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月的济南城像口蒸笼,大明湖畔的垂柳都耷拉着脑袋。古玩市场青砖缝里蒸腾着热气,连平日里爱吆喝的铜器贩子都躲进凉棚打盹。唯有这槐树底下热闹非凡,三个老头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衫,倒像是从旧画里走出来的。
"您三位这牛皮可吹破天啦!"古玩市场青石板上,茶摊老板老周攥着紫砂壶的手直打颤。
只见三个白发老头正围在槐树下,一人比划着说跟盘古称兄道弟,一人拍着胸脯说看尽沧海桑田,最绝的是那个啃桃老头,非说桃核堆得比昆仑山还高。
这要搁往常,早被围观群众轰出去了,偏生今儿个日头毒辣,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活像往油锅里泼了瓢凉水。
七月的济南城像口蒸笼,大明湖畔的垂柳都耷拉着脑袋。古玩市场青砖缝里蒸腾着热气,连平日里爱吆喝的铜器贩子都躲进凉棚打盹。唯有这槐树底下热闹非凡,三个老头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衫,倒像是从旧画里走出来的。
"您老几位贵庚啊?"卖折扇的王掌柜搬着马扎凑过来,折扇骨上"福寿康宁"四个字在汗津津的手心里直打滑。
第一个开口的老头瘦得像根竹竿,眼窝深陷得能盛两汪泉水。他突然直起腰板,枯枝似的手指戳向天空:"盘古开天那会儿,我给他递过开山斧!"这话刚落地,周围"唰"地腾起一片抽气声。
第二个老头是个矮墩子,圆滚滚的肚子把汗衫顶得老高。他蹲在青石板上,从怀里摸出个布包,层层打开竟是十来根细竹签。"每回海水变桑田,我就往屋里插根筹码。"他得意地晃着布包,"你们瞧瞧,这十间屋子的筹码,够不够把黄河水数干?"
第三个老头最是惹眼,花白胡子编成辫子垂在胸前,手里攥着半拉桃核。他突然"咔吧"咬了口空气,眯眼道:"我啃的蟠桃核,扔在昆仑山下都堆成山了。"说着还拿手比划,那桃核堆得比千佛山还高。
"得嘞!"人群里突然炸开声吆喝。只见个穿汗衫的小伙子挤进来,手里举着手机直晃悠:"三位爷爷,咱开个直播呗?就这故事,保准点击量破百万!"
三个老头对视一眼,瘦竹竿突然"咳咳"清嗓子:"诸位有所不知,我们哥仨这是……"话没说完,矮墩子突然捂住肚子:"哎呦我这老肠老肚的!"花白胡子更绝,两眼一翻就往地上出溜。
"别介啊!"茶摊老板老周扔了紫砂壶就往上扑,谁料那三个"病号"跟泥鳅似的,眨眼就钻进人群不见了。只留下个布包掉在地上,十来根竹签撒了满地。
"这戏法变得!"王掌柜捡起根竹签,对着日头眯眼瞧,突然"噗嗤"乐了:"诸位瞧瞧,这竹签上刻着'光绪二十三年'!"人群里顿时炸开锅,穿汗衫的小伙子举着手机直嚷嚷:"合着是仨老戏骨啊!"
老周蹲在地上捡竹签,突然"咦"了声。只见最长的那根竹签上,密密麻麻刻满小字。凑近了看,竟是"民国二十七年,济南城破,与诸君同躲此庙"云云。
"您几位这是……"老周猛地抬头,槐树叶子沙沙作响,哪还有人影?只有树荫里飘着句若有若无的山东方言:"小年轻,这世上的故事,真作假时假亦真呐!"
当晚,古玩市场的微信群里炸开了锅。有人说见三个老头钻进了大明湖的画舫,有人说在千佛山的碑林里瞅见他们对着古碑指指点点。最邪门的是茶摊老板老周,非说半夜收摊时,听见槐树底下传来压低的笑声:"老哥几个,明儿咱去趵突泉说书去?"
第二天清晨,早起的摊贩们发现,槐树底下多了三尊石雕像。瘦竹竿举着开山斧,矮墩子抱着竹签包,花白胡子还攥着半拉桃核。雕像底座上刻着行小字:"戏说人间事,笑看古今情。"
如今去古玩市场,还能听见茶摊老板跟客人吹牛:"那仨活神仙?昨儿个我还见他们在芙蓉街啃羊肉包呢!"说完又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不过那桃核味的包子,您可千万别尝……"
这故事在济南城传了三个月,倒把古玩市场的生意带火了。如今每个摊位前都摆着三尊小石雕,游客们争着合影,说这是"济南三老"。只有千佛山的老和尚知道,那夜子时,三个影子确实飘上了山门。月光下,为首的老头捋着胡子笑:"这世上的真假,本就如梦幻泡影啊!"
来源:我有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