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5年,大唐御史审问一个盗贼,没想到竟审出了公主的私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4:02 2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唐朝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统治下的大唐王朝正值鼎盛时期。

朝廷上下都以为皇室无比光鲜亮丽,谁能想到一个小偷的意外落网,会引出震惊朝野的皇室丑闻。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一个寻常的盗窃案竟牵出了高阳公主的私情,最终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让许多人付出生命代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个倒霉贼引发的血案

贞观十九年的一天夜晚,长安城西的弘福寺里来了个不速之客。这人专挑值钱的东西下手,在寺庙里东摸西找。

他溜进一间禅房,看到床头放着个金光闪闪的枕头,上面还镶嵌着各种宝石,一看就价值不菲。贼人心中大喜,赶紧把枕头塞进怀里就想开溜。

没想到刚出寺门就被巡逻的士兵逮个正着。这下可好,人赃俱获,想抵赖都没门。案子很快就报到了御史台。

按理说这种小偷小摸的案子,打几板子关几天也就完事了。可偏偏负责审案的御史是个较真的主儿,他拿起那个“金宝神枕”仔细端详,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这枕头做工精美,用料考究,一看就是宫里的东西。普通人家哪来这种宝贝?就算是富贵人家,也不可能有这种规格的物件。

御史心里犯嘀咕,决定深挖下去。他先审问小偷,这贼人哪敢隐瞒,老老实实交代是从弘福寺一个和尚房间里偷的。

御史带人去弘福寺一查,住在那间禅房的不是别人,正是玄奘大师的得意弟子辩机。

辩机这个人在长安城里名气不小,年纪轻轻就精通佛法,还帮着玄奘翻译经书。这样一个清修的高僧,怎么会有如此贵重的俗物?

审问辩机的时候,这位高僧起初还想搪塞过去,说是施主供奉的。御史可不是吃素的,继续追问这施主是谁。

辩机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御史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猫腻。经过一番严厉审问,辩机终于撑不住了,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名字——高阳公主。

皇帝女儿的秘密情人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之一,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得父皇欢心。她嫁给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按说应该是夫唱妇随,相敬如宾。

可这位公主偏偏不走寻常路,她看不上自己那个平庸的丈夫,反而对佛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辩机和高阳公主的相识要从几年前说起。那时候公主经常去弘福寺听经礼佛,一来二去就认识了辩机。

辩机长得眉清目秀,谈吐不凡,对佛经的理解深刻独到。公主被他的才华所吸引,经常找他讨论佛法。时间一长,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变了味。

从单纯的论经说法,到互诉衷肠,再到私定终身,这个过程谁也说不清楚具体是怎么发生的。

反正等到两人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了。高阳公主开始频繁出入弘福寺,有时候一待就是大半天。

她还经常派人给辩机送东西,吃的用的应有尽有,那个“金宝神枕”就是其中之一。

辩机虽然是出家人,但面对公主的情意也把持不住。两人在寺庙里幽会,在禅房里缠绵,把佛门清净地变成了他们的私密空间,这种关系维持了好几年。

房遗爱对妻子的行为心知肚明,但他不敢声张。

一来高阳公主是皇帝的掌上明珠,他惹不起;二来他自己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在外面也有相好的。夫妻俩就这样各玩各的,表面上还要装作恩爱的样子。

公主府上的仆人们都知道主子的秘密,但谁也不敢多嘴。

大家心照不宣地配合着公主的行动,有的负责打探消息,有的负责传递书信,有的负责望风放哨。这个秘密就这样被掩盖了好几年,直到那个倒霉的小偷出现。

李世民的血腥报复

消息传到李世民那里的时候,这位一代明君差点没气晕过去。

自己最疼爱的女儿竟然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还是和一个和尚!这不仅是家丑,更是对皇室威严的践踏。李世民当即下令,把辩机拖出去腰斩。

