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中秋将至,中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这是继“禁酒令”之后又一道紧箍咒,显示了中纪委治理腐败的决心。
国庆、中秋将至,中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这是继“禁酒令”之后又一道紧箍咒,显示了中纪委治理腐败的决心。
传统白酒消费有三大重要场景,其一,高端餐饮。以政商务消费为特征的高端餐饮是酒水消费主战场之一,也是高端白酒消费风向标。今年上半年,史上最严禁酒令基本上“堵死了”政商务高端餐桌消费,高端白酒基本上失去了“政商务”餐饮消费场景。其二,高端礼品。逢年过节是“烟酒茶”消费的“黄金节点”,特别是高端白酒,更是成为节日高端礼品消费最重要获益者。随着中纪委办公厅“紧箍咒”越来越紧,高端白酒节日礼品市场也正在被逐渐堵死,高端白酒再失“高端礼品”消费市场。其三,高端收藏。白酒收藏一直是高端白酒重要消费场景之一,而白酒高端收藏也成为中纪委防范重要领域,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文件,堵塞高端白酒收藏市场“隐形腐败”。
无论是“高端餐饮”,或者是“高端礼品”,抑或是“高端收藏”,总体上都是凸显出高端白酒“社交货币”功能,而一线名酒与区域名酒也都以“社交行为”的KOL/KOC为标杆,建构社交消费圈层。
但是,随着中纪委不断细化政商务社交行为,高端白酒社交货币功能逐渐在丧失,高端白酒可能需要从“社交货币”全面转向“情绪价值”。
首先,亲情,集体性“情绪价值”。去社交化之后,高端首要深耕方向可能就是带有强烈集体性“情绪价值”的亲情消费场景。
亲情价值包含了“群体性即饮”/“节日性礼赠”/“纪念性收藏”等多消费场景,也是未来高端白酒最具价值/最具能力的“超级消费场景”,白酒要系统性从“社交价值”转向“亲情价值”,真正维护高端消费人群价值体系。
当然,亲情的集体性“情绪消费”也将夹带着一定的“功能性”与“功利性”,但由于其具备相当好的“隐蔽性”,并不会成为打击对象。
其次,友情,边界性“情绪价值”。去社交化,并不意味着完全去朋友圈化,相对纯粹的朋友圈也可能是白酒下一步重点拓展的方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圈与政商务网网会形成交叉,在运用朋友圈资源过程中可能需要规避可能的政务规则,将朋友圈界定在合规基础之上。
目前,以商务交流为特点的朋友圈更具高端白酒消费价值,而以同学/老乡为圈层的朋友圈往往包含相当大部分政务人士,企业在经营这部分人群过程中可能需要规避一些政务要求。
第三,激情,年轻化“情绪价值”。年轻化情绪价值不一定代表着高端白酒,但有可能是高线光瓶/小瓶白酒/文体场景充分释放。如,风靡江苏的“苏超”成为白酒消费重要引擎,以至于广东、四川、河南、湖南等经济与人口大省纷纷效仿,推出了“粤超”/“川超”/“豫超”/“湘超”等省级城市足球联赛,极大地激活了“年轻化/激情性”消费动力,为白酒/啤酒等酒类消费提供了丰富的场景与巨大的情绪价值。
亲情、友情、爱情;深情、风情、激情------,白酒本身就是情绪价值载体,白酒企业(品牌)需要走出“社交货币”陷阱,重启“情绪价值”杠杆。
来源:酒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