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吹,南宁人现在买三文鱼,比去超市还便宜,还新鲜到能看见鱼肉在颤。
你家楼下菜市场还在靠人工搬冰块保鲜海鲜?
那边金桥水产城已经用上-60℃超低温冷库了。
不是吹,南宁人现在买三文鱼,比去超市还便宜,还新鲜到能看见鱼肉在颤。
没人信一个城郊结合部能颠覆海鲜江湖,可它真就这么干成了。
试营业三个月,日均吞吐200吨海鲜,单月成交3.8个亿。
淡村市场那边的摊主开始偷偷往这边运货了——不是被抢生意,是发现这边流水太快,根本不愁卖。
你以为就卖鱼?
错。
防城港的虾、北海的鲍、马来西亚的石斑,甚至挪威的三文鱼直供线都拉进来了。
你不信?
上周有人在那儿花了八百块买了整条帝王蟹,拎回家时连冰袋都没化透,司机说这是冷链系统刚上线的成果。
有人骂它吸血,说南宁吞了沿海的资源。
可防城港的养殖户早笑了——以前鱼养好了,得自己开车跑南宁,现在直接拉到金桥展销区,订单多到接不完。
自治区发改委白纸黑字写过,南宁要当北部湾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这话不是口号,是算盘拨出来的。
地铁5号线延长线正往这儿挖,离水产城只有五百米。
明年通车,城里人下班顺路买海鲜,像逛便利店一样轻松。
边上三塘片区还规划了300亩预制菜产业园,活鱼进去,十分钟出来就是腌笃鲜半成品。
以后你家冰箱里那袋“速成海鲜套餐”,源头可能就在这儿。
最绝的是,兴宁区文旅局直接把它塞进“南宁美食地图”,开了一条周末海鲜专线公交。
周末下午四五点,门口排队的全是举着手机拍照的中年阿姨,不是来买菜的,是来“打卡”的。
有人说,这地方离市中心太远,没人气。
可你去看看凌晨三点的卸货区——几十辆冷藏车排队进,司机打着哈欠,摊主踩着拖鞋蹲地上验货,旁边手机直播的主播喊得比谁都响:“家人们,这条蓝鳍金枪鱼,今天厂价直发,还包冰!
”
这哪是市场?
这是把沿海的海味、南宁的野心、冷链的技术、电商的流量,全揉进了一个钢筋水泥的夜里。
它不完美。
停车场挤,高峰期人多到走不动。
可它真在改规则:不再让沿海渔民靠运气等批发商,不再让城里人花冤枉钱买“冰鲜冒充活鲜”。
它把海鲜从“奢侈品”变成“日用品”,把边陲变成枢纽。
你买鱼的时候,可能不会想起这些。
但你咬下那口带着海水温度的三文鱼时,会觉得——这顿饭,吃得值。
来源:认真的云朵3i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