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回响⑫|“物种复壮”→“生态修复”,人与自然的美美与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14:06 1

摘要: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四川生态环境开设“‘两山’回响”专栏,分享我省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充分展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生态环境厅系统评估了2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四川生态环境开设“‘两山’回响”专栏,分享我省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充分展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生态环境厅系统评估了2024年美丽四川建设工作,精选优秀案例,形成《美丽中国建设·四川在行动2025》成果集,今天一起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秀案例。

成都云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示范基地

云桥湿地动植物保护成效

郫都区安德街道云桥湿地占地332.6亩,地处成都市主要水源地徐堰河、柏条河流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湿地。2022年起,郫都区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基本原则和“再野化”的先进理念,通过有序实施生态修复、强化湿地维护管理、促进物种多样性保护等措施,修复面积约61亩,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平衡体系得到恢复,云桥湿地已记录高等植物353种、脊椎动物238种,被称为川西坝子“生物多样性宝库”。云桥湿地先后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第二批“美丽成都建设”优秀案例,获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示范基地”。

乐山沐川朱鹮:“东方宝石”飞向巴山蜀水间

沐川县繁育中心的朱鹮(左)、放飞的朱鹮(右)

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也是低海拔湿地生态系统的“活体监测仪”。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沐川县成功放飞首批12只人工繁育的“川籍”朱鹮,创国内首次人工繁育个体在川野化放飞的纪录。沐川朱鹮繁育中心自2019年引入40只种源后,攻克12项技术难题,使种群扩至83只。2024年建成3000平方米野化训练笼舍,通过模拟自然环境培育出28只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个体。朱鹮成功放飞标志着中国朱鹮保护从物种复壮向生态系统修复的跨越,为濒危物种保护提供新范式。

眉山市瓦屋山:亚洲最大桌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瓦屋山全景(左)、光叶珙桐(右)

瓦屋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和四川省划定的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被誉为“世界杜鹃花王国”“被子植物演化中心”“中国鸽子花(珙桐)故乡”,被评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最美桌山”。近年来,眉山市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等重大工程,扎实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构建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区域内现存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7种(大熊猫、黑颈鹤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4种。

甘孜州新龙县:十年寻踪建设“七猫王国”

新龙县雪豹(左)、猞猁(右)

新龙县是我国超过一半野生猫科动物种类的家园,被誉为“七猫王国”(雪豹、豹、亚洲金猫、豹猫、欧亚猞猁、兔狲和荒漠猫)。新龙县自2013年开始重点关注猫科动物保护工作,先后对7个乡镇约300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调查,获得红外相机有效照片超7万张。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公益林保护等生态修复措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4900亩、退牧还草141.8万亩、公益林保护1313.51万亩,完成封山育林5万亩,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天然庇护所。先后与阿拉善SEE、猫盟CFCA等机构在猫科动物调查监测、自然教育、公益保护等方面深入合作,建立瓦日、衣麦、仁古、切依4个公益保护地,吸纳附近4个村全体居民参与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

共同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钟承林与雅安市委书记廖文彬一行座谈

阿坝州环保“摆龙门阵”短视频:以生活叙事讲活生态那些事儿

聚焦ODS与HFCs淘汰管理!来看这场培训划了哪些重点?

来源:四川环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