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鼓吹“拥枪自由”的美国右翼人士查理·柯克,声称“每年承受一些枪击死亡的代价是值得的”,然而自己却在公开集会上谈到枪支问题时遭枪击身亡。柯克巡回演讲的宣推文案颇具对抗性,就叫做“证明我错了”,鼓励那些不服的听众上台辩论。只是这一回,他等来的不是言语的交锋,而是子
鼓吹“拥枪自由”的美国右翼人士查理·柯克,声称“每年承受一些枪击死亡的代价是值得的”,然而自己却在公开集会上谈到枪支问题时遭枪击身亡。柯克巡回演讲的宣推文案颇具对抗性,就叫做“证明我错了”,鼓励那些不服的听众上台辩论。只是这一回,他等来的不是言语的交锋,而是子弹的呼啸。犹他山谷大学的这一声枪响,不仅击碎了美国所谓“民主灯塔”的光环,更是引发了一场左右两派相互甩锅指责,甚至搞“人肉”“开盒”式举报的闹剧。
针对柯克遇刺案的调查,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标签——共和党将柯克塑造为“烈士”,声称是“极左分子制造了暴力”,以凝聚自己的拥趸;民主党则抨击共和党借社会悲剧进行政治操弄,煽动社会对立分裂。舆论场上“内战”声浪再起——“名嘴”吉米·基梅尔在自己的深夜脱口秀节目中直言:“我们见证了新的底线突破,MAGA阵营试图将枪杀柯克的凶手描绘成与他们无关的人,并竭力从中捞取政治筹码。”结果不到三天,他的东家、美国广播公司(ABC)即宣布,将“无限期”停播“吉米·基梅尔秀”节目。据报道,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布伦丹·卡尔暗示这档节目存在“歪曲性”评论,敦促有关广播公司停播。于是,共和党人一片叫好,民主党人则抨击停播决定“破坏言论自由”,双方依旧吵得不可开交。
在政治极端对立、社会撕裂严重的环境中,美国普通民众倍感无力。他们心惊肉跳地发现,“政治正确”在向美国政治暴力文化的灼热油锅中不停地溅水滴,枪支泛滥则为极端分子以暴力宣泄不满打开了方便之门。已经有不少人因为对柯克之死发表所谓“不当言论”而被解雇或停职,网络上甚至出现了“查理谋杀犯”网页,专门收集那些“庆祝柯克死亡”的人的信息,搞起了“数字猎巫”。而统计数字显示,美国政治暴力事件正在激增。从2021年1月“国会山骚乱”到2024年11月大选期间,美国发生了至少300起政治暴力事件,创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之最。2024年以来,针对美国政要的暴力事件更是频发:特朗普两度遭遇未遂暗杀;哈里斯竞选办公室遭枪击;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官邸被纵火;明尼苏达州两名民主党州议员在住所遭枪击,一死一伤……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政治暴力正呈现军事化趋势。近年来,美国的民兵组织和极端团体不断壮大,大量退伍军人和持枪平民参与其中。他们身着战术装备,携带半自动武器,在抗议活动中与警方对峙的场景屡见不鲜。“国会山骚乱”中,就有美国退役军人和国民警卫队前成员参与。社会矛盾不再止于言语冲突,而日益走向“武装冲突化”,终结争端的往往不是以理服人,也不是谈判桌上的危言恫吓,而是精准大狙枪口上的消音器。柯克遇刺事件发生后,枪械销售短期激增,军工股逆势上涨,凸显“社会愈撕裂,美国军工复合体愈赚钱”的恶性循环。芝加哥大学学者佩普指出,美国已经进入“暴力民粹主义时代”,街头政治变成了街头战场,政治暗杀和暴力抗议的烈度远超过去20年。尤其在当前,民间武装和政治极化、社会撕裂相互交织,带来的是一种“准内战化”的风险。
柯克遇刺事件,让本就政治极端对立、社会撕裂严重的美国原形毕露,再也无法靠涂脂抹粉来维持“民主”“自由”的光鲜形象。政治暴力正被美国政客不断消费与利用,成为各派争权夺利的一张明牌。他们一边煽动社群仇恨,一边收取滴血的金币,拨弄政治算盘珠子的声音比枪声更加刺耳。而这种内乱,终有外溢的一天。回头再看9月初美国国防部恢复旧称,更名为“战争部”,也就明白这并非白宫一时心血来潮了。
天下并不太平,世人还须警惕。
文字:李子孟
漫画创意:王粲
漫画制作:陈然
来源: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