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杨坚:这皇帝有点意思,怕老婆的开国皇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19:33 3

摘要:人家老爸杨忠,在北周那会儿混得风生水起,直接弄了个“柱国大将军”的招牌,还封了随国公(注意是这个"随",后来改了个谐音字成了"隋")。

[玫瑰][玫瑰]哥几个,唠唠隋朝开国老板,杨坚同志。

这大哥的起点嘛,说普通也普通——妥妥的“官N代+富N代”,祖上几代都是当大官的,钱多得跟啥似的。

人家老爸杨忠,在北周那会儿混得风生水起,直接弄了个“柱国大将军”的招牌,还封了随国公(注意是这个"随",后来改了个谐音字成了"隋")。

杨坚本人呢?长得那是相当有气势!史书一顿夸,“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翻译成大白话:脸长得像龙(?),额头特别突出像顶着五根柱子(发型另议),眼神跟自带探照灯似的炯炯有神。

搁古代相面学里,这模样叫“奇贵”——简直是写在脸上的皇帝简历!

所以北周的权贵们看他都不顺眼,老感觉这哥们儿要搞事情,差点就被咔嚓了,还好有人罩着。

转折点来了:北周武帝挂了,他那个败家儿子周宣帝上台。嚯,这小子是个大奇葩加败家子,吃喝玩乐杀人样样精通,国家没几年就被他整得乌烟瘴气。

关键这人还贼能作,一口气封了五个皇后!他那个正牌老婆,刚好就是杨坚的亲闺女。

杨坚看着女婿(兼老板)这通折腾,心里默默点个“踩”。结果周宣帝玩得太嘿,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玩没了(公元580年)。

留下个小皇帝才几岁大,杨坚同志作为前老丈人、当朝最有实力的顶级大佬之一,自然就被推出来主持大局了。

这时候,杨坚就开始“很自然地”开启了他的“篡位程序”:

第一步:清除对手。 那些不服气的北周宗室王爷和大臣?不好意思,“咔嚓咔嚓”安排上,主打一个“快准狠”。扫清障碍,这很关键。

2、第二步:掌握兵权。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道理几千年不变。杨坚火速把这玩意儿牢牢攥在手里。

3、第三步:受封大丞相,加九锡。 这个流程,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懂,是王莽、曹操、司马懿等前辈“改朝换代”的标准操作包。拿到这个礼包,离登基就差最后一步。

4、第四步:逼宫。 公元581年,小皇帝“懂事”地宣布:“杨爱卿,你太辛苦了,这皇帝位子我坐着累,还是你来吧!” 一套流程丝滑走完,北周下线,隋朝上线! 杨坚同志摇身一变,成了隋文帝,年号“开皇”。

篡位夺权(北周禅让)

登基后的杨老板,那可是个妥妥的创业型皇帝+工作狂人

勤政治国

行政改革: 觉得之前朝廷部门设置太乱?直接来个“三省六部制2.0升级版”!这套系统太牛了,后来被唐朝抄袭(借鉴)过去,用了上千年,堪称古代公务员体系的“Windows操作系统”。他还精简政府编制,合并州郡,减少内耗,省了多少钱粮!

*经济改革: 清查户口,让躲起来不交税的人都出来“发光发热”。编造“户口白皮书”(输籍定样),税赋制度弄得更透明公平,国家库房很快就被塞满了。

律法改革: 觉得以前的刑法太不“德先生”?那就亲自参与制定《开皇律》!废掉很多酷刑(砍头腰斩什么的少多了),删掉一堆奇葩罪名(比如他爸名字不能提这种),整体文明指数飙升。大唐后来编法典都是抄它做模板。

*文化方面: 搞科举制的先行者!弄了个“秀才科”(虽然后来改名了),不再只看祖宗是谁,给寒门学霸们开了条升职加薪的小通道。还大力推广“普通话”(正音),各地官员开会再也不用鸡同鸭讲了。

穿着朴素,乘简车

仓禀实,把老鼠都养肥了!

省钱标兵:这哥们儿大概有“仓鼠精”属性!对自己和家里人都抠得要命:衣服穿旧货,老婆孩子打扮得像路人甲,出门坐个普通小马车。宫廷宴会?有啥吃啥,基本没超过四菜一汤的规格!抠是真抠,但省下来的钱都投国家建设了,国库肥得流油,号称“古今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嗯,他走后,仓库里的粮食布匹多得能用到唐太宗那时候都没吃完用完…简直是个行走的“小金库”。

当然,人无完人,杨老板身上槽点也不少:

吵架后,月夜奔逃

*杨坚那后宫,跟别家一比简直就是个空架子——他只有五个娃(在帝王里算“丁克”水平了),而且全是一个妈生的,就是他老婆!杨坚曾“勇敢地”临幸了一个宫女,结果独孤皇后直接在线发飙

‘‘吓得杨老板连夜“离家出走”,骑着马漫无目的狂奔了二十多里路(这画面感…),最后被大臣追回来劝回去。

从此再也没敢看别的女人一眼…老婆管得太严,儿子们教育就歪了点(尤其是太子杨勇太放飞自我被废,老二杨广心机Boy上位成功),为隋朝短命埋了个巨大伏笔。

废长立幼的锅: 废了原配太子(嫡长子)杨勇,改立心机深重的二儿子杨广(就是后来的隋炀帝)。虽说有杨广演技好+独孤皇后偏心的原因,但老杨自己也确实看走眼了。这点绝对是隋朝速亡的关键助攻!

总结一下杨坚同学的一生:

开局靠爹(祖业),篡位靠手段(狠准稳),治国靠勤政(工作狂),制度靠创新(影响千年),省钱靠抠门(仓鼠属性),八卦靠怕老婆(独孤皇后威武)!

他搞出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把国家整得贼有钱、贼有秩序,堪称超级绩优股!

但他那疑神疑鬼的性格、抠门到极致的作风,加上那点“废长立幼”的私心和史上最强妻管严的宿命,最终还是给一手创立的“大隋集团”埋了不少雷。

晚年悔恨与疑死

最戏剧性的是,这位怕老婆怕了一辈子的皇帝,晚年大概肠子都悔青了——当年独孤皇后去世,他悲痛欲绝,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叹息着说“如果独孤还在,咱家何至于败成这样?”(指儿子们不争气,国势崩塌)。

然后在公元604年,可能是被儿子(据说还是最宠的那个杨广)给气死的……唉,怎一个“憋屈”了得?

幽默风趣看历史,快快乐乐享人生!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