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双重获益: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接受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疗效、改善远期结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8:53 2

摘要:目前关于核苷(酸)类似物(NA)经治优势患者的临床治愈路径已较为清晰,而对于初治或NA经治HBeAg阳性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仍在不断探索与优化中。前期已有研究表明,NA经治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加用或换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可显著提升治疗疗

目前关于核苷(酸)类似物(NA)经治优势患者的临床治愈路径已较为清晰,而对于初治或NA经治HBeAg阳性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仍在不断探索与优化中。前期已有研究表明,NA经治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加用或换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可显著提升治疗疗效(相关链接一、二)。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黄玉仙教授、戚勋教授及李强医生在Antiviral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关于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接受NA单药治疗或基于PEG IFNα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结果表明: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无论初治还是NA经治患者,接受基于PEG IFNα的治疗均可显著提高HBeAg清除率、HBsAg清除率;且10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低于5%,10年肝癌累积发生率为0%。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两个独立的非肝硬化、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队列:

初治队列n = 686):纳入2014年6月 - 2022年12月期间HBeAg持续阳性,并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肝活检的患者。其中515例患者接受NA单药治疗,171例接受基于PEG IFNα的治疗。

患者基线

初治队列:

中位年龄33岁,66.9%为男性,中位随访4.6年。HBsAg、HBeAg和HBV DNA的中位水平分别为4.01 log101010

初治队列的基线特征

NA经治队列:

中位年龄38岁,71.8%为男性,中位随访3.9年。HBsAg和HBeAg的中位水平分别为3.24 log1010 S/CO。

NA经治队列的基线特征

研究结果

01

PEG IFNα治疗组的10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均低于5%,显著低于NA单药治疗组

初治队列:

共有38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新发肝硬化,其中NA单药治疗组36例,PEG IFNα治疗组2例。PSM前,PEGIFNα治疗组的10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NA单药治疗组3.2% vs. 16.6%,p = 0.003),该结果在PSM后仍保持一致(3.3% vs. 20.0%,p = 0.005)。

初治队列中新发肝硬化的累积发生率

NA经治队列:

20例患者出现新发肝硬化,其中NA单药治疗组18例,PEG IFNα治疗组2例。与NA单药治疗组相比,无论PSM前后,PEGIFNα治疗组的10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均显著较低(PSM前:4.8% vs. 19.9%,p = 0.029;PSM后:4.9% vs. 20.9%,p = 0.034)。

NA经治队列中新发肝硬化的累积发生率

初治队列:

PSM后,PEG IFNα治疗组的HBeAg清除(84.7% vs. 55.6%,p p p p = 0.006)以及HBsAg血清学转换(12.9% vs. 4.5%,p = 0.004)等指标的累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A单药治疗组。

PEG IFNα治疗组的肝癌累积发生率较低(0% vs. 5.5%,p = 0.100)。

初治队列中,PSM后血清学应答和肝癌的累积发生率

NA经治队列:

PSM后,PEG IFNα治疗组的HBeAg清除(60.4% vs. 43.6%,p p p p p

PEG IFNα治疗组的肝癌累积发生率较低(0% vs. 7.8%,p = 0.160)。

NA经治队列中,PSM后血清学应答和肝癌的累积发生率

根据有无早期应答(治疗后2年内获得HBeAg清除,ER)对肝硬化和HBsAg清除的年发生率进行分层分析。

初治队列:

PSM前,与无早期应答的NA单药治疗组相比,有早期应答的PEG IFNα治疗组的肝硬化发生率较低(0 vs. 1.71/100 PY,p = 0.025),HBsAg清除率较高(4.61 vs. 0.14/100 PY,p p = 0.023;HBsAg清除:4.71 vs. 0.29/100 PY,p

NA经治队列:

PSM前,与无早期应答的NA单药治疗组相比,有早期应答的 PEG IFNα治疗组的肝硬化发生率较低(0 vs. 1.41/100 PY,p = 0.035),HBsAg清除率较高(8.21 vs. 0.08/100 PY,p p = 0.039;HBsAg清除:7.24 vs. 0/100 PY,p

根据第96周时HBeAg清除情况分层的

长期临床事件年发生率

通过亚组分析比较基于PEG IFNα的治疗与NA单药治疗的肝硬化及HBsAg清除累积发生率。

初治队列:

PSM后,与无早期应答的NA单药治疗组相比,有早期应答的PEG IFNα治疗组的10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显著更低(0% vs. 21.8%,p = 0.027),10年HBsAg累积清除率显著更高(28.0% vs. 5.4%,p

NA经治队列:

NA经治队列中观察到类似趋势(肝硬化:0% vs. 24.9%,p = 0.032;HBsAg清除:27.6% vs. 0%,p

肝霖君有话说

该研究表明,无论是初治还是NA经治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接受基于PEG IFNα的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疗效,还可降低远期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10年肝癌累积发生率降至0%。尽管研究队列中的慢乙肝患者HBsAg水平较高,不是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但接受基于PEG IFNα的治疗也可有显著获益,可阻止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远期结局,显著优于NA治疗。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临床治愈需求,对于非优势人群的治疗策略正在不断探索中,已有不少临床治愈病例报道(相关链接一、二、三),“中国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研究(绿洲)工程项目”也进行了初步探索(相关链接),延长治疗、间歇治疗等策略或是这部分人群追求临床治愈的有效路径。随着慢乙肝诊疗的不断发展,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将使更多慢乙肝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Hu Q, Zhang X, Cao X,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f peginterferon-based therapy versus nucleos(t)ide analogue monotherapy in non-cirrhotic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J]. Antiviral Res, 2025, 240: 106192.

往期内容请点击

【期刊导读】黄玉仙/陈良/张继明教授团队:加用或换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提升核苷经治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的治疗疗效

【期刊导读】韩国研究:核苷经治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换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的HBsAg降幅更大

【期刊导读】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中57.5%存在显著肝组织学改变

肝霖知享站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官方百家号

健康界专栏

好医工专栏

来源:雨露肝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