“腰斩”是极其残酷的刑罚,犯人被从腰部斩成两截,上半身还能活一段时间,要忍受巨大的痛苦才会死去。

辩机在刑场上痛苦地扭动着身体,鲜血染红了地面。围观的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同情这个年轻的和尚,有人则觉得他罪有应得。

高阳公主得知消息后如遭雷击,她想去求情,但李世民根本不见她。

她跪在宫门外哭了三天三夜,嗓子都哭哑了,膝盖都跪肿了,可父皇的心肠比石头还硬。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下令处死了公主府上十几个知情的仆人,这些人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拉出去砍了头。

从那以后,高阳公主就像变了一个人。她不再是那个活泼开朗的公主,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见。

她恨父亲的无情,恨这个世界的残酷,更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于是,她开始疯狂地召集各地的僧人道士到府上来,名义上是超度亡灵,实际上是在发泄心中的愤恨。

她让这些人日夜诵经,搞得公主府上乌烟瘴气。房遗爱劝她几句,她就大发雷霆,拿东西砸人。整个公主府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重。所有的儿女都赶去探望,唯独高阳公主不去。有人劝她,说皇上时日无多,去见最后一面吧。

她冷笑一声说,他当初杀辩机的时候可曾想过我的感受?现在要死了想起我这个女儿了?晚了!李世民临终前还念叨着高阳的名字,但这对父女终究没能和解。

从诬告到谋反的不归路

李治登基后,高阳公主的处境更加尴尬。新皇帝对这个姐姐既忌惮又厌恶,但碍于情面还不能太过分。

高阳公主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她必须想办法自保。这时候她把目光投向了丈夫的哥哥房遗直。

房遗直是房玄龄的长子,按照规矩应该由他继承父亲的爵位。

但房玄龄临终前却把爵位传给了次子房遗爱,这让房遗直很不满。高阳公主看准了这一点,想挑起兄弟之间的矛盾,从中渔利。

她先是编造了一个“弥天大谎”,说房遗直对她非礼。这个指控非常严重,如果坐实了,房遗直不仅要丢掉性命,整个房家都要受到牵连。

房遗直当然不认,他找到长孙无忌帮忙。长孙无忌是朝中重臣,也是皇帝的舅舅,他一眼就看出这是高阳公主在搞鬼。

案子审理的过程中,高阳公主的很多秘密都被挖了出来。她不仅诬告房遗直,还暗中联络了一些对李治不满的宗室成员。

这些人包括吴王李恪、荆王李元景等人,他们都对皇位有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高阳公主给他们出谋划策,说现在皇帝刚登基,根基不稳,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她还说自己可以提供金钱和人手支持,只要事成之后给她一个好的待遇就行。这些宗室成员被说动了,开始秘密筹划谋反的事情。

他们的计划是趁着某个节日皇帝出巡的时候动手,先控制皇宫,再逼李治退位。计划看起来很完美,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其中一个参与者害怕了,偷偷向李治告密。李治大惊,立刻派人调查,结果发现这个谋反集团牵涉的人还真不少。

李治雷厉风行地处理了这个案子。吴王李恪、荆王李元景等人都被赐死,房遗爱被拉到菜市口斩首示众。

高阳公主作为主谋之一,也被赐白绫自尽。临终前,她还在诅咒这个世界,诅咒所有害她的人。

其他参与谋反的人也都没有好下场,轻则流放边疆,重则满门抄斩。

这个案子牵连了上百个家族,长安城里人人自危,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那些曾经和高阳公主有来往的人更是战战兢兢,生怕被牵连进去!

高阳公主,从天之骄女到阶下囚,从追求真爱到满怀仇恨,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即便是公主也不能随心所欲,一旦触犯了规矩,下场就是万劫不复。

辩机的死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她从一个为爱痴狂的女人变成了一个复仇的疯子,最终害人害己,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参考资料来源:

· 《旧唐书·高祖诸子传》卷六十四

· 《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卷八十三

·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至一九九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贞观十九年至永徽四年条

· 刘昫等:《旧唐书·房玄龄传》卷六十六

来源:蜀山史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