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轶事》的轶事,当年的大作家和大刊物都是好脾气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17:40 1

摘要:《西线轶事》是徐怀中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80年第一期《人民文学》,获得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以1979年第一次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描写了六个女电话兵和一个男电话兵在战争前后的生活经历。

《西线轶事》是徐怀中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80年第一期《人民文学》,获得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以1979年第一次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描写了六个女电话兵和一个男电话兵在战争前后的生活经历。

《西线轶事》一经发表,即引起巨大反响,《人民文学》编辑部和作者都收到很多读者的来信,《人民文学》在1980年第七期上专门开辟版面,以“读者欢迎《西线轶事》”为题,刊登了部分来信。在1980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中,它以九万余读者直接票选的结果,高居获奖作品榜第一名,另外它还获得了第一届解放军文艺奖一等奖。

《西线轶事》使军事文学恢复了读者的信任,军事文学以往那种偏狭的感觉被消除了。人们发现军事文学原来还可以这样来写。《西线轶事》从思想内容到表现手法,都突破了多少年军事文学徘徊不前的沉闷局面,在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众多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给军事文学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提供了若干新鲜经验。特别是它在题材上突破了战争文学的固有模式,拓展了新时期军事题材创作的艺术空间,给军事文学注入了全新的文学观念和美学观念。以《西线轶事》为发端,出现了一大批优秀而新颖的军事题材文学作品。

徐怀中是河北邯郸人,1945年毕业于太行联合中学,同年参加八路军,在前方政治部前线剧团、晋冀鲁豫野战军及第二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西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云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工作,后又任《解放军报》副刊编辑、记者,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昆明军区政治部创作员、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部长,少将军衔。徐怀中还担任过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中国作协第四届主席团委员、第五届副主席及第六、七届名誉副主席等职务。他从1954年起公开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牵风记》,中篇小说《地上的长虹》,电影文学剧本《无情的情人》等,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翅膀的天使》《徐怀中小说选》《徐怀中代表作》等。

《西线轶事》的首发版中,因为一句话还引发轩然大波。这就是这里要说的“轶事”。事情是这样的:

作品中有一位“一号首长”说了句夸奖习水大曲的话:“来,一人喝一口,这是‘气死茅台——习水大曲’。”

当年茅台酒虽然名气也很大,但远没有到今天这种什么“国酒”的神坛,当年评出的全国十八大名酒,茅台虽名列第一,但与其他酒的距离远没有今天这么大。由于《西线轶事》影响巨大,小说一经发表,习水大曲因此多卖出了12吨。而与此同时,茅台酒厂竟然因为这一句“气死茅台”受到了上级领导批评,酒厂领导就真的要“气死”了。他们派一位业务能力和原则性很强的干部星夜直奔北京,找《人民文学》要求“平反”。

茅台酒干部向《人民文学》编辑部负责小说稿件的女编辑陈述了厂里要求后,女编辑觉得啼笑皆非。这本是小说里的一句玩笑话,文学作品不是商业广告,也不是新闻报道,更不是批评或表扬专栏。

任凭女编辑怎么解释,人家茅台酒厂干部仍坚持要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说我们茅台酒不能白白被气死。他每天一上班就来到编辑部,不达目的不罢休。

女编辑实在无奈了,便说您要不找《西线轶事》的作者本人商量一下吧。

早年投身革命,又是名作家的徐怀中一点也没架子,耐心地听取了茅台酒干部的陈述,在后来发行的《西线轶事》单行本中,他把“一号首长”的那句话给删了。

不仅如此,徐怀中在后来发表的一篇小说《没有翅膀的天使》中,还专门辟出一大段来,让小说人物狠狠地夸奖了茅台酒一番:

“茅台酒名甲天下,誉满五洲,是中国的一大骄傲。其酿造技术独特,可谓璞玉精雕,质地醇厚丰满,香味浓郁悠长,这自是不待说的。就说装潢也非同一般,墩墩实实的陶土瓶,没有细长的脖儿,瓶嘴小小的,显得那么粗拙古朴,自成一格。和全世界各种名酒摆在一处,一眼就能认出我们的茅台来……”

这不仅是徐怀中和《西线轶事》的一则“轶事”,也是文坛的“轶事”,当年的大作家、大刊物真的都是好脾气,都这么好说话。

在《西线轶事》非常热门时,曾经有报道说将拍成电影,并已完成剧本改编,但最后未见电影出来,可能也未开拍。不知背后还有什么“轶事”。

本文开头说《西线轶事》是短篇小说,但实际上这篇小说字数长达29000多字,按照现行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条例》规定,短篇小说不超过2.5万字,中篇是2.5万字以上、13万字以内,长篇是13万字以上。那么《西线轶事》应该划归中篇小说行列,但它却得了短篇小说奖。这说明当年关于小说篇幅的规定和限制没现在这么严格。

在徐怀中90岁时,凭借《牵风记》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这部小说创作历时半个世纪,初稿时有20多万字,严谨的老先生几经修改,最后发表时只有16万字,徐怀中开玩笑说差点不够长篇小说的标准。也就是说,这又差点成了老先生的一桩“轶事”。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