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3号零点,《鬼灭之刃:无限城篇·猗窝座再袭》刚露脸48小时,票房2.8亿;猫眼今天更新,12.3亿,直接把《无限列车》9.8亿的纪录踩脚下。
“又一部日本动画在中国把钱挣麻了。
”
11月13号零点,《鬼灭之刃:无限城篇·猗窝座再袭》刚露脸48小时,票房2.8亿;猫眼今天更新,12.3亿,直接把《无限列车》9.8亿的纪录踩脚下。
豆瓣8.7,热搜挂三天,朋友圈一水“哭到口罩湿”。
我看完夜场出来,满脑子只剩一句:这片子到底给咱们灌了什么药?
先说最直接的——打戏。
ufotable把AI辅助塞进原画流程,线条干净得像刚擦过的日轮刀,一刀下去血沫子都带慢动作。
猗窝座挥拳那几下,影院里全是“卧槽”同步弹幕,坐我左边的大哥手机差点甩飞。
可光打得爽不够,它把反派拍成人:无限城塌到一半,导演偏要插一段猗窝座小时候跪在门口求师父收徒,雪盖住脚背,他喊“我想变强”那声儿,嗓子是哑的。
那一刻我忘了他是杀人鬼,只看见一个怕死的娃。
影院灯一亮,我后排的小姑娘抽泣着跟她男朋友说:“原来坏蛋也会疼。
”——得,票房密码就在这:先让你肾上腺素爆表,再戳你心窝子。
更鸡贼的是官方把“走马灯”玩成打卡点。
猗窝座回忆杀一出现,画面直接切成竖屏比例,旁边留白给弹幕。
我那场有人边哭边拿手机拍银幕,回家剪成15秒短视频,配文“反派be美学天花板”,一晚上点赞20万。
二刷票根还没揣热,微博就刷到同款“走马灯”模板,上传自拍就能生成猗窝座同款蓝光眼泪。
官方下场点赞,流量闭环丝滑得像善逸的雷之呼吸。
钱赚了,周边也没放过。
出影院走廊,万代柜台摆了1:1日轮刀雨伞,199一把,扫码付款“滴”一声,旁边男生直接买了三把:“一把用,两把收藏,一把供着。
”我翻了下淘宝,同款雨伞月销6万+,评论区全是“打着它上班,地铁安检让我抽刀出鞘”。
更离谱的是,东京大学心理学论文都赶来蹭热度——研究说看完猗窝座回忆的青少年,抗压指数涨8%,理由很简单:反派都在努力活下去,我有什么脸躺平?
学术圈一发声,家长群瞬间安静,没人再嚷嚷“动画片教坏小孩”。
说到底,鬼灭就是精准踩中“爽+哭”两点:打戏给爽点,回忆给哭点,反派给共鸣。
它把传统少年漫“努力就能赢”的鸡汤,兑成“努力也可能输,但还得继续”的烈酒,一口下去,成年人也上头。
不信你看,我隔壁工位35岁产品经理,平时连朋友圈都懒得发,看完连夜写小作文:猗窝座用三百年证明,执念只会把人困在原地,我加班到秃头图啥?
——一篇千字文,阅读量10万+。
动画讲完故事,观众自己把意义补全,这传播谁挡得住?
片尾字幕升起,椎名豪的新主题曲钢琴声一响,我旁边大叔突然鼓掌,一个人带起全场掌声。
那一刻我明白:票房12亿只是数字,真正炸掉的是观众心里那道“反派必须死”的墙。
墙塌了,钱就进来了。
来源:粉红娘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