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华熙live的华为门店里,一位穿POLO衫的大哥盯着展车,嘴里嘟囔的这句话,被旁边人录成十五秒短视频,当晚就冲上了同城热榜。
“50万以上的车,居然也要排队等交车?
”——北京华熙live的华为门店里,一位穿POLO衫的大哥盯着展车,嘴里嘟囔的这句话,被旁边人录成十五秒短视频,当晚就冲上了同城热榜。
评论区里有人贴出乘联会截图:问界M9在北上广深豪华SUV里占了六成二,相当于每开出三辆“带标”大车,就有一辆挂着AITO尾标。
数字冷冰冰,可落在生活里,就是小区地库一夜多出十几辆同款,保安大叔得临时学认车标,不然分不清谁是谁。
把时间拨回去年,不少人还在猜“华为做车,是不是又来割韭菜”。
结果M9用18个月干了30万台,平均每个月1.8万,把宝马X5、奔驰GLE按在地板上摩擦。
更扎心的是保值率:开一年掉不了几个钱,二手贩子收车先问“有没有选装激光投影”,有的话直接加两万。
车主群里流传一句话——“买的时候嫌贵,卖的时候嫌卖便宜了”,听着像段子,却是真事。
真正让老车主愿意半夜下楼升级的不是销量,是OTA。6月推送的ADS 4.1,把城市NCA悄悄加了“无保护左转”彩蛋:只要法规允许,车速100公里以内,车子自己拐进对向车道,方向盘稳得像老司机。
重庆8D立交那种“导航都晕”的魔幻路口,实测百公里接管0.3次——说人话,就是绕完一百公里,手刚想搭方向盘,发现已经到终点了。
夜里下雨最吓人,系统识别准确率比上一版拔高40%,突然蹿出的外卖电动车也能提前两秒减速,坐在副驾的老婆终于不吼“你慢点”。
补能焦虑?
华为直接搬了个“加油站”过来。
和中石化勾肩搭背,把800V超充桩塞进市区里最熟悉的“两桶油”罩棚下。10分钟300公里,刚好去便利店买瓶咖啡、刷个牙回来,表显续航多了三百。
第一批100座已经悄悄上线,北京、上海、苏州、成都……名单里全是堵车重灾区。
老车主最精明,凌晨一点去打卡,空桩随便挑,发个朋友圈“油车兄弟还在排队,我已经满血”,点赞比年终奖到账还快。
有人算过一笔账:同样五十多万,买传统豪华,得到的是标;买M9,得到的是一块年年升值的“数字资产”。
ADS系统一年升级三次,每次都像换了辆新车:第一次学会自己下匝道,第二次学会夜市里躲地摊,第三次连地下环道都认得。
车主啥也没干,一觉醒来车又值回票价,这种“反向贬值”在传统车企那里根本找不到对标。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
离地间隙比传统SUV低两指,下乡过烂路得心疼;三排全打开,后备厢只能竖着放24寸行李箱,带娃回老家还得加个车顶箱。
可瑕不掩瑜,那些小遗憾反而让车更“人味”——它提醒车主,再智能也是台机器,该妥协的地方照样妥协,就像再贵的房子也得自己倒垃圾。
最有趣的一幕发生在交付中心。
工作人员把钥匙递到车主手里,补一句:“接下来一年,您会收到至少四次重大更新,车会越来越好开。
”那一刻,很多人才反应过来:原来花五十多万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不是买了件奢侈品,是入股了一个持续迭代的科技公司。
传统豪车讲究“落地八折”,M9却像早期iPhone,越更新越值钱——只不过这次早鸟不是黄牛,就是第一批敢吃螃蟹的普通家庭。
于是,当下一批新车板车夜里悄悄开进城市,保安大叔不再问“这是什么车”,而是直接放行。
他知道,再过几天,地库里又会多出几辆挂着绿牌的“大块头”,车主们会在电梯里相视一笑——那笑容里写着同一句话:还好下手早。
来源:梦幻钢笔E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