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埃及卢克索的拉美西斯神庙,一直被认为是宗教圣地或陵墓。可最新考古发掘颠覆了认知:这里不仅有2500年前的古墓,还有储存油、蜂蜜的仓库,甚至有古代学校的遗迹。这些发现让我们看到,神庙不只是祈祷的地方,还是经济和文化中心。
埃及卢克索的拉美西斯神庙,一直被认为是宗教圣地或陵墓。可最新考古发掘颠覆了认知:这里不仅有2500年前的古墓,还有储存油、蜂蜜的仓库,甚至有古代学校的遗迹。这些发现让我们看到,神庙不只是祈祷的地方,还是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卢克索(Luxor)拉美西斯神庙(Ramesseum Temple)进行的持续考古工作,有了大量新发现。
考古人员发现了曾经储存油、蜂蜜和葡萄酒的仓库,这些发现让我们对该遗址最初的用途有了新认识。
壁画残片和古代教具的发现,也表明这座神庙建筑群中曾有一所学校。
埃及卢克索附近拉美西斯神庙的功能,比专家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里不仅是宗教象征或安葬之地,还在文化和经济领域有着深远影响,其重要性或许远超我们的认知。
新的考古工作发现了储粮仓库、大量作坊、一所“生命之屋”(House of Life,古埃及的科学学校)和行政办公室的遗迹。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Supreme Council of Archaeology)秘书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Mohamed Ismail)在一份经过翻译的声明中表示,拉美西斯神庙不仅是礼拜场所,还是储存和制造产品的再分配中心、工匠聚集地,以及科学研究场所。
最新的考古工作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考古保护与登记部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French National Research Centre)和索邦大学(Sorbonne University)联合牵头,在拉美西斯神庙发掘出了2500年前的古墓,为我们了解古埃及文化打开了一扇窗,也揭示了神庙建筑群日常运作的细节。
在神庙东北部区域,考古团队发掘遗址时发现了属于第三中间期(Third Intermediate Period)的古墓。除了预期会发现的卡诺匹斯罐(canopic jars,古埃及用于存放木乃伊内脏的容器),他们还出土了401个“夏博悌”雕像(shabti figures)——这些小雕像的外形仿照死者制作。
在神庙北部和东部的其他区域,遗址日常运作的痕迹逐渐清晰。团队发现了储存橄榄油、蜂蜜、油脂和葡萄酒的仓库,甚至找到了葡萄酒罐的标签;行政建筑则位于织布工、石匠和面包师的作坊附近。
在神庙内部,团队发现了“生命之屋”科学学校存在的证据——这类以教授建筑为主的学校,已知会设立在重要神庙内。他们还找到了玩具和壁画残片,进一步证实了该遗址曾有学校的说法。
专家已确认,在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公元前1279年至公元前1213年在位)在此修建神庙之前,该遗址就已有人居住。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结束后,这座神庙仍有用途:在遭到劫掠后,它被改造成了陵墓;之后在希腊罗马时期(Baltic and Roman eras,此处疑为“希腊罗马时期”,即Greco-Roman eras),又被采石工人占用。但在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这座神庙是皇家机构,不仅负责举行宗教仪式,在法老在世时为其祈福,显然还在埃及的行政和经济活动中扮演关键角色。
伊斯梅尔表示,这些发现表明,神庙内部存在一套完善的公务员等级制度。它不仅是礼拜场所,还是一个经济中心,专注于产品的制造和分配。虽然这套体系让包括工匠在内的当地居民都能受益,但拉美西斯神庙及其周边的一切,仍受王室管辖。
来源:悠悠趣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