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5号,罗永浩发了条微博,说华与华的老板已经跟他道歉了,这事能过去,但重点还是餐饮企业用预制菜得给消费者知情权。
2025年9月15号,罗永浩发了条微博,说华与华的老板已经跟他道歉了,这事能过去,但重点还是餐饮企业用预制菜得给消费者知情权。
说实话,这事儿本来跟华与华没直接关系,结果它硬生生把自己卷进了争议里。
事情得从9月10号说起,当时罗永浩跟西贝因为“预制菜要不要告诉消费者”吵了起来。
华与华是西贝的品牌战略公司,老板华杉直接站出来帮西贝说话,微博里还老用“网络黑嘴”形容反对的声音。
本来吵吵几句可能就完了,没想到9月14号西贝的贾国龙在行业群里引用华杉的话,说罗永浩是“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这一下彻底把罗永浩惹火了。
罗永浩当晚就说这事儿没法揭过去,后来在直播间还点名华与华,说它作为收费的咨询公司,帮西贝出的主意纯扯淡。
老实讲,我觉得华与华这儿有点冒失。
你是第三方咨询,不是客户的公关,这么直接站队,其他客户看了心里难免犯嘀咕,要是以后我跟人有争议,你们也会这么不管不顾帮我说话吗?
这中立性一丢,咨询公司的立身之本就晃了。
华与华会这么硬气帮西贝,说到底还是俩家合作太久了。
2013年西贝全国才40多家门店的时候,华与华就跟它合作了,还帮西贝做了个“I♥莜”的超级符号,把西贝的品牌给升级了一遍。
华杉2023年还在微博说,这十年从西贝拿了6000万咨询费,下个十年还想拿一两个亿。
6000万可不是小数目,那这钱花得值不值?咱们可以看看华与华其他客户的情况。
蜜雪冰城2021年用了它的超级符号策略,那首“你爱我我爱你”的歌全网播放量超50亿,门店从1.5万家涨到了2025年的3万家;东鹏饮料2020年跟它合作后,第二年营收涨了不少。
这么看华与华的策略好像挺管用,但西贝呢?从2013年的40多家店涨到现在600多家,这速度跟蜜雪冰城比差远了。
当然西贝是正餐,蜜雪冰城是奶茶,赛道不一样,但消费者会不会觉得,6000万的咨询费,西贝的变化没那么明显?
华与华能拿到这么多客户,跟它的“超级符号”理论有关,设计上还讲究“大、亮、多”,比如厨邦酱油的绿格子包装,老远就能看见。
它收费比君智咨询便宜,君智动辄3000万,华与华一般是几百万一个案子,国内不少知名品牌都找过它,海底捞、东鹏饮料这些都是它的客户。
不过华与华还有个隐藏身份,它的老板华杉和弟弟华楠,还是上市公司读客文化的实际控制人。
读客文化主要做图书和数字内容,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都降了不少,市值也就40多亿。
本来想这兄弟俩两边开花挺好,后来发现可能不是这么回事,一边要管咨询公司的案子,一边要操心上市公司的业绩,精力会不会不够用?
要是因为分心导致咨询方案质量下降,那客户花的钱不就亏了?这也是外界质疑华与华的一点。
华与华不光跟客户的关系复杂,跟行业里其他公司也有矛盾,尤其是做定位理论的公司。
国内品牌咨询圈有四大流派,华与华是设计系,特劳特是定位系,还有冲突系和势能系。
定位系2002年就进中国了,像“怕上火喝王老吉”“飞鹤奶粉更适合中国宝宝”都是定位系的案子,现在市场份额比设计系还高。
华杉特别不认同定位理论,公开说定位不是理论,还说它有破坏性。
本来想这就是学术争论,后来发现没这么简单,很多企业都是先找定位系定战略,再找华与华做推广,等于华与华成了下游执行方。
这么一看,华杉批评定位理论,更像是想让自己的“超级符号”成为行业标准,抢定位系的客户和行业地位。
毕竟咨询行业就这么大一块蛋糕,你多吃一口,别人就少吃一口,这竞争本质就是利益之争。
行业里还有第三方出来说公道话,占山品牌战略就建议罗永浩代言西贝,一起推动餐饮透明化。
这招其实挺聪明,既化解了罗永浩和西贝的矛盾,还能让西贝在预制菜问题上占主动,可惜华与华没想到这层,反而一门心思帮西贝骂罗永浩,把自己也拖进了争议。
华与华这次陷入麻烦,不是偶然。
作为咨询公司,帮客户说话没问题,但不能丢了中立性;收高额咨询费也没问题,但得让客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现在它一边要应对预制菜风波带来的信任危机,一边要处理读客文化的业绩下滑,还要跟定位系抢市场,压力确实不小。
说实话,未来品牌咨询行业会更看重消费者的想法和实际效果,华与华要是还坚持“给钱就干”的原则,不兼顾公共利益,下次可能还会陷进类似的争议里。
毕竟消费者不傻,咨询公司的价值不是帮客户吵架,而是帮客户做真正对的事。
来源:萌萌思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