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营销,正在上演着一场“人格分裂”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02:42 1

摘要:前两天,我在郑州讲第226届单仁牛商《视播时代,企业全域营销快速增长系统课程》,中间休息的时候,我听到一个新学员抱怨说,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广告投放的效果越来越差,想要减少预算。

01

前两天,我在郑州讲第226届单仁牛商《视播时代,企业全域营销快速增长系统课程》,中间休息的时候,我听到一个新学员抱怨说,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广告投放的效果越来越差,想要减少预算。

这让我想到了《2025中国数字营销趋势报告》的一组数据。

2025年,中国企业营销预算的平均增长率只有8%,是五年来的最低水平,有54%的营销人员对市场前景持负面信心,要减少预算。

同时,中国企业的营销,正在上演着一场“人格分裂”。

一方面,当被问到企业增长的首要机会点的时候,有56%的企业选择了“加大品牌建设”,位列第一。

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企业都认识到,品牌是企业穿越周期、构建护城河的根本。

但另一方面,当被问到如何应对营销预算下降的时候,有53%的企业却做出了完全相反的行动,选择“减少品牌投放,增加效果投放”,这个比例比去年增加了11%。

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为什么明知道品牌更重要,却要减少品牌预算,增加效果投放呢?这种做法是对的吗?

02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这种认知与行动的矛盾。

一方面来自于现实带来的压力。

尽管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像汽车、奢侈品消费都是全球第一,但实际上关上门来说,今天国内需求依然相对疲软,消费者的预期和信心也还没有恢复。

这种经济大环境的压力,让很多企业特别是现金流比较紧张的中小企业,对营销预算的投资回报率非常看重,每一笔支出都要求马上能有立竿见影、可量化的回报。

另一方面,大家虽然看重品牌的价值,但都认为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溢价需要更长期的建设,很难在短期体现,并且也很难量化。

相反,投流、信息流广告的ROI是清晰可见的,投多少钱进去,带来多少回报,都有数据可查。

所以,品牌广告一直被作为是高投入的成本中心,重要但不紧急,效果广告就是紧急,而且可量化。

那么,面对短期确定性的回报要求,企业自然就会把资源放到效果投放,而不是品牌建设。

所以,我们也讲过,包括我们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当企业投流的营销边际roi为正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立马追加投入,追求最大限度的回报。

说简单点就是边际投入利润=0,总体利润最大化,只要你增加的投入能带来正向的利润回报,就要继续追加。

但是,你要知道,这个回报一定不会是长期稳定的。

所以,如果只以效果来衡量一切,那企业营销也迟早会进入到不可持续的增长陷阱当中。

03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今天不管是信息流广告,还是投流加热,很多都是依赖AI进行广告智能投放,看上去操作简单了,但本质上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竞价池中购买“即时流量”。

当企业都涌入同一个效果广告池,用相同的ROI指标,比如说GMV也就是交易量作为出价依据的时候,平台算法一定会为了最大化自身收益,持续推高流量价格,提升企业的获客成本。

企业就被牢牢锁定在了一个“付费流量”的跑步机上,很难建立起任何品牌资产或者是自然流量池,一旦停止付费投流,销售额马上就会归零。

所以,今天不只是企业在内卷,效果广告一样也在内卷,内卷的尽头就是无休止的流量成本上升。

那庅,很多企业为了在“效果内卷”的竞价中胜出,维持一个看上去漂亮的即时ROI,最常用的手段是什么呢?

那就是产品的打折促销,但这种做法本身又在稀释品牌价值,也就是对品牌本身有伤害的。

因为当你不断通过折扣来吸引客户的时候,你其实就是在告诉市场,你的品牌仅仅等同于廉价,你所提供的价值仅仅在于价格,而不是产品服务的质量和创新。

而且,今天很多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和注意力本来就很有限,如果企业只是提供“折扣”这一个价值,客户也会毫不犹豫地在下一秒转向下一个提供更低折扣的品牌。

即使能吸引过来的客户,也会缺乏后续的复购价值,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永远无法积累客户资产。

第二、只做效果广告的企业,会面临惩罚性的进入成本。

因为在中国这个极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等待的成本是复利增长的。

只做效果投放的企业,本质上就是选择了一种战略上的等待。

他们没有计划去建立任何真正的品牌护城河,那么,当未来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效果广告无利可图的时候,想要回头补课去做品牌,企业就一定会面临惩罚,也就是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去撬动用户的认知,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信任。

04

那么,是不是企业就不做效果广告,不投流了呢?

麦肯锡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如果一个企业在季度内减少了50%的广告支出,品牌活跃度会减少19%;如果整个季度没有任何广告投入,活跃度就会下降一半;如果半年没有任何广告的投放,直接反映到销量上,平均销量会减少13%。

所以,持续的投入和预算一定要有,但需要改善效果广告的内容,不单纯靠价格吸引用户,而是体现企业在特定场景当中的解决方案,刺激消费者的痛点,凸显产品服务的效果。

它能够让顾客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带来的就是客户的快速行动,马上下单,刺激企业的业绩结果。

同时,品牌方面的投入也必须要有。

就像我们说,品牌的影响力是社会共识所形成,精准营销让效果广告的投入和产出变得直观,但这些人群转化率的70%,本质上就是靠品牌背后的信任所驱动的。

也就是品牌的心智份额超过市场份额的时候,销售才会更容易实现高转化和高增长。

但是,我们也不用像那些大企业一样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品牌建设,而是借助于今天短视频直播的特性,把品牌内容特别是公关性内容沉淀到视频中,把品牌价值观融入短视频里,融入创始人IP内容当中,就像品牌大师里斯所说的广告打不出品牌,只有公关才能创造品牌。

今天对大部份企业来说,创始人IP是品牌最好的代表,也是最好的品牌推动元素,去建立坚实的信任感。

这是今天视播时代一个重要的营销创新,也是中小企业需要把握的品牌窗口期。

通过全域矩阵的布局,一方面利用短视频平台搭配效果广告做精准人群的投放转化;另一方面通过中长视频替代传统品牌广告,或者是借助于不同维度的IP帐号,比如说创始人IP进行低成本、深度的品牌建设。

这就像人有两条腿一样,不去过度倚重效果广告,也不偏废品牌的积累,而是用两条腿走路。

以品牌为锚点,以效果为杠杆,利用视播时代的全域矩阵营销创新,通过创始人IP的打造,构建品效协同的品牌资产积累与销售转化,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增长。

明天,我们单仁行继续拆解实现品效协同的三个战略框架。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来源:单仁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