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废孟古青,她生龙子拒还:十万铁骑非吃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2 04:09 1

摘要:1654年,顺治不顾群臣反对,废了皇后孟古青,孟古青被废后,回了娘家,谁知她已有身孕,生下龙子后,顺治想接回儿子,孟古青直言:要是敢来抢我的儿子,科尔沁十万铁骑可不是吃素的

1654年,顺治不顾群臣反对,废了皇后孟古青,孟古青被废后,回了娘家,谁知她已有身孕,生下龙子后,顺治想接回儿子,孟古青直言:要是敢来抢我的儿子,科尔沁十万铁骑可不是吃素的

1654年的紫禁城,初春的风还带着料峭寒意,乾清宫里的气氛却比腊月的冰窖还要冷。顺治帝攥着奏疏的手指泛白,殿内跪着的群臣还在反复叩请,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可他眼底的决绝半点没松——这皇后孟古青,必须废。

没人敢真的忤逆这位年轻的帝王,可群臣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孟古青不是普通女子,她是科尔沁草原贝勒吴克善的女儿,孝庄太后的亲侄女,满蒙联姻的关键纽带。当年顺治六岁登基,多尔衮摄政,为了稳固与科尔沁的关系,早早定下这门亲事。1651年孟古青嫁入紫禁城时,十里红妆从午门排到永定门,草原送来的牛羊驼马挤满了城外的牧场,所有人都以为这会是一段巩固朝局的好姻缘,没人想到短短三年,竟会走到废后的地步。

顺治其实早对孟古青积了不满。这位科尔沁公主自小在草原长大,性子带着骨子里的骄纵,进了宫也改不了。顺治崇尚节俭,宫里的用度都尽量缩减,可孟古青的坤宁宫却天天用着金碗银筷,衣服上绣的金线换了一茬又一茬,太监劝她收敛些,她反倒翻了脸,说“我科尔沁的女儿,还配不上这几两金子?”更让顺治恼火的是,孟古青总爱干涉后宫事务,有位嫔妃因擅长书法被顺治多夸了两句,她转头就找借口罚那嫔妃跪了两个时辰,气得顺治直接去坤宁宫与她争执,两人吵得面红耳赤,孟古青最后竟哭着说“你忘了是谁帮你坐稳这江山?没有科尔沁,你能这么容易亲政?”

这话戳中了顺治的痛处。他亲政才没几年,一直想摆脱多尔衮留下的影响,也想摆脱“靠蒙古势力撑腰”的标签。孟古青的骄纵,在他眼里不仅是性格不合,更是对皇权的挑战。所以当他提出废后时,哪怕群臣搬出“满蒙百年盟约”“太后颜面”来劝,他也只一句“皇后善妒奢侈,无母仪天下之德,不可再居中宫”,硬是把奏疏批了下去。

孟古青接到废后诏书时,正在坤宁宫摆弄草原送来的珊瑚串。太监念完诏书,她手里的珊瑚串“哗啦”一声掉在地上,红珠子滚了一地,像极了她此刻的眼泪。她没哭着去求孝庄,也没闹着去见顺治,只让侍女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当天就出了紫禁城。马车驶出永定门时,她掀开车帘回头看了一眼那座金碧辉煌的宫城,眼底满是不甘——她以为的一生荣华,竟成了一场笑话。

回到科尔沁草原时,孟古青的父亲吴克善亲自带着族人在牧场迎接。看到女儿形容憔悴,他没多问宫里的事,只拍着她的肩说“草原永远是你的家,没人能欺负你”。孟古青在草原上住了没两个月,就发现自己月事没来,找草原上的医婆一诊,竟是怀了身孕。这个消息让她又喜又悲,喜的是这是她和顺治的孩子,也是科尔沁的血脉;悲的是这孩子生下来,就没有父皇在身边,还顶着“废后之子”的名头。

吴克善得知女儿怀孕,立刻召集了部落的首领们商议。所有人都觉得这孩子重要——若是个男孩,那就是大清的皇子,将来或许能成为科尔沁与清廷之间新的纽带,就算不能,有皇子在手里,清廷也不敢轻易对科尔沁动心思。于是整个科尔沁都动了起来,给孟古青找最好的安胎药材,派了专人日夜守着她的帐篷,连草原上的牧民都知道,公主怀了龙种,这是草原的荣耀。

