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初也信玄学,把翻肚归咎于客厅风水,直到温度计戳进换水瞬间的温差:新水比缸水低四度,热带鱼当场休克。白点病跟着来,像报复,鱼身撒盐般冒星,升温、下药、暴氧,忙到半夜,它仍侧躺漂成一页白帆。后来学乖,新水先丢阳台晒两天,温差锁在1℃以内,死亡率却只是从“团灭”降
“鱼又没了?”——清晨六点,我盯着空荡的缸底,只剩加热棒亮着孤独的灯。六年,一百多条命,换来这句家人的晨间问候,比闹钟还准。
最初也信玄学,把翻肚归咎于客厅风水,直到温度计戳进换水瞬间的温差:新水比缸水低四度,热带鱼当场休克。白点病跟着来,像报复,鱼身撒盐般冒星,升温、下药、暴氧,忙到半夜,它仍侧躺漂成一页白帆。后来学乖,新水先丢阳台晒两天,温差锁在1℃以内,死亡率却只是从“团灭”降到“零星”——硝化系统早被之前的抗生素团灭,氨氮悄悄爆表,鱼鳃烧得通红,只是没了白色斑点,换了个死法。
锦鲤更冤。80厘米缸养了五条,转身都要排队,鳞片刮掉半面,伤口成了细菌自助餐厅。按书搬药,黄粉、亚甲基蓝轮着泡,鱼没好,钱包先瘦。直到把整缸换成300升,再减到两条,伤才长拢——原来“吉祥”俩字,得用平方换。
最心疼的是孔雀母鱼,生娃跟下饺子似的,小鱼苗却被过滤泵一口吸成面条。赶紧淘宝育儿盒,打氧、晒丰年虾,每天三餐,结果水质过肥,母鱼尾巴烂成扫把。老手一句“少喂勤换”把我点醒:原来勤快也能杀死鱼。
清道夫死得最不体面。一直以为它是缸内扫地僧,饿急了才懂它啃藻只是副业,真主食是鱼体表黏液。鱼一病,它先冲上去嘬,嘬到皮开肉绽,自己也没扛住氨毒,肚皮朝天,像给“勤劳”俩字写了个反讽。
现在缸空着,擦藻布挂在边上,没再下水。不是怕再死,是终于承认:养鱼不是造景打卡,是给一条命租个临时屋檐。下次开缸,先问自己能接受几次空缸,再数能掏出多少升水、多少克盐、多少耐心。算不清,就继续空着——至少,比再写一份死亡日记仁慈。
来源:逻辑操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