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得上次被一部谍战剧深深吸引是什么时候吗?对我来说,是《风筝》、《暗算》以及《风声》,那之后,似乎再没遇到过能让我心跳加速、屏息凝神的好剧。
记得上次被一部谍战剧深深吸引是什么时候吗?对我来说,是《风筝》、《暗算》以及《风声》,那之后,似乎再没遇到过能让我心跳加速、屏息凝神的好剧。
直到昨晚,《守护者们》开播了。
这部由韩东君和张一山领衔主演的新剧,在北京卫视黄金档首播,优酷视频同步上线。两集电视,四集网播,我一口气追完,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回,真的有戏!
故事从1939年的上海讲起。
韩东君演的顾仰山,是个有勇有谋的国民党特工,目标是策反他在牛津的老同学——盲眼密码专家李约瑟。这人正给日军搞新密码系统,一旦成功,我方情报网将全面瘫痪。
计划很完美,执行却出了岔子。一场意外冲突,李约瑟死了。
怎么办?放弃?不。顾仰山灵机一动,盯上了李约瑟临时雇来当替身的龙套演员——丁一,由张一山饰演。
两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于是,一个疯狂的计划诞生了:让丁一假扮李约瑟,混进日军密码机构,从内部瓦解敌人。
但问题是——丁一,一个跑龙套的,连摩斯密码是啥都不知道。
更刺激的是,他表面唯唯诺诺,实则另有身份:我方潜伏特工。
这一下,棋盘上的棋子全活了。
顾仰山以为自己在用丁一,丁一也在借顾仰山的局,摸清国民党和日军的底牌。两人既是搭档,又是对手,还得在日军眼皮底下装瞎、装专家、装淡定。
前四集,节奏紧凑到我连水都没顾上喝。
没有拖沓的感情线,没有无脑的英雄光环,有的是:身份随时可能暴露的窒息感、密码术语听不懂的焦虑感、两人互相试探又不得不合作的张力感。
演员方面,我原本最担心张一山。
不是说他演技不行,而是他那张脸、那种“痞气”,太容易让人出戏。尤其是演这种需要内敛、隐忍、多层次的角色。
但前四集,他稳住了。
丁一这个角色,表面油滑胆小,实则心思缜密。张一山没用力过猛,反而用细微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把“装瞎”“装专家”“装害怕”演得层次分明。特别是他偷偷观察顾仰山、又怕被对方看穿的小眼神,拿捏得刚刚好。
韩东君的顾仰山,则是冷静中带着狠劲。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伟光正”特工,而是有私心、有算计、有挣扎的复杂人物。两人对手戏,火花四溅。
张天爱演的剧团老板冼碧云,目前戏份不多,但也同样亮眼。她表面上是风情万种的交际花,实则是地下情报员,剧中她的多套旗袍造型美艳动人,与特工身份形成微妙反差。
此外,鲍大志、刘欢等老戏骨的加盟为剧集增色不少。鲍大志饰演的曹元忠,面对年轻特工时眼神中的轻蔑与不屑,短短几个镜头就塑造出职场老油条的形象。
就这样强大的演员阵容,不妥妥的稳了吗?
为什么我说“悬着的心放下了”?
因为这部剧,至少在前四集,避开了这几年谍战剧的三大“雷区”:
第一,不靠“主角光环”硬闯关。丁一和顾仰山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一个眼神不对、一句术语说错,命就没了。观众能感受到真实的危险,而不是“反正主角死不了”的无聊感。
第二,感情线?目前为零。就算后续有,看导演的节奏,也不会喧宾夺主。谍战剧的核心,是“斗智”,不是“斗爱”。
第三,信仰不是口号。丁一为什么答应冒险?不仅仅是因为“爱国”两个字,更因为他在战火中见过太多牺牲,知道密码一旦泄露,会有多少同志白白送命。这种“具体而微”的信仰表达,比喊一百句口号都动人。
当然,四集只是开头。
后面31集能不能稳住,会不会高开低走,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但至少,它让我看到了诚意——对历史的尊重,对角色的打磨,对观众智商的信任。
导演杨文军,拍过《刀客家族的女人》《离婚律师》,擅长在强情节中刻画人性。这次他和石栾联手,把镜头对准了“无名者”——那些在历史缝隙中,用命守护黎明的小人物。
这才是谍战剧的灵魂。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被这几年的“伪谍战剧”伤透了心,不妨给《守护者们》一个机会。
别看热搜,别看评分,就静下心看前四集。
看看丁一怎么在日军眼皮底下背密码本,看看顾仰山怎么在信任与怀疑间走钢丝,看看那些无名者,怎么在黑暗里,守住一星微光。
也许,我们等的那部“像样的谍战剧”,真的回来了。
大家在追这部剧吗?觉得张一山和韩东君的对手戏怎么样?评论区聊聊你心中的封神谍战剧吧!
来源:丸子爱闹腾