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立新·致远!深化“参与式预算”工作座谈会主旨发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22:46 1

摘要:参与式预算,正是全过民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精彩缩影,它需要不断汇聚党委、人大、政府、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力量,让民主理念在预算监督中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评价的治理实践,让预算审查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11月12日下午,我市举行深化“参与式预算”工作座谈会,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的2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民主实践与财政改革新路径。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朱明连作主旨发言,现将发言刊登如下:

山海温岭,人杰地灵。温岭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部民营企业的奋斗史与创新史,也是一部基层民主的实践史与探索史。而温岭的参与式预算就是其中的一个精彩缩影。二十载春秋,一路走来,我们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二十年来,在温岭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历届人大接力奋斗,代表群众广泛参与,专家学者悉心帮助,新闻媒体积极传播,参与式预算取得了显著成就,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二十年实践,源于朴素的邂逅之始、成于监督的破冰之举、谋于民主的深化之路。

(一)源于朴素的邂逅之始。参与式预算产生于民主恳谈。1999年,民主恳谈在温岭诞生并蓬勃发展,从城到乡,从企业到机关,从化解群众矛盾到协调公共利益,在基层社会治理和民主政治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2004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评价民主恳谈是“台州的一个创举”,并提出“认真总结,继续探索,深入推进”的指示要求。随后,民主恳谈在温岭大地遍地开花,不断深化拓展,老百姓恳谈的主题也自然而然地触及到公共事务的核心即公共预算上来,当时基层群众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建设十分关注,“既然什么都可以谈,那么预算能不能也拿出来谈一谈?”2005年,温岭顺应民众需求,在新河、泽国两镇率先将民主恳谈的形式引入到镇年度财政预算、城建基本项目的审查,让代表和公民广泛深入参与预算决策、管理和监督,让民主恳谈开始与人大制度融合,参与式预算由此产生。二十年来,共有12多万人次参加了2400多场各类预算的民主恳谈等,促进政府调整预算近50亿元。民主恳谈与人大制度的邂逅、结合,激荡出了基层民主的蓬勃力量,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当家理财的热情,实现了人民群众对预算的广泛参与。

(二)成于监督的破冰之举。参与式预算从诞生伊始就蕴含着参与、协商、监督的肌理。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后,参与式预算迎来快速成长阶段。2012年,建立人大交办审计调查、审计查出突出问题专题询问制度,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高效;2013年,首次在县一级全面公开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使政府的预算从封闭走向了公开透明;2013年,在人代会上建立部门预算票决制,使人大对预算部门有了实质性的审查监督;2014年,建立人大交办绩效评价制度,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加注重绩效导向;2015年,建立“四本账”预算分本表决制,使人大代表对预算的表决权得到了有力落实;2018年,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使国有资产更加安全规范运营。二十年来,参与式预算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推动预算审查监督从程序性向实质性坚实迈进。全国人大在2014年《预算法》修订中来温岭调研,温岭实践推动了新《预算法》第45条的出台。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预算监督之中,让政府的资金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更多地惠及群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焕发出了根本政治制度应有的活力。

(三)谋于民主的深化之路。参与式预算的动力和活力,就在于它顺应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后,参与式预算迎来迭代发展阶段。我们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导向,通过数字赋能,开发“参与式预算数智在线”应用,从预算编制的依法审批到预算执行的绩效评估,实现监督全链条;从原来的部分部门预算监督到所有的一级部门预算分解给代表小组监督,实现部门监督全覆盖;从线下部分参与到建立“四库”全面纳入线上抽查,实现参与全方位,有效解决了实践中存在的全面审查难、全员参与难、全程监督难、复制推广难等问题。

视频:“参与式预算数智在线”应用的操作流程

在2024年《监督法》修订中,全国人大专题赴温岭调研,吸收了温岭的相关做法并给予充分肯定,为新《监督法》第30条的出台贡献了经验。同时我们在温岭20年民主实践的基础上,在省人大的大力支持和牵头组织下,充分吸收相关市县人大好的经验做法,制定了《公众参与政府预算审查工作指南》省级标准,对依法审查监督前充分吸收公众意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有效解决了实践中存在的工作欠规范、标准不统一、公众难参与、质效待提高等问题,保障了群众“四权”。二十年来,参与式预算真实体现了民主的“四个统一”,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可感可及,推动了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精彩转化。

二、二十年坚守,承载时代与信仰的力量、激扬迭代与创新的智慧、书写传承与接力的壮举。

(一)承载时代与信仰的力量。二十年坚守的根基,既是时代浪潮的托举,也是信仰之光的指引。我们赶上了一个民主与法治引领的伟大时代,这一伟大时代鲜明的标识就是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以法治力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时代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土壤和改革的包容,没有这个伟大的时代,就没有参与式预算。这份时代的馈赠,既是我们前行路上的坚实依托,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强大底气。回望征途,改革初期不乏疑虑与杂音,探索之路亦布满荆棘与坎坷,从预算民主恳谈,到预算修正议案、部门预算票决、全链条全覆盖监督,每一步突破都伴随着艰辛。支撑我们初心不改的,正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深刻认识,对“人民当家作主”根本宗旨的忠实践行,对“管好人民钱袋子”神圣使命的履职担当,这份源于制度自信与人民情怀的信仰,推动了参与式预算从“星星之火”的基层探索,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的制度实践。

