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天停摆落幕?2026年1月再预警,美国两党博弈何时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6:39 1

摘要:美国政府43天的运转停滞刚结束,民主党议员德劳罗就抛出了个让人揪心的消息。

美国政府43天的运转停滞刚结束,民主党议员德劳罗就抛出了个让人揪心的消息。

2026年1月,这场闹剧可能会再次上演。

刚从停摆阴影里走出来,又要面临新的不确定性,美国民众怕是最有体会这种无奈。

2025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正式进入停摆状态,这事说起来不复杂,就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医保问题上谈不拢。

原本该通过的临时拨款法案,被两党的立场抵牾卡住了。

政府运转的资金耗尽,停摆也就成了必然结果。

医保问题在美国争论了这么多年,奥巴马医改留下的争议至今没平息。

两党在资金分配和覆盖范围上各执一词,谁都不愿让步。

本来想两党能坐下来好好协商,后来发现他们只是把问题往后推了推。

八名民主党参议员站出来支持共和党提案,同意把医保补贴的争议放到12月单独表决。

这个转折让停摆有了结束的可能,2025年11月12日,众议院以222票支持、209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参议院之前敲定的临时拨款法案。

但这法案只是个权宜之计,仅能为政府提供资金到2026年1月30日。

很显然,这场停摆的结束算不上真正的解决,两党的核心分歧没有消除,只是暂时“休战”而已。

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在投票前的发言里说得很明白,民主党会继续为平价医疗和降低生活成本奋斗,“这场斗争尚未结束,我们才刚刚开始”。

如此看来,民主党内不愿妥协的声音确实不小,这也为1月的潜在危机埋下了伏笔。

搞不清两党是不是真的把民众利益放在心上,2025年中期选举后,共和党控制了众议院,民主党掌控参议院。

这种制衡格局本是制度设计的初衷,却在如今的政治环境里变成了相互掣肘的工具。

近年来,从债务上限谈判到基础设施法案博弈,两党“为反对而反对”的否决政治越来越常见。

政府停摆不再被视为需要规避的治理危机,反而成了两党讨价还价的筹码。

这种政治极化的背后,有制度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影响。

美国的初选制度让政客们不得不迎合核心选民的极端诉求,不然很难获得提名。

本来想政客们能兼顾更多人的利益,但后来发现,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

更何况,新媒体的算法推荐让很多选民陷入了信息茧房,每天看到的都是符合自己口味的内容。

对不同立场的了解越来越少,自然也就不愿支持跨党派的妥协。

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民众对两党跨党派合作的支持率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水平,这可不是个好信号。

美国政府的停摆,受伤的从来都不只是政治圈。

43天的运转停滞,让经济和民生都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冲击。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过,这场停摆让2025年第四季度的GDP年增长率下降了不少。

英国广播公司也做过估算,停摆每持续一周,美国就会损失大约150亿美元。

这些数据可能有些枯燥,但实实在在反映了经济受到的影响。

关键经济数据的暂停发布,也给市场带来了麻烦,投资者的决策受到干扰,市场波动随之加剧,这种不确定性对经济的伤害是隐性但深远的。

2018到2019年美国政府停摆后,经济复苏就出现了滞后的情况。

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可两党似乎并没有太多顾忌,普通民众对停摆的感受怕是最直接的。

联邦食品救济项目暂停,依赖这些救济的低收入群体陷入了断供危机。

大量联邦雇员要么无薪上班,要么被迫休假。

他们的生活开支得不到保障,家庭运转都成了问题。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也差点瘫痪,航班延误、取消成了常态。

经常出差的人,对这种混乱怕是最有体会。

医保福利的审批也受到了影响,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就医权益得不到及时保障。

民调结果显示,很多美国民众觉得两党都脱离了民众。

他们制定政策时,并没有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优先位置。

如此看来,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正在不断流失。

国际社会也在看着美国的这场闹剧,一个连自身基本运转都维持不了的政府,很难在国际上树立起可靠的形象。

联合国的相关报告就提到过,美国的政治失能已经对全球治理产生了负面影响。

美国的盟友也开始担忧其政策的稳定性,这对美国的国际事务主导权可不是什么好事。

2026年1月的停摆预警并非空穴来风,两党的根本分歧没有解决,妥协的空间依然狭小。

政治极化的趋势没有得到缓解,制度性的缺陷也没有得到修正,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停摆可能会成为美国政治的常态。

毫无疑问,两党应该回归治理的本质,把民众的利益、国家的稳定放在首位,而不是执着于党派斗争。

政府的运转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计,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

用停摆作为博弈的筹码,并非明智之举。

如此看来,美国政府停摆的背后,是政治生态的失衡和治理能力的退化。

这场危机不仅是对美国两党的考验,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反思。

民主的本质是为民众谋福祉,而不是无休止的内耗。

来源:念寒尘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