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恋综集体翻车,嘉宾喊房租贵却环球旅行,遭韩版恋综全面碾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18:54 1

摘要:“老师,您在哪儿工作?”“大钟寺。”“哦,我在西二旗。”这样的对话正在一档名为《逃离朝九晚五的恋爱》的综艺里上演,两个北京互联网地标成了打工人的接头暗号。

“老师,您在哪儿工作?”“大钟寺。”“哦,我在西二旗。”这样的对话正在一档名为《逃离朝九晚五的恋爱》的综艺里上演,两个北京互联网地标成了打工人的接头暗号。

这群年轻人不是来炫耀精英履历的,他们是产品经理、剪辑师、图书编辑,是请了年假来参加恋综的普通打工人。

当综艺里的男女嘉宾不再出入海岛别墅和江景公寓,而是骑着电动车在晚高峰堵车、靠在公交车窗补觉,许多观众忽然意识到,大家追看这档“牛马恋综”,期待的不是王子公主的完美童话,而是对真实生活的确认。

曾几何时,国产恋综已然成为“素人偶像剧”的代名词。《心动的信号》等节目构筑了一个平行时空,那里充斥着年薪百万的投行精英、海归博士,他们在海岛别墅或一线城市江景公寓里演绎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浪漫。

2024年的《心动的信号7》将这种悬浮感推至高峰。嘉宾们刻意中英夹杂的说话方式引发群嘲,“我挺喜欢南…Southampton、曼……Manchester”的表达被观众调侃为“一年英水硕,一生英伦情”。

送礼环节更成为财力较量,从价值一千六百多元的粉色保时捷模型到看似平平无奇实则价值五百多元的哈罗公学草帽。

对此,观众们开始呼吁“二本恋综”,成为行业转向的明确信号。

《逃离朝九晚五的恋爱》应运而生。节目中,自我介绍不是名校背景炫耀,而是通勤时间与租房区域的交流;餐桌旁的氛围更像公司食堂的跨部门拼桌,大家互不喊名字,统一称呼“老师”。

有男嘉宾刚收到女嘉宾的约会邀请,转头就找地方“随地大小班”;有嘉宾在后采时突然接到老板电话,下意识应答,挂完电话的苦笑让屏幕前的观众瞬间代入。

看着这群打工人即使在难得的年假里也难以卸下工作的疲惫,一种熟悉的倦怠感扑面而来。有观众直言,这档节目展现了强大的“性缩力”。

所谓“性缩力”,是相对于“性张力”而言,指代一种让所有浪漫与心动瞬间萎靡的力量。

《逃离朝九晚五的恋爱》中,这种“性缩力”无处不在:初次见面,一口一个“老师”“X总”的称呼,像极了半生不熟的同事被迫联谊;约会内容不是风花雪月,而是通勤如何多睡五分钟、上班穿搭有多“恶心”;

甚至有嘉宾在连续收到三位异性的约会请柬后,仍心如止水地开始工作。

一位观众感叹:“看这节目的时间,也应该算在我的加班时长里。”

这些在其他恋综里会被果断剪掉的不浪漫瞬间,恰恰成了这档节目的核心看点。有嘉宾坦言裸辞半年,靠存款支撑生活的窘迫;有人在约会间隙躲进房间处理工作;还有人聊起租房时的无奈

住通州和石景山的两人要交往,就算是异地恋。

热度攀升的同时,质疑声也如潮水般涌来。有观众扒出嘉宾的社交账号,发现镜头里喊着房租太贵的人,私下里有环球旅行的足迹;吐槽加班太累的嘉宾,晒过不少精致下午茶。

这种割裂感让人恍惚:这到底是真实生活的切片,还是另一套精心编排的打工人剧本?

更有人质疑请年假还要加班的设定太刻意,觉得正常人不至于把工作挂在嘴边。这些争议揭开了当下恋综的整体困境,伪素人现象泛滥,剧本痕迹越来越重,观众早已分不清真实与表演的边界。

与此同时,韩国的《母胎单身恋爱大作战》等聚焦普通人的恋综却获得了成功。这些节目展现了母胎单身者在异性相处中的笨拙与内耗,让观众看到了自己在情感中的影子。

当一位男嘉宾因担心自己的喜欢会给对方造成困扰,而向心仪女生说出“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喜欢你”时,那种深深的不配得感,击中了无数低自尊社交障碍者的内心。

当节目组终于将镜头对准真实,观众的反应却令人难以捉摸。

《逃离朝九晚五的恋爱》的播出效果并不理想,但另一边《母胎单身》却大获成功。

一面是已有固定套路的“偶像剧”式恋综,一面是播出效果难以预料的“普通人”恋综,“残酷”的真实还是“虚假”的幻想,成了摆在恋综制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细究之下,观众或许只是厌倦了套路化的烂俗言情叙事。

真人秀不同于偶像剧的动人魅力在于:不是通过营造甜而完美的CP互动,粗制滥造工业糖精,而是借由个体性格、经历的复杂性,使得嘉宾们的行为难以被任何单一剧本所概括。

当国内恋综困于“悬浮”与“过于真实”的两极挣扎时,海外恋综已展开多种尝试。日本综艺《线下恋爱》让嘉宾放下所有电子设备,在法国尼斯的街头凭缘分自由邂逅,回归古早恋爱模式。

韩国的《恋爱兄妹》则通过“手足要在外人面前装不熟”的设定,增加了推理趣味,更展现了爱情与亲情交织的复杂情感。

这些尝试提示我们,恋综的创新不必局限于“真实”与“造梦”的二元对立,而是可以在这两者间找到更丰富的表达方式。

《半熟恋人4》的突破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节目不再局限于“CP速配”,而是展现了30+人群清醒与迷茫并存的状态,爱情不再是唯一主线,友情与自我成长同样重要。

有观众感慨:“看这群30多岁的人在感情中犹豫、自省与突围,我仿佛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或许,恋综里“恋”固然重要,但“人”的分量同样不可或缺。无论感情成败,嘉宾们相识一场所经历的心灵路程,才是真正的核心看点。

这段旅程中的自我发现与成长,往往比一个圆满结局更真实,也更能引发普通人的共鸣与思考。

现实主义的风吹到了恋综,让观众得以审视爱情最本真的模样,它未必在皇室城堡里,而是在加班后的一碗热汤里,在那个同样疲惫却愿意同行的人眼里。

来源:米奇回来了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