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15日,一份打着“防卫白皮书”名号的文件悄然流入日本2400所小学,六岁孩童的课本里赫然写着“中国是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
2025年7月15日,一份打着“防卫白皮书”名号的文件悄然流入日本2400所小学,六岁孩童的课本里赫然写着“中国是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
这一幕不禁让人脊背发凉——当国家机器开始向稚嫩的孩童灌输敌国概念,历史的幽灵或许正在复活。更讽刺的是,就在同一周,日本外相还在吉隆坡对王毅微笑承诺“认真对待历史”。
一边外交辞令,一边仇恨播种,这种双面操作让人想起1937年的剧本:当军国主义教育渗透进课堂,卢沟桥的炮声便不远了。
这份白皮书的三大“核心论点”堪称当代战略忽悠范本。
第一条指控中国军机“侵犯领空”,实则我军飞行全程符合国际法,如同在公路上正常行驶却被邻户诬陷“闯入后院”。
这种捏造受害者身份的套路,日本早在1931年柳条湖事件中就玩得炉火纯青——先自导自演“受害”,再“正当防卫”扩张。
第二条将台湾问题与日本安全强行挂钩,更是赤裸裸的越界。而背后逻辑更值得玩味:日本刚单方面宣称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无法律效力”,推翻承认台湾属中的承诺。
细究其因,台湾海峡扼住日本90%石油进口命脉,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当马前卒才是真算盘。
第三条渲染“中国军费威胁”,却刻意忽略日本军费占比GDP高达1.3%对中国1%的优势,若按人均计算,中国军费投入仅为日本三分之一。
这三个谎言串联,恰是战争动员的经典配方:制造假想敌、营造危机感、合理化扩军。
选择2025年出手,日本有着精密的算计。国际上看,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美国急需亚洲代理人;国内观之,日本经济困局难解——政府债务达GDP260%,青年躺平率攀升,养老金体系濒临崩溃。
此时煽动“中国威胁”,恰如二战前德国转移矛盾的翻版。更紧迫的是实力对比:中国GDP已是日本4倍,5G专利占比40%碾压日本的8%,新能源产业规模超其14倍。这种“窗口期将逝”的恐慌,正驱使日本走向冒险。
然而历史从不会简单重复。1945年后,美国为冷战需要包庇甲级战犯岸信介,其外孙安倍晋三更成为在位最久首相。
战犯后代掌权,注定了历史清算的不彻底——教科书将“七七事变”歪曲为中方挑衅,南京大屠杀降级为“事件”,慰安妇记录直接被抹除。
如今仇恨教育下探至六岁儿童,20年后这批被灌输了“中国是敌人”的一代长大,
来源:七号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