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防止规模性的返乡和滞乡,又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是什么意思?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00:23 1

摘要:“防止滞乡”不是不让人回家。不是把人锁在城里。是怕一个场景:工地停一片、厂里产能缩一截,四十来岁的打工人扛着被子退房,火车站一车又一车往老家走。回去倒不怕,怕回去没活。屋里二层小楼空着,镇口小卖部灯也暗,大家在家“闲着”,那才叫真心发慌。要防的,是这种成规模的

这两句话最近老被拿出来对比: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同时又在大声喊返乡创业。表面像打架,实操是一盘棋:一边兜底不出事,一边托举能发展。

“防止滞乡”不是不让人回家。不是把人锁在城里。是怕一个场景:工地停一片、厂里产能缩一截,四十来岁的打工人扛着被子退房,火车站一车又一车往老家走。回去倒不怕,怕回去没活。屋里二层小楼空着,镇口小卖部灯也暗,大家在家“闲着”,那才叫真心发慌。要防的,是这种成规模的“无事可做”。

所以做法是疏,不是堵。有人还能上岗,就把岗位稳住;实在撑不住,就提前把路铺在村里。培训、电商、装配、机修,镇上的培训中心晚间也开灯,村干部挨家挨户通知考证;人社部门对接企业,公益性岗位先安排上,挣钱不多,起码稳。关键是“有活”,而不是“别动”。

另一头,“鼓励回乡创业”是给能折腾的人加一把火。乡村不只种粮那条路,市场这几年把门打开了。安吉有一拨大学生把废弃矿坑做成露营地,灯串一挂,篝火一烧,游客日均2,000+,累计过百万;曹县电商链条越拉越长;奉节做眼镜,苍溪把雪梨做成产业带。数字更直观:全国返乡或入乡创业者一千三百多万,按现在劲头,到2025年会过1,500万。

为什么要盯年轻人?他们上来就懂流量,能讲故事,把“土特产”做成品牌。直播带货,周末研学,生态露营,几条线一起跑,现金流跟着来。村里原有的资源没动,却被重新点亮,这才是“鼓励”的落点:让回去的人不是“滞”,而是“动”。

担心失败?政策把安全网先拉上。安吉给返乡青年准备了53个乡创空间、约150万平方米的人才园,进场就能接到“创、研、学、孵、投”的全链条服务;自2023年起发放就业、创业补贴1.93亿元,真金白银。安徽临泉连续十七年搞“接您回家”,把人和机会一起请回去。浙江桐庐干脆把能干事的人吸纳进村级治理,“把会干事的人推到台前”。这套组合拳的意思很明确:你可以试,摔了也有人扶。

两件事合在一起逻辑就顺了:一手稳住基本盘,别让人因为没工作被迫“滞”在家;一手点燃新动能,让回到土地的人能挣到钱。不是非此即彼,是先有路,再有车,车多了路再拓宽。

城里压力确实大,有人想留下闯一闯,有人想回去换赛道。这没标准答案。好在乡下的产业链子正往外伸,市场看得见、摸得着,政策也给了台阶。真要说矛盾?更多是节奏问题:什么时候稳,什么时候进,别被一句口号带偏。

来源:聪明的星辰J6np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