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凤凰不如鸡!杨颖的十年轮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5 20:12 1

摘要:杨颖从香港街头五元一束三色堇的小模特,到耗资两亿婚礼的顶流女星,再到如今蹲在塑料凳上吃车仔面拍快消画报的“回巢者”。十年光阴,她的人生像一场盛大的时尚秀,从后台到T台再退回后台,每一步都踩在聚光灯的明暗交界处。可让人忍不住想问——当“黄太太”的光环褪去,当直播

杨颖从香港街头五元一束三色堇的小模特,到耗资两亿婚礼的顶流女星,再到如今蹲在塑料凳上吃车仔面拍快消画报的“回巢者”。十年光阴,她的人生像一场盛大的时尚秀,从后台到T台再退回后台,每一步都踩在聚光灯的明暗交界处。可让人忍不住想问——当“黄太太”的光环褪去,当直播翻车、影视遇冷,这个曾被时尚圈称作“东方缪斯”的女人,真能靠当年“用别针改鞋”的生存智慧,在模特圈重新站稳脚跟吗?

15岁第一次登上《南华早报》时装版内页时,她的标题是《明日之星》。那时候的旺角街头,她穿着大两码的高跟鞋,用两根别针改到合脚;四平米的筒子楼里,她踩着十厘米高跟鞋来回踱步,膝盖上的止痛膏比粉底贴得还勤;拍泳装封面发着39度高烧,泡在冷水里三小时,嘴唇紫了还喊“再来一组”。

模特圈的生存法则,她早就刻进了骨血里。那时候没有爱马仕,只有711的饭团;没有二十个化妆师,只有镜子前自己拨弄的碎发;没有私人飞机的鎏金化妆镜,只有便利店借来的铝箔纸当反光板。可就是这样的日子,让她学会了“用棉签蘸矿泉水卸妆”的节省,也练出了“用发卡固定开裂高跟鞋”的巧劲。

后来她红了,成了“黄太太”,成了《奔跑吧兄弟》里泥潭打滚的“女神”,成了广告代言接到手软的顶流。可再看如今维港观景台上,她扛着儿子小海绵看灯光秀,眼角的笑纹比精修图里真实;深水埗唐楼的新工作室墙上,还贴着1999年那张《明日之星》的旧照——有些东西,从来没丢。

2015年上海展览中心的婚礼,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六万支法国空运的粉玫瑰,十万颗施华洛世奇水晶的婚纱,连捧花里的三色堇都藏着“初入行时唯一买得起的奢侈品”的小心思。那时候的她,站在黄晓明的肩膀上,触到了内娱顶流的天花板。

可光环这东西,能托人上云端,也能坠人入泥潭。婚后第七年离婚,“个人物品”里的千万婚戒,成了她最后一次小心擦拭的“易碎品”;直播时卡壳碰翻的水杯,洇湿的桌布是转型失败的尴尬;曾经八个助理打理的曳地长裙,换成了挂满亮片的化纤短裙——原来没了“黄太太”的头衔,她连“明星”的体面都差点保不住。

机场里独自推两个大行李箱的她,衣服皱巴巴,头发毛躁,哪还有当年私人飞机上的风光?空乘认出她时,她正用棉签蘸矿泉水卸妆,这个曾被二十个化妆师围绕的女人,如今连卸妆湿巾都省着用。人们这才惊觉:原来她十年的“顶流”,有多少是自己的本事,又有多少是“黄太太”的加成?

时尚圈最狠的地方,是它永远只认“现在时”。当年她的保姆车里堆着爱马仕限量款,化妆台上摆着711饭团,这种“矛盾感”还能被说成“接地气”;可现在她在直播基地卡壳,在快消摊拍画报,连“敬业”都成了网友调侃的谈资。

有人说她“落地凤凰不如鸡”,可谁记得凤凰落了地,也是鸟中王?香港庙街的露天摊位前,她穿着化纤短裙,用便利店的铝箔纸当反光板,拍摄间隙蹲在塑料凳上吃车仔面——这场景像极了17岁在九龙城寨练台步的模样。时尚教母Zing说她“用两根别针改大两码鞋子”的生存智慧,或许才是她在风暴中站稳的根基。

那些说她“回老本行”的人,可能没明白:模特从来不是她的“退路”,而是她的“来路”。就像她给Zing的短信里写的:“其实模特才是我的舒适区。” 这里没有“黄太太”的标签,没有直播的提词器,只有镜头、姿势和最本真的“上镜感”——这或许才是她最该待的地方。

时尚是十年一个轮回,娱乐圈也是。2000年有“四旦双冰”,2010年有“四美双颖”,现在杨颖站在2025年的节点上,刚好踩在十年轮回的当口。当年范冰冰靠《观音山》证明自己,从“花瓶”变成国际影后;杨颖呢?她有“用别针改鞋”的韧性,有“高烧拍泳装”的拼劲,可缺的是一个能证明自己的“作品”。

现在她回到模特圈,是妥协还是觉醒?有人说她“混不下去了”,可看看时装周后台,她用发卡固定开裂的高跟鞋;看看维港观景台,她扛着儿子笑出眼角纹——这些“不完美”的瞬间,反而比精修图里的“完美”更动人。或许时尚圈要的从来不是“顶流”,而是“真实”。

最后想问问大家:当年能在四平米隔间练台步的杨颖,现在还能在维港的夜风里,走出属于自己的那道光吗?你是希望她继续在娱乐圈拼个“翻红”,还是觉得她留在模特圈,做回那个“明日之星”更自在?

来源:罗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