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当我一手抱着39度高烧的娃,一手还能把“天地玄黄”写歪,我就知道,这日子不是抄给别人看,是抄给自己续命。
3800万宝妈里,多我一个抄《千字文》的,真不算稀奇。
可当我一手抱着39度高烧的娃,一手还能把“天地玄黄”写歪,我就知道,这日子不是抄给别人看,是抄给自己续命。
国庆前一天,社区街道提前挂旗,红得晃眼。
我推着婴儿车路过,娃烧得蔫蔫的,还伸手去够飘下来的小红旗。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国家热闹,我屋里安静,两种红隔着车窗,互不打扰,却都真实。
回家把娃放床上,先量体温,再铺宣纸。
墨条在砚台上转三圈,像给乱成麻的脑子按暂停。
《千字文》里那些生僻字,我原来一个都不认得,现在能边哄睡边默写,全靠每天娃睡后那半小时。
有人问我抄这玩意儿有啥用,能变现吗?
我笑笑,把昨天拍的发到抖音,播放量两千,点赞三十七。
评论区一水儿“姐姐好棒”“想一起打卡”,没人提钱,也没人问老公去哪了。
老公在哪?
在高铁上,出差。
娃的作业要签字,数学错三题,我拍照发他,回个“忙,晚点说”。
我转头拿毛笔,把“闰余成岁”写错一笔,墨汁晕开,像给坏情绪打了个补丁。
晚上十点,娃退烧,我更新了一条日常:
“今天去医院排队三小时,看病五分钟,回来抄书三页,治愈值+1。”
发完去刷别人,发现同样带娃看病的宝妈在直播抄《论语》,在线人数三万。
原来不是我在坚持,是大家都在偷偷自救。
教育部9月刚下通知,要把《千字文》塞进小学书法课。
我看到文件截图,第一反应是:太好了,以后老师留作业,我不用再偷偷百度笔画。
第二反应是:娃写字难看,会不会回来怪我基因?
抄到“菜重芥姜”时,突然想到中午医院门口那碗16块的青菜粥。
贵,但娃喝了两口,我尝了一口,淡得发苦,像全职日常里那些没人鼓掌的小时刻。
我把粥钱写进账本,旁边画了一颗星,代表“今天没崩溃”。
有人统计,疫情后全职妈妈多了三成,3800万。
我猜真实数字更大,只是很多人没空填问卷。
大家都在镜头前找同类,镜头关掉,碗还得自己刷。
国庆放假七天,我给自己排了班:
一号带娃去公园捡树叶,二号抄三页,三号提前备作业,四号……
排完发现,比上班还满,但没人给我发加班费,连调休都没有。
可我还是想继续抄。
不是为当网红,也不是为娃将来能写一手好字。
只为砚台一响,世界就剩下黑白两色,简单到不用解释。
墨条越写越短,娃的体温计越用越旧,国旗挂到月底就要换新的。
我在最后一格纸写下“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收笔,娃在旁边翻了个身。
全职妈妈的江山,没有KPI,只有体温正常、墨迹干透、国旗还红。
这三样在,今天就算赢了。
来源:敏锐百灵鸟W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