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推动思政课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3 03:16 1

摘要: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作为内容支撑,守正创新,积极推动思政课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学院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3个方面着手,将新时代伟大实践融入课程建设体系,以实景式集体备课会为载体,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

转自:光明日报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作为内容支撑,守正创新,积极推动思政课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学院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3个方面着手,将新时代伟大实践融入课程建设体系,以实景式集体备课会为载体,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新时代伟大实践为内容支撑,开发优质的教学案例资源;以现实场景中的真实问题为导向,强化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成效显著。

以实景式集体备课会为载体 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新时代辽宁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生动实践,以学校在省内14个地市成立的城市研究院为纽带,组织教师前往辽宁省各地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实景式集体备课会为载体,提升教师将新时代伟大实践融入课程教学的能力。

  辽宁大学在全省14个地市建设城市研究院,通过深化有组织科研、精准对接地方需求,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科教动能。学院充分发挥城市研究院的纽带作用,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导向,在高端制造业的生产车间、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基层民主建设的议事厅等场所,组织教师召开思政课集体备课会,丰富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增强课程的时代性与针对性,提升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感悟相结合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以新时代伟大实践为内容支撑 开发优质教学案例资源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讲好新时代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深入挖掘典型案例,并将其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体系。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先后前往甘肃、青海、重庆、湖南、浙江等地,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挖掘开发典型教学案例资源。同时,学院与文化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数字影像资源,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伟大实践案例教学的模式,借助数字化技术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传播力,打造契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政课可视化案例教学资源。

以现实场景真实问题为导向 强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作为内容支撑,着力强化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与民情。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秉持“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教学理念,以社会场景中的真实问题为引导,在相关思政课程体系中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并将其作为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一部分。针对全校学习该课程的学生,以教学班级为单位,组建500个社会实践调研小分队。积极组织学生以团队形式,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着眼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聚焦辽宁地区“六地”红色文化、义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农村基层党建、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提升等15个方面内容,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并提交高质量的实践调研报告,以此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了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实现了课堂讲授理论与现实场景的有机统一。

  未来,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3个方面着手,将新时代伟大实践融入课程建设体系,不断推动思政课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谢晓娟 孙少耕)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