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润新生,“和田玉第一家”的新时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19:30 1

摘要:在中国玉文化的长河中,和田工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和田工美拥有近七十年历史,作为创办最早的和田玉专门机构,成了公认的“中国和田玉第一家”。和田工美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卓越的行业贡献,成为当代中国玉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和推动者。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开启属于自己的

在中国玉文化的长河中,和田工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和田工美拥有近七十年历史,作为创办最早的和田玉专门机构,成了公认的“中国和田玉第一家”。和田工美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卓越的行业贡献,成为当代中国玉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和推动者。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开启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1956年,新中国建设如火如荼,和田地区玉石矿与宝玉石收购站应运而生,这就是和田工美的前身。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专管、专营和田玉原材料的专业机构,和田工美在1993年之前一直是和田玉原料流通最主要的合法渠道,以国家信用为背书,构建起完整的玉石收购、调拨与管理体系。

这段深厚的“国家队”背景,赋予了和田工美无可替代的正统性与权威性。正如一位行业专家所说:“和田工美不仅是企业,更是国家记忆的守护者。”

1987年,和田工美迎来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与扬州玉器厂合作组建了第一家和田玉雕厂。这一举措结束了和田只出玉料,不产玉器的历史。玉雕厂的建立不仅推动了和田玉从原料输出向精品制造的转变,还培养了一大批鉴玉、雕玉的人才。

和田工美作为和田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窗口,曾多次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曾多次参与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这些辉煌印记足以彰显和田工美在行业中的“国家级玉文化名片”地位。

“玉不琢,不成器”,而琢玉之首在于选材。和田工美深耕行业七十载,核心的竞争优势正是长期积累的优质原材料资源。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优质原料成为无可复制的宝贵财富,不仅保证了出品的品质,更为工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坚持从源头上把控品质,”和田工美董事长程建中先生表示,“每一块原料都经过严格筛选,只有符合标准的优质玉料才能进入创作、销售环节。”这种对玉料的极致追求,使得和田工美的出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公司注重因材施艺,根据每块玉料的独特质地、颜色和纹理,量身定制创作方案,每一件作品都独具匠心工艺。多件作品屡获“天工奖”、“百花奖”、“百花玉缘杯”等国家级玉雕奖项的金、银、铜奖。“玉雕不仅仅是技艺,更是心与石的对话。”和田工美的玉雕师这样形容他们的工作。

比如黑白巧雕的作品《蚌壳》,就是以和田白玉和墨玉共生的籽料雕琢而成。工匠们巧妙利用籽料的天然皮色,将和田玉的天然美感与艺术创作完美融合。黑白巧雕处理精妙,黑色的蚌壳,露出白色的蚌肉,蚌壳上还有一蜗牛正探出头窥探世界,旁边还有漂浮的水草,非常逼真写实,充满灵动。

同时,公司还建立了科学的原料管理体系,确保原料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我们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市场需求,更要为行业的长远发展负责,”程建中董事长强调,“保护性开发、创新性利用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这种基于原料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确保了企业的稳健经营,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继2000年公司转型为民营企业后,和田工美就走向创新突破的道路。在新世纪的头十年里,和田工美迎来了艺术创作的高峰期,实现了国家级奖项的全面丰收,确立了在中国玉雕界的领军地位。如今的和田工美,已构建起贯穿原石开采、设计研发、雕刻制作、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

2025年,和田工美转型成为股份制现代化企业,正积极拥抱时代变革,将以“玉石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战略,布局和田玉产业新生态。在产品创新层面,公司将深度融合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推出兼具收藏价值与日常佩戴功能的玉饰系列,并持续推出大师作品。

同时,和田工美将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运营模式,拓展短视频内容营销、直播电商等玉文化传播新路径,构建覆盖全球的多元化销售网络,形成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文化内涵为核心、以跨界融合为特色的玉文化传播新生态。让承载中华文明智慧的和田玉,真正成为跨越国界的东方文化符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田玉第一家”的和田工美正以传承与创新双轮驱动,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正如一位行业人士所评价:“和田工美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守护了历史,更在于它打开了未来。”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