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第4被资格赛小孩哥逼到决胜局9:11,张本智和这次连借口都找不到。”
“世界第4被资格赛小孩哥逼到决胜局9:11,张本智和这次连借口都找不到。”
昨晚的北京首钢园,观众散得比地铁末班车还快。
大家不是赶着回家,而是被同一块场地连续两次暴击:先目睹张本智和2-3输给排名120位的陈俊菘,再看着瑞典主力卡尔伯格被袁励岑剃光头。
两场球加起来只打了77分钟,却把“日本一哥”最近三个月的遮羞布撕得稀碎。
张本的问题其实肉眼可见。
第四局10:8领先时,他连发两个半出台,被陈俊菘直接拧到反手死角——一模一样的线路,一模一样的结局。
决胜局9:9时,他又把发球权变成“送礼权”,摆短冒高,被一板拍死。
ITTF赛后统计:张本最近三站比赛,关键分(9平以后)胜率只有38%,比年初跌了整整20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越到要命的时候,他越像断电的机器人。
更扎心的是,这已经不是冷门,而是惯性。
澳门冠军赛0-3输薛飞、瑞典站2-3输安宰贤,再到昨晚,他每一次都输在“自己手里”——发球保守、接发冒高、反手变线出界。
球迷调侃:“张本现在打球像期末考前通宵的学生,知识点全背过,一上考场就大脑空白。”
对面的小陈怎么赢的?
说白了就三招:发张本正手小三角,逼他上步;反手位坚决加转,不给他借力;最后一步最狠——只要张本退台,立刻压中路追身,不给他反拉空间。
三招循环,像代码一样跑通五局。
陈俊菘赛后一句“我就当队内训练打”,直接把张本最后的自尊心踩扁。
隔壁球台,袁励岑更干脆。
卡尔伯格世界第21,刚在欧锦赛把莫雷高德逼到决胜局,结果昨晚被袁励岑连抢三个开局,每局都没过8。
最惨的是第三局,瑞典人想偷个长球,袁励岑直接退台反拉,球像计算过抛物线一样砸在底线白边。
卡尔伯格摊手朝教练嘟囔:“这怎么接?”转播镜头扫过去,瑞典教练脸比球衣还白。
国乒内部消息说,袁励岑这次从资格赛杀上来,只睡了三天宿舍床——其余时间全在球馆,陪练是奥恰洛夫的专属模仿者。
教练组给他的KPI很直接:正手使用率必须过55%,每一板都要“带声音”。
昨晚他正手得分率58%,超额完成任务。
球迷笑称:“小袁把资格赛打成岗前培训,正式工第一天就直接转正。”
两场球背后,是国乒一次“偷偷摸摸”的换血实验。
这次大满贯,教练组报了8名25岁以下小将,比上届多一倍。
秦志戬赛前在更衣室白板写了六个字:“抢班,夺权,别怕。”陈俊菘、袁励岑同时闯关,让白板上的字第一次有了血腥味。
下一轮,陈俊菘就要打奥恰洛夫。
德国老炮昨晚4-2淘汰林德,第二局还轰出11:1。
有人担心小孩哥会不会被“上课”,可队内录像分析师透露:奥恰近三场比赛接正手短球失误率上涨15%,正好对上陈俊菘的发球套路。
如果小陈再黑一场,国乒“00后”将第一次在大满贯把前四号种子全部拉下马——这剧情,比网剧还离谱。
至于张本,据说赛后没回酒店,直接拖着行李去天坛旁边的训练馆。
球馆保安说,凌晨一点还听见里面“砰砰”响。
能不能把心态捡回来,没人知道;唯一确定的是,下一次他再遇到国乒资格赛选手,心跳肯定比球还快。
来源:足智多谋高山5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