(二)激扬迭代与创新的智慧。二十年坚守的活力,既是迭代升级的勇毅,也是守正创新的智慧。真正的坚守从来不是墨守成规,本身就包含了与时俱进的深化与完善。参与式预算历经诞生、成长、发展三个阶段,从乡镇试点的“破冰试水”到全域覆盖的“系统推进”,从传统的“线下恳谈”到数字赋能的“线上监督闭环”,从一地探索的“基层实践”到省级标准的“发布推广”,我们不断突破观念与体制的藩篱,改革步伐从未停歇,走出了一条“由点到面、由下而上、由表及里、由柔变刚”的进阶之路。这种贯穿始终的迭代与创新,源自党中央的号召和法律的引领,也源自历届市委的把关定向和领航掌舵,源自历届政府的开明务实和协同改革,源自广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创造,源自各级人大和各位专家学者对温岭实践的持续关注和精心指导。正是各方智慧的汇聚和无私的奉献,让参与式预算从“盆景”成长为“风景”。更为深远的是,通过多年民主实践,广大群众的民主素养与参与能力显著提升,政府的治理理念深刻转变,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持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不断增强,让人大为民履职的初心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共同富裕注入了充沛的民主能量,彰显出持久不衰的实践价值。

(三)书写传承与接力的壮举。二十年坚守的底色,既是薪火相传的接力,也是初心不改的担当。参与式预算的探索,是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接力长卷,是一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集体奔赴。回首过往,我们不会忘记,从破冰时的坚毅到深耕时的笃行,是改革初探者敢为人先播下的民主种子,经过历届人大的接续破题、久久为功,最终长成一片勃勃生机的民主森林。这份传承,是超越个人得失的初心坚守,是跨越任期界限的使命接力,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不变情怀,让民主实践在代际接力中愈发坚实、愈发蓬勃。正是无数人的非凡坚持与代代相传的接续奋斗,让根本政治制度从纸面走进人心,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彰显。

三、展望未来,必须答好时代的叩问、矢志深耕民主的沃土、同心共筑伟大的事业。

(一)必须答好时代的叩问。当前,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已步入全新的历史方位。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系列文件的印发,《预算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修订,共同构筑了新时代预算审查监督的“四梁八柱”,审查重点深刻转向支出预算和政策绩效,监督范围全面覆盖政府债务与国有资产,现代信息技术明确成为法定监督手段。时代大潮奔涌,我们被推至履职前沿,这绝非一道可做可不做的“选择题”,而是一份必须扛稳抓实的政治责任与法定职责。它向我们发出深刻拷问:宏伟的顶层设计,如何在基层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规范的程序性监督,如何蜕变为追求实效的实质性监督?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如何精准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治理效能?答好这份沉甸甸的时代考卷,我们必须以依法监督的扎实作为,忠实践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让法律的刚性约束、民意的温暖流淌、制度的显著优势同频共振、交响和鸣——这是我们无可推卸、义不容辞的时代担当。

(二)矢志深耕民主的沃土。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民主恳谈,与人大制度结合产生了参与式预算,二十年来始终在尊重基层首创中与时俱进,在时代变迁中激发活力。面对时代的深刻叩问,温岭以二十年如一日的探索与实践,蹚出了一条坚实的破局之路。参与式预算作为推动公共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其核心价值在于参与、协商、监督,其生命力在于能够建立有效吸纳民意并且使地方政府走向民主治理的议事协商机制。面向未来,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恳谈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扩大参与、发展民主、深化监督的价值坐标引航未来发展,推进参与式预算不断蝶变升级。要永葆“人大人”对民主的坚守与执着,以传承创新的情怀和破难攻坚的激情,一届接着一届干,薪火相传、矢志不渝,以参与机制创新拓展民主的广度,以监督机制创新开掘治理的深度,以赋能机制创新提升改革的高度,通过数字化、标准化双轮驱动,为参与式预算的深化发展注入持续强劲动力。

(三)同心共筑伟大的事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承载着我们的共同信仰和不懈追求。这项事业,需要党委坚强领导、人大主动作为、政府支持配合、代表发挥作用、公众深入参与、全社会协同推进。参与式预算,正是全过民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精彩缩影,它需要不断汇聚党委、人大、政府、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力量,让民主理念在预算监督中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评价的治理实践,让预算审查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让我们共同激活这一引擎,以深刻的认知跃迁撬动预算民主的创新实践,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伟大事业不断升华,共同谱写中国式民主的生动篇章。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