几个月后,孟古青顺利生下一个男孩。孩子落地时哭声洪亮,吴克善抱着襁褓里的小家伙,笑得合不拢嘴,当即给孩子取了个草原名字,叫“博尔济吉特·阿古拉”,意为“山一样坚强的男孩”。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紫禁城,顺治刚处理完江南的水患奏疏,听到太监禀报“废后孟古青在科尔沁生下皇子”时,手里的朱笔“啪”地掉在了纸上,红墨晕开一大片。

他愣了好半天,心里五味杂陈。他其实一直没忘了孟古青,只是年少气盛,咽不下那口气。如今听说有了儿子,做父亲的牵挂瞬间压过了之前的不满。他立刻召来大臣,说要派人去科尔沁,把孟古青和儿子接回宫里。大臣们都觉得这是缓和满蒙关系的好机会,纷纷赞同,只有孝庄太后叹了口气,说“你以为科尔沁现在还会轻易把人送回来?”

顺治没听进去,当天就派了礼部尚书带着礼物去了科尔沁。尚书到了草原,见到吴克善后,先是宣读了顺治的旨意,说要接孟古青和皇子回京,还承诺会恢复孟古青的位分,给皇子最好的教养。吴克善没立刻答应,只说要问问孟古青的意思,就把尚书请去了帐篷休息。

孟古青听到顺治要接孩子,当场就红了眼。她抱着怀里的阿古拉,手指轻轻摸着孩子的小脸蛋,对吴克善说“他现在想起这孩子了?当初废我的时候,怎么没想过有今天?我不能让阿古拉去宫里,他在那里会受委屈,会被人背后指指点点,我要让他在草原上长大,做个自由的人”。

第二天,孟古青亲自去见了礼部尚书。她穿着草原上最华丽的蒙古袍,头上戴着镶嵌宝石的银饰,身后站着几个身材魁梧的草原勇士,气势一点不输当年在宫里的时候。尚书刚要开口,孟古青就先说话了,声音清亮又带着强硬“回去告诉顺治,孩子是我的,也是科尔沁的。他想接走?可以。但他别忘了,我博尔济吉特氏的孩子,不是他想抢就能抢的。要是敢来硬的,科尔沁十万铁骑可不是吃素的,到时候兵戎相见,别怪我们不念旧情”。

尚书被她的气势吓住了,也不敢多劝,只能带着这话回了紫禁城。顺治听完汇报,气得把桌子上的茶杯都摔了,可他心里也清楚,现在不能和科尔沁闹僵。当时清廷还在平定南方的反清势力,需要科尔沁的骑兵帮忙,要是真的逼急了蒙古人,南北夹击,后果不堪设想。他只能压下心里的火气,暂时不再提接回孩子的事。

后来,顺治又派人去过几次科尔沁,每次都被孟古青挡了回来。阿古拉在草原上慢慢长大,跟着族人学骑马射箭,成了一个像草原雄鹰一样的少年。孟古青再也没回过紫禁城,她在草原上看着儿子长大,看着科尔沁的牛羊越来越多,心里渐渐没了当年的怨怼。她知道,自己虽然失去了皇后的位置,却保住了儿子,也保住了科尔沁的尊严。

这件事后来渐渐被人淡忘,可它藏着满蒙关系最真实的一面——所谓的联姻,从来都不是单纯的亲情,而是权力的博弈。顺治想靠废后摆脱蒙古的束缚,孟古青想靠草原的势力保护自己的孩子,科尔沁想靠皇子巩固与清廷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只是最终,最无辜的是那个生在草原的皇子,他从未见过父皇,却从出生起就成了政治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很多年后,有人说顺治晚年还在念叨这个留在草原的儿子,想派人去接,可那时他身体已经不好,没多久就驾崩了。而孟古青和阿古拉,一直留在科尔沁草原,直到阿古拉长大成人,成了科尔沁部落的首领,守护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那座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终究成了他们母子生命里,一段遥远又陌生的过往。

来源:历史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