控诉,而是把他变成你财务报表上的一个参照物,让他每年都为你的业绩增长贡献一份遥远的KPI。

当葛荟婕将那件大衣的价签定为4999元的那一刻……她早已把所有的答案,都明明白白地钉在了那张价签上——

恨意不值钱,真金白银才值钱。

来源:明年是今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