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澳大利亚南部偏远的内陆地区,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奇特生物的化石——“Quaestio simpsonorum”。这种海洋生物生活在约5.55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体型比手掌略小,身体中部有问号状结构,能区分左右两侧,是目前已知最早能自主移动的动物之一。它的发现
在澳大利亚南部偏远的内陆地区,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奇特生物的化石——“Quaestio simpsonorum”。这种海洋生物生活在约5.55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体型比手掌略小,身体中部有问号状结构,能区分左右两侧,是目前已知最早能自主移动的动物之一。它的发现不仅改写了我们对早期动物运动能力的认知,还为研究复杂生命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地质学助理教授、该研究首席作者斯科特·埃文斯在新闻声明中说:“这种动物比你的手掌略小,身体中部有一个问号形状的结构,能区分左右两侧。”
“在这个时期的化石中,还没有其他化石能如此明确地展现出这种身体结构。”
“尤其有趣的是,它还是最早能自主移动的动物之一。”
这一化石发现于尼尔皮纳埃迪卡拉国家公园,该遗址以丰富的化石层而闻名。
“Quaestio simpsonorum”生活在埃迪卡拉纪——在这个重要的地质时期,单细胞生物开始向复杂的多细胞生命演化。
研究者认为,“Quaestio simpsonorum”的行为类似古代水下“吸尘器”,它会在海底漫游,以微藻和细菌等营养物质为食。
它移动时,会在覆盖海底的有机垫(一种富含营养的史前黏液层)上留下痕迹。
哈佛大学有机体与进化生物学研究生伊恩·休斯说:“在发掘发现多具‘Quaestio’化石的岩层时,最令人兴奋的时刻之一是,我们翻开一块岩石,擦拭干净后,发现一具‘Quaestio’化石后面明显有一道遗迹化石——这清楚地表明这种生物具有运动能力,它能移动。”
这种生物明显的左右不对称性尤为值得关注。
这是一项重要的演化突破,使动物能让身体两侧执行不同功能,也暗示了后来演化出更复杂动物的遗传机制。
埃文斯解释道:“弄清楚形成这些身体结构所需的基因表达,为研究地球复杂生命起源的机制提供了新方法。”
“因为现代动物形成明显左右侧的遗传程序基本相同,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相同的基因在‘Quaestio’身上也发挥了作用——这种动物已经灭绝了超过5亿年。”
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动物运动能力和身体结构的演化,还为研究复杂生命(无论是地球上的还是宇宙中其他地方的)如何形成提供了背景。
它凸显了埃迪卡拉纪就已存在丰富的生命多样性——远早于通常被认为是生命快速多样化时期的寒武纪大爆发。
休斯说:“每次挖掘,我们都会有新发现。尽管这些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物生态系统之一,但它们已经非常多样化了。”
“我们能看到,在动物演化史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了生命大爆发。”
随着古生物学家继续在尼尔皮纳埃迪卡拉国家公园广阔的化石层中发掘,他们仍有望揭开更多地球远古历史的秘密。
每一项新发现,都能为“生命如何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演化成如今多样复杂的动物”这一谜题,补上一块关键的拼图。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杰出地质学教授、尼尔皮纳遗址首席科学家玛丽·德罗瑟说:“这一发现对我们了解地球动物生命的演化历程极具启发意义。”
“通过化石研究生命史,能让我们了解动物如何演化,以及哪些过程会导致它们灭绝——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氧气含量降低。”
来源:悠悠